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视域下老年人护理现状及不同群体对老年护理模式的构建的评价分析
2021-12-02杨柳月
杨柳月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柳州,545001)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上升,已经严重影响到家庭正常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协调发展,如何更好的对老年人进行护理是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根据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国情,如何满足老年人日常照料,如何构建不同群体对老年护理模式,对有需求的老年人有恰当的护理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均由家庭照顾,应用的护理方式并不专业,现实困境需要社会发展紧跟老龄化的步伐。对于护理而言,不仅需要对老年人有基本的生活照料,更需要足够的人文关怀[1]。为了基于老龄化现状分析并评价老年人的护理现状以及不同群体的老年护理构建模式,以分层抽样的方式对2019 年01 月至2021 年01 月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医院内的护理人员等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与汇总,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分层抽样的方式对2019 年01 月至2021 年01 月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医院内的护理人员等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与汇总。其中老年人纳入标准为:①认知正常、思维逻辑清晰者;②年龄在60 周岁以上者;③沟通能力较好者;④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家属知晓且均已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智力障碍者;②精神障碍者;③无法用语言进行正常对话交流者;④躯体疾病危重者;⑤身体较为虚弱者。
本次共521 名老年人纳入调查中,其中260 名为男性,261名为女性,年龄范围为最小60 岁,最大93 岁,平均(72.18±2.39)岁。调查问卷共计发放521 份,回收成功521 份,100%回收率。社区护理人员中纳入调查有83 人,共发放83 份调查问卷,回收83 份,100%回收率。医院护理人员共94 纳入调查中,发放94 分调查问卷,回收94 分,回收率100%。
1.2 方法
利用SF-36 量表作为本次研究的基本参考,基于既有文献查阅以及专家论证等方式,根据老年人目前的护理需求以及实际的健康情况,将相关的调查问卷制定出来,主要包括健康状况、护理项目以及一般资料这三个维度,同时以分层抽样的方式对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医院内的护理人员等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与汇总[2]。
1.3 观察指标
结合调查问卷总结并分析目前社会护理服务的资源使用情况、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以及社区护理模式的构建评价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均使用SPSS17.0 软件进行检测,计量资料行t 检测,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测。P<0.05,表明本次实验统计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老年人护理现状
结合调查问卷数据来看,社区服务中心主要为老年患者提供测量血压81.19%(423 人)、输液73.32%(382 人)、配药61.42%(320)、健康宣教69.48%(362 人)、定期体检80.81%(421 人)。
2.2 老年人护理模式构建分析
结合调查问卷数据来看,通过评估不同群体对老年人的护理模式评价,发现一体化连续管理模式的合理性最高,占比77.54%(404 人),主要包括日常护理、健康护理以及疾病护理等。
3.讨论
关于护理现状: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高龄化趋势明显,空巢老人现象突出。老年人普遍具有较多慢性疾病,通常多种疾病之间会产生互相作用,护理计划和实施显得更为复杂,随之护理周期也会增加。在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的情况下,相关的护理专业人员却急剧短缺,导致老年人需要护理问题逐渐突出,老年人希望有健康的身体,活的更加长久,老年人需要得到的照顾范围更为广泛,护理人员不仅要从生理上对其进行照顾,还要照顾其心理情况,目前我国护理行业的发展跟不上社会老龄化的节奏[3]。
老年护理模式构建:老年人群体患者以慢性疾病为主,同时具有心理疾病,通常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长。老年人护理大多是居家护理,绝大数老年人希望在家里安度晚年。但是随着老年人身体素质的每况愈下,常常担心自身身体出现疾病,家属的负担重大,无论是从老年人身体角度还是家属,都需要来自医疗、政策、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我国实际老年人护理情况远远没有到达老有所养的目标,根据我国国情,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健全的护理保险制度,为进一步做好老年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应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多元的的护理模式,来满足这些不同层面的现实需求。
对于社区而言,可尽早为社区内的老年群体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以提升老年人对于自身健康情况的评价能力和认知能力。对老年人错误的生活方式进行及时纠正,以提升其生活的健康性,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生存周期。此外,除对老年群体提供日常的实际护理需求外,也可多增加日照护理、日常生活护理以及患病时的照料护理等。通过应用一体化连续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符合老年人对于健康及护理的需求,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站的资源利用率。通过积极开展老年护理教育,同时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性,从而提升老年群体的护理质量,延长期健康周期[4]。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结合调查问卷数据来看,社区服务中心主要是为老年患者提供测量血压81.19%(423 人)、输液73.32%(382 人)、配药61.42%(320)、健康宣教69.48%(362人)、定期体检80.81%(421 人);通过评估不同群体对老年人的护理模式评价,发现一体化连续管理模式的合理性最高,占比77.54%(404 人),主要包括日常护理、健康护理以及疾病护理等。由此可见,目前的社区护理资源利用率并不理想,与预期有一定差距,而通过应用一体化连续管理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关于护理的需求,充分发挥社区护理的作用,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