APP下载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的临床意义

2021-12-02代晓晓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期
关键词:经颅脑血管病颈动脉

代晓晓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0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由血管壁的病变或血流动力学障碍,使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引发神经功能障碍等造成[1-2]。易引发脑卒中及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早对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并予以针对性治疗十分重要。本文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以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时的诊断有效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纳入研究,样本选择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4~73岁,平均(45.29±5.85)岁;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4~74岁,平均(45.64±5.73)岁。纳入标准:经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免疫缺陷性疾病等疾病患者;入组前近期接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性数据进行对比均差异较小,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可进行分析研究。

1.2方法 分别对纳入对象进行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

经颅多普勒检查:指导患者先后保持平卧位与坐位,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RIMED LTD,型号为Digi-Lite)对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终末段及双侧椎动脉等进行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等的检测,分析是否存在病变情况;检查探头频率2MHz。

颈动脉超声检查: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并将头部进行适当后仰,使用彩色超声显像仪(RIMED LTD)对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等进行检测,分析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及血管狭窄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诊断金标准;探究经颅多普勒单独检查、颈动脉超声单独检查、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并记录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特征。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SPSS17.0软件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准确率对比用χ2检验方法,用%展现,当结果展现P<0.05时表示数据分析价值较高。

2 结 果

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与经颅多普勒单独检查的82.50%、颈动脉超声单独检查的79.17%相比均具有显著优越性,P<0.05(χ2=12.9042、17.2969,P=0.0003、0.0000),具有分析意义;两种诊断方式单独应用的诊断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χ2=0.4303,P=0.5118),不具有分析意义,见表1。

表1 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及单独检查时的诊断效果对比[n(%)]

3 讨 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确诊十分重要。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反映患者脑中M1段、M2段及前后动脉等的狭窄度与是否存在斑块、增厚情况等。而由于颈部血管结构较为复杂,常规检测难以有效进行全面检查,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通过多个探头联合使用的方法对患者颈动脉结构、分层等进行准确构建,且图像的分辨率较高,诊断效果较好[3]。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单独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易出现漏诊与误诊情况,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可有效降低误诊漏诊率,对大脑动脉与颈动脉的狭窄、内膜、斑块情况等进行综合性判断,提高诊断效率,且应用成本较低,具有无创性、花费时间短、应用方便等优点[4]。

本次研究中,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两种方式单独应用时的准确率,对比显示P<0.05;说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通过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可有效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血管狭窄情况及颈动脉病变情况,从而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诊断准确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经颅脑血管病颈动脉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