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南木板年画的艺术特色与地域文化

2021-12-02弟晓旭

艺术品鉴 2021年32期
关键词:晋南年画木板

弟晓旭

晋南木板年画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艺术性极强。晋南木版画其历史悠久,在宋金时代,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在以后的传承、发展中,历经元、明两朝的更新,到清代已达到鼎盛。在这一时期,晋南木版画拥有极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但晋南木板年画在民国后便开始衰落,出现传承危机。济南木版年画的题材以及表现手法精湛、优美,是我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项主要艺术,同时,也是关键艺术。

一、晋南木版年画的溯源

晋南木板年画是山西省的民俗艺术,其在发展中,凭借自身的艺术特色,凸显出当地的民俗艺术。晋南木板年画象征一种形式,在当时,不贴年画便不算过年。在后续时代发展中,年画不仅是装饰品,年画自身所突出的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亦是反映当地民族特色的体现[1]。年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方法,晋南木板画依托于丰富多彩的精神话语,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我国居民依然保持着春节时贴年画的传统习俗,增添节日氛围,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诉求。早在南宋时期,年画便反映历史事件,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晋南木版画在清朝时,达到鼎盛。在清朝时,晋南木板年画具备更为浓烈的乡土气息,其形式多样,包含了中堂、屏条、灶画、春联等一套完整的布置。此外,年画的色彩均采用大红、大绿、黑色等[2]。

晋南木板年画在构图以及画幅中,均讲究对称、均衡。年画的内容以及年画内部的背景、知识、服饰、色彩等,要求绘画者具备极佳的艺术水准。晋南木板年画随着民俗文化所产生,其作为大众化艺术品种,在题材上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表达我国居民对于平安的祈求,如年画表现内容为阖家团圆、生活美满等;

其二,表达我国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纳福、降祥等;

其三,表达我国群众对于艺术文化的喜爱,包含戏剧人物、戏剧形式以及美术融为一体,扩大自身的受众群体;

其四,民俗化。如过年过节时的内容,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突出我国当地的民族特色,以及中华传统节日所带来的美好愿景[3]。

二、晋南木板年画的鲜明特点

晋南木板年画拥有鲜明的艺术特点,晋南木板年画具备丰富的民俗特征,吸收戏曲艺术元素,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将黄河文化的豪放以及地方性戏曲的精髓进行融合,通过色彩以及线条进行处理。其在色彩技巧上,通过白描手法对整个形体进行勾勒,随后通过雕刻,使线条统一。在晋南木板年画中,其人物造型以及表现方法活灵活现,极具欣赏价值[4]。

此外,在绘画过程中,注重绘画意识的形成,确保晋南木板年画拥有独特的韵味形象。在题材上,结合戏曲地方特色,在晋南木板年画绘画中,实现典型化的动态。通过雕刻工艺,确保艺术形象能够充满干练、典雅、幽默的韵味。通过年华创作者对创作人物的神态、动态的合理配比,使造型充满艺术化。在构图上,追求饱满、完整、丰富、统一,通过连环绘画的方式,可以依照绘画者的内心,合理有效的表现出构图、色彩上的融合特性,使其整体能够进行结合。在绘画的主体地位,通过色彩鲜明的颜色,加大对比度以及重叠,确保能够呈现出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其具备人文韵味,包含深厚的情感,且艺术信息承载密集,是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5]。

三、晋南木板年画的地域特色以及艺术特色

(一)晋南木板年画的地域特色

作为最受黄河流域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晋南木板年画依托其自身的特性,将各阶层人士的民俗生活融入场景中,确保题材能够更加具备生活气息、地域特色。晋南木板年画的艺术色彩极为鲜明,且可以凭借年画,满足当地群众的审美观,还可以帮助我国学者研究晋南历史文化、民俗风格,是宝贵的资料。在研究中,可以画作为例进行分析。例如,在晋南木板年画《回娘家》中,其反映出当地媳妇回娘家的风俗。从画中的人物穿搭,可以判断出该画的年代为清代。车夫头戴锅盖帽,脑后留长辫,其上身穿对襟上衣,脚穿便鞋。而车上的妇人服饰充满晋南特色,头上插满红绒花。且身着具有彩色花纹的红色绸缎衣,这是古代妇女节日盛装的装扮。马车造型也取材于当地的马车,为双轮马车,车夫头上附有遮阳板。

而以地方戏曲为特色的木板年画,其具备丰富的地域特征。戏曲题材一直是晋南木板年画中的精彩部分,山西晋南是蒲剧的发源地,其蒲剧剧目多达百余个。在这些剧目中,有描绘帝王将相、亦有描绘普通生活,同时,还有民间故事等,这些戏曲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可以充实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亦为晋南木板年画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对于百姓而言,古代百姓忙于耕种维持生计,因此,只有在农闲季节或庆祝节日时才可以欣赏文化,其演出流动性较大,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欣赏需求。而晋南木板年画则基于传统戏剧,将动态戏曲转化为静态戏曲,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满足当地群众日常欣赏需要。解决当地群众对于戏曲的思念之情,提升当地群众的艺术审美。

借助晋南木板年画,可以将人物造型、道具等打造成为舞台戏剧形式,并将古代历史人物如关羽、秦桧等人物形象为主要的绘画基础,以当地民众的审美为追求进行创作,具有深厚的受众基础。晋南木板年画戏曲题材极为丰富,不仅包含《打金枝》《少华山》《高平关》《西厢记》等耳熟能详的戏曲,此外亦包含了《汾河湾》《卖水》《三进士》等戏剧。晋南木板年画戏曲故事中的主要情节根据其经典的场景进行绘画,具备鲜明的艺术特色。例如,在《汾河湾》中,剧情为薛仁贵封爵随后返乡,行至汾河湾一带时,偶遇一男一女两少年打雁。忽见有一猛虎袭击二人,薛仁贵拔剑射向猛虎,却误伤男孩。在回到家后,薛仁贵方知在汾河湾受伤的是自己的儿子薛丁山,夫妻悲痛不已。因此,《汾河湾》在选材过程中,将薛丁山命中大雁时,薛仁贵赞叹其剑法高明的瞬间进行截取,创作人物,表情传神、舞台韵味极浓。在画面布局上,晋南木板年画突出了以往的局限性。将戏剧人物情节、背景等有机结合,并使其相得益彰。运用我国的传统绘画方法,根据剧情需要进行创作,确保作品能够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通过色彩、线条的搭配,晋南木板年画在创作中,能够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艺术品,同时,更是后人就晋南木板年画分析晋南艺术特色的主要渠道[6]。

(二)晋南木板年画的艺术特色

分析晋南木板年画的艺术特色,其能够凸显主体。借助地方艺术,晋南木板年画可以实现全新的艺术塑造手法,突出艺术表达的核心。以全景、半景等取景方法进行构图。通过简洁或饱满的线条,突出其绘画主体。木板年画其背景除描绘主要道具外,以大量留白的形式,突出空灵之美。例如,在部分晋南木版年画中,其并没有复杂的背景,仅与祥瑞符号化作天上的祥云,并以地上的柿子为主背景,突出了大公鸡身着官服、戴红帽,手持莲花如意童子的形象,寓意吉祥如意。而在《四季美人》图中,以四季不同季节开花的鲜花为背景,烘托出衣着典雅的美人。因此,其艺术特征较为明显。晋南木板年画造型生动,其雕刻技法娴熟。在晋南木板年画在创作中,借鉴了元代永乐宫壁画、明代稷山青龙寺壁画等,并吸收这些艺术的精髓。运用游丝描、铁线描等传统白描手法塑造形象,利用线条的特性进行形体组合。随后,确保整体的线条以及色彩能够形成统一,具有别有韵味的艺术形象。

晋南木板年画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其具备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晋南木板年画绘画方法与手绘晕染结合,使画面中的景物保持颜色的通透感。巧妙地利用其黑色主板的地位,通过固有色以及间接色,配合透明度较高的红、蓝、黄等组合颜色进行对比,突出绘画主体。在绘画过程中,不同题材的内容具有明显的色彩格调。例如,在《满门增幅》中,其色彩饱和,且设计感浓厚,极具装饰感。可以根据氛围需求,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绿色以及紫色作为对比色,为画面增添色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晋南木板年画依托其自身的独特艺术特色以及地域文化,可以在后续的发展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特性,使其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融合现代艺术形式,具备全新的发展风格。通过绘画形式、题材选择、构图布局等方面,凸显出地域特征。通过晋南木板年画,可以通过富有喜庆色彩、吉祥如意的精美画卷,塑造晋南群众的精神天地,了解当时民众的心灵向往。分析其自身独特的地域特色,使其木版年画能够源远流长,发扬光大。通过中华传统民族艺术传承与弘扬,使晋南木板年画走出区域、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艺术价值,确保全世界都能够欣赏晋南木板年画的特有魅力。

猜你喜欢

晋南年画木板
新媒体时代晋南鼓乐的传播困境及发展路径
晋南民间艺术的发扬与传承方式
麦 田
缸鱼年画之旅
木板
不会上浮的木板
武强年画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
缪印堂的“年画”
REA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