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2-02张志宏刘雅娟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期
关键词:心内科协同实验组

张志宏 刘雅娟

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吉林 松原 38000

所谓协同护理模式,即基于责任制护理尽可能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治疗,属于新型护理模式[1]。此模式更注重患者参与护理的过程,且使得护理工作人员支持、教育与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课题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与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心内科患者74例进行统计学比对,按照入院序号划分两组,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35~72岁,中位年龄(48.24±1.27)岁,实验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34~70岁,中位年龄(47.21±1.3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呈现p>0.05的无差异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根据心内科疾病普通护理模式开展疾病护理工作,一般含括常规性的用药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与有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以及宣讲等等[2]。

实验组应用协同护理,具体路径如下:

其一,应结合患者病情成立专项疾病护理小组,以协同模式为基础制定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应把患者、家属以及护理工作人员当做工作整体,对整体的护理模式加以转变,并将患者当成护理工作落实的重点与核心。要想保证护理小组建设质量,护理工作人员应和患者、家属有效沟通与交流,尽量对患者病情与相关临床资料加以掌握,更好地落实协同护理教育与宣讲工作。

其二,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生命体征测量的方法以及护理资料书写规范方式予以熟练掌握,并在护理期间,通过科学手段指导患者用药,给予患者必要帮助,以完成换药的工作[3]。与此同时,并向患者家属讲解有关基础护理的技能并实施相应的教育工作,确保其能够对疾病基础护理方法与模式加以了解。同时,要求患者家属能够在精神方面给予患者必要的支持与鼓励,使患者能够切实感受家人的关心与关爱,进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其三,护理工作人员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观察与评估,并将其作为参考不断优化并调整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以不断增强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3评价指标 (1)对患者ESDA评分、ADL评分进行评估。参考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能力越强。参考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能力越强[4]。

(2)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以院内自制调差问卷为主要途径,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以评定,满分是100分,十分满意分数超过80分,满意分数在60~80分之间,不满意分数不超过60分。护理总满意度为十分满意度与满意度总和。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内容通过±、t检验形式表达,计数资料主要使用%以及卡方形式表达,在数据比较呈现差异性时,通过P<0.05形式表示。

2 结 果

2.1对比两组患者ESDA评分、ADL评分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表1)

表1 实验组、对照组ESDA评分、ADL评分研究(χ2)

2.2分析实验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前者总满意度比后者高,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协同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核心,是一种代表性较强的全新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成立专项护理小组,并且基于同一制度亦或是运行模式下开展复杂化护理工作[5]。较之于其他的传统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中的参与者同样含括了患者,而护理工作人员在和患者及其家属交流的同时,即可对其护理需求以及病情状况等形成深入且系统了解。基于此护理模式,患者也发展成护理工作的主导力量,护理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与最终目的就是给予患者必要帮助,不断提高疾病治疗与护理效果。

特别是医院的心内科,每天均需对严重心血管类疾病进行处理,价值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治疗难度较大,所以患者本身的负面心态相对严重,对于治疗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心内科临床护理中,不仅使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增强,使其主体性得到彰显,同样能够使患者更系统地掌握疾病知识,使其能够在临床治疗中强化个人生活能力,不断提高治疗依从性,使得临床疗效得以增强[6]。

以上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模式,较之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也就是说,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协同护理的价值显著,不仅能够使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同样有利于其病情的恢复,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内科协同实验组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