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防控措施
2021-12-02毛振兴
毛振兴
(山东省高密市夏庄镇畜牧兽医站 261503)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也称为“减蛋综合征”,其主要是因蛋鸡感染禽腺病毒所致,属于病毒性传染病的一种,当蛋鸡机体受此病毒感染后,在蛋鸡性成熟前并无致病性,蛋鸡若患此病会导致产蛋率明显降低,还会影响蛋品质,此病在鸡鸭鹅群体中均可实现感染,但仅有鸡才会产生发病症状,尤其是产褐壳蛋鸡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此病在近年来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性,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本文将对此病的诊断依据及相关防控措施进行探究,从而实现此病的有效防控。
1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诊断
1.1 症状表现
若要对此病进行有效诊断,需要从病鸡症状表现着手,当此病发生后,最为明显的症状便是蛋鸡产蛋量减少,产蛋率降低,并且还会出现畸形蛋,鸡蛋的品质也会随之下降。此病一般在春季和冬季较为多发,通常是因气温急剧下降造成蛋鸡产蛋率降低。蛋鸡感染此病之后并不会发生特别明显的症状,通常26~36 周龄蛋鸡产蛋时会出现产蛋率降低,降低率大概可达到20%~40%不等,还有个别蛋鸡的症状比较严重,其产蛋降低率更是达到50%以上。当蛋鸡患得此病之后,其蛋壳色素会消失或是变淡,并且蛋鸡还会容易下畸形蛋和软壳蛋,鸡蛋要比平时正常蛋小,鸡蛋单端粗糙,且会出现沙粒样,蛋壳也比较容易破碎,蛋黄颜色与正常蛋黄相比偏淡,蛋清呈水样,或者是蛋清内存在异物和血丝。伴随蛋鸡病情日益严重,蛋鸡一般会出现精神状态差、食欲不振、粪便糖稀、羽毛凌乱等症状,当这些症状出现后,病鸡还会产生呼吸困难等症,甚至出现死亡。一般来讲,此病持续时间应该在4~10 周,之后病鸡便会逐渐好转,但也有一些病鸡疾病持续时间会更长一些,病情持续时间通常与病毒传播速度密切相关。
1.2 解剖学分析
在病鸡诊断过程中,还需要解剖死鸡来确定死鸡病发后各器官出现的变化,由于蛋鸡患此病后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症状,所以通过解剖死鸡能了解病鸡发病后对内脏器官产生的影响。据相关研究得知,蛋鸡患此病后,其脾脏、肝脏均出现肿胀,子宫和卵巢萎缩明显,卵泡存在出血或软化症状,子宫黏膜及输卵管存在出血症状,还有一些病鸡会发生卡他性炎症。除此之外,一些病鸡还存在卵黄性腹膜炎,说明产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多会累及病鸡内脏和器官[1]。
1.3 诊断的关键点
蛋鸡养殖过程中造成产蛋率降低的因素有很多种,所以在蛋鸡诊断过程中还应与鸡群病史、蛋壳变化等情况相结合,从而对病鸡进行初步诊断,与此同时,还应将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与其他疾病之间相互区分,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及禽流感等,通过专业化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对病鸡进行确诊。
2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防控措施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发生会严重导致蛋鸡产蛋量和产蛋率受到影响,不仅影响养鸡户的经济效益,而且该传染病的传染还会严重影响蛋鸡的健康生长,甚至造成蛋鸡出现死亡,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蛋鸡养殖过程中,还应针对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作出以下防控措施。
2.1 重视蛋鸡日常饲养管理
在蛋鸡饲养过程中,应重视对蛋鸡所处鸡舍定期打扫,将鸡舍中的一些杂物、废物及粪便及时清理干净,尤其是在流行病肆虐时期,还应加强鸡舍日常消毒与清洁工作,以免因鸡舍内部卫生不佳造成病毒入侵,从而避免蛋鸡染病。在饲养方面应为蛋鸡多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物质,可将此类物质掺到饲料中,保证蛋鸡营养均衡,并保证蛋鸡饮用的水源足够安全。此外,还应重视蛋鸡日常饲养过程中的消毒管理,定期对蛋鸡养殖鸡舍进行消毒处理,有效避免细菌微生物滋生,使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得到有效控制。保证蛋鸡日常养殖的安全性。
2.2 构建蛋鸡养殖管理制度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还应构建蛋鸡养殖管理制度,该制度应针对蛋鸡养殖制定一些硬性规定,如对外引进蛋鸡过程中,应对引入蛋鸡的病史、既往生长环境及是否来源于疫区等信息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并对引入蛋鸡的情况作出详细分析,还要严禁患病蛋鸡与健康鸡混合饲养,并且新引进的蛋鸡也不可直接与养殖场现有的蛋鸡混合饲养,应先对引入蛋鸡隔离饲养1 个月以上,并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接种疫苗,观察1个月后若未出现任何症状,再实施混合饲养,以免引进蛋鸡带病波及整个养殖场。
2.3 应加强养殖环境的控制
所谓养殖环境即蛋鸡养殖实际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及通风等环境条件,实质上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与这些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光照及通风条件恶劣会造成细菌滋生,从而使蛋鸡患病,当气候变化时导致鸡舍内温湿度均出现变化,这种情况也容易造成蛋鸡患病。所以应采取必要措施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如夏季鸡舍内的温度过高,需要注意鸡舍内空气的流通,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鸡舍内的空气能正常流通,同时还要确保蛋鸡饮用水洁净安全;在春季和冬季时应加强鸡舍保温,及时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保证鸡舍内的温度恒定。除此之外还应在鸡舍内设置稳定的光照条件,一般情况下,光照时间应在14~6h 之间,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光照强度。
2.4 重视蛋鸡饲喂工作
喂养蛋鸡时需要保证饲料质量,避免对蛋鸡投喂质量不佳、发霉变质的饲料,以免蛋鸡饮食受到影响,从而避免相关疾病。所以一定要严选蛋鸡饲料,不要选用低质饲料,同时要对饲料做好日常管理,当出现发霉变质的饲料时应及时将其销毁,在饲喂过程中还应重视饲料营养,使饲料富含蛋白质及能量物质,全面满足蛋鸡生长及产蛋需求[2]。
2.5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直接关系到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能否迅速传播,所以,应在蛋鸡养殖达到一定周龄时对其接种相应疫苗,有效预防疫病。除此之外,在饲养过程中还需重视蛋鸡监管工作,若在饲养过程中发现鸡群出现相关症状,应果断将其隔离,并上报专业的防疫人员对其进行进一步观察和处理,以免疫病出现规模化传播。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蛋鸡比较高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现阶段,对此传染病尚无特效药物予以治疗,一般情况下需要蛋鸡自行恢复,但在恢复过程中,蛋鸡产蛋量会严重下滑,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所以,养殖户应重视此病的预防工作,并以预防为主,加强疫病监控,保证鸡舍环境卫生,做好消毒、清洁,从而使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能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此疾病发生率,保证鸡蛋能在市场中得以充足供应,使鸡蛋市场得以稳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