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处理非遗传统手工艺技艺项目的传承与创新
——以福州木雕为例

2021-12-02叶国强

艺术品鉴 2021年32期
关键词:木雕福州技艺

叶国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保护非遗文化刻不容缓。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以及相关的器具、手工制品、实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深藏在民间,通常由人们口耳相传,反映特定的精神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国家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因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能够凝聚民族感情,维护国家统一,保护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代表是传承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传承和保护的责任。“长期从事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这是政府认定代表性传承人重要标准之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木雕的传承

福州木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木雕三大发源地之一,起源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清代。最初主要是寺庙建筑和神像雕刻,后来演变成家具、室内陈列的艺术品。福州木雕主要选用黄杨木、红木、樟木、龙眼木等,雕刻题材广泛,涉及人物、动物和花鸟等。福州木雕是手工技艺类文化遗产,其传承难度极大,对其的保护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整体保护原则、活态保护原则、独特性保护原则、原真性保护原则、就地保护原则、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原则。木雕技艺的传承需要保护好手工艺人、工具、创作环境和实践,因为木雕手工技艺依赖手艺人,只有手艺人在,木雕技艺才能展现它神奇的力量;木雕手工技艺也极其依赖工具、创作环境,木雕技艺有多重工序,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要高度重视;木雕技艺不能脱离双手谈传承,要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去把握。福州木雕历史悠久,具有高度的福州地域特色,保护和传承就要保留福州木雕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主要指项目的延续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授徒传艺,传统技艺项目在传承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世代相传。在福州木雕技艺传承中,一般坚持以技为先,在师傅带徒传承过程中,始终坚持教授学生如何掌握传统刀斧使用与技巧,在熟练灵活掌握使用传统刀斧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身习惯结合所要创作的作品,灵活性选择传统刀斧或者现代工具。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外国文化涌入,社会思潮也越来越开放,非遗传统技艺在传承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考验,所以,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还需要遵从开放性,做到因人而异,技艺的传承过程要严谨细致认真,让每一位代表性传承人都具有承担该项目的传承能力与责任。要让现代艺术创作方法与传统技艺进行融合与创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加入当代艺术元素,在审美价值方面得到体现,实现传统与现代相互借鉴与发展。

三、福州木雕的传承与创新

(一)工具的传承与创新

人类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工具的应用是一个关键。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发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弥补了人类自身的不足,提高和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福州木雕使用的工具主要有凿子、雕刀、角刀、锯、斧、锉。凿子主要用来打坯和修光,角刀主要用来雕刻毛发、花边。传统的手工艺人手、脚、头会并用,被人戏称为“五头抱一头”。

福州木雕的老一辈传承人所使用的刀斧都是历代师傅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结合各自区域木雕作品特点而形成各自的工具风格特点。福州、莆田、泉州三地刀具不带木柄全钢,而浙江江西等地区刀具尾端都带有木柄,这个就是刀具的地域特色。

《开学第一天》

《假期》

《午后》

《家长里短》

一把小小木棰就能分辨出你师出的大致地域,福建一带都是两头大中间小,硬木做成的木棰,而江西一带平板花卉雕刻,斧头就成了木棰替代,他们平时用它来敲打刀具。斧头在福州象园师傅的手中就是立坯的利器,老师傅纯熟挥斧之间人物雕像初始状态立刻呈现出来。刀与刀之间用法也大有讲究,刀口单面与双面磨都是各自师傅传授徒弟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长期实践积累下来了,笔者学艺初期阶段就是磨刀,刀口锋利决定刀具与木材的接触感,这就是传统工具不为外行人所知的秘密。

从早期电钻到现代锂电池电动工具,各式现代化工具出现加快了替代传统刀斧的步伐。在木雕技艺传承过程中,出现老师傅在带徒过程中是否用电动工具替换传统刀斧的争论,两种工具的替换是否改变了非遗传承中强调的核心技艺。笔者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拒绝使用好用顺手的工具,只有不断的发明、创造和使用新工具,才可能不断地提高人类自身。所以,关于对于传统工具和现代化工具的争议,最关键的点在于使用刀具的人,不论是现代工具还是传统工具,我们都是亲自参与操作的,师傅操刀斧雕刻和现在学徒们使用现代工具一样,如果能够熟练制作完成一件作品,都是对福州木雕技艺的传承。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福州木雕开始从个体走向集体,从传统刀斧走向电动工具,工具革新,效率提升,并没有因为工具不传统而使福州木雕失传。所以,我认为对待工具的态度就要包容,不同时代的人使用不同时代的工具来传承福州木雕传统项目技艺,现代工具出现替换,再加上新时代的作品创新,才能使福州木雕焕发出新的光彩。

(二)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传统技艺项目传承不单只是技艺技能的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留下太多的传统题材,各个朝代各个领域各个民族无处不在的传统符号都是我们创作的灵感来源。老一辈师傅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作品都需要我们传承与发扬。

走进传统中去寻找创新灵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多独具于世界个性化的魅力。创新要立足于提炼历史文化信息,从历史文化中寻找自身的个性特征,创造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这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的关键内容,创新通过形式手法上的创意来实现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我们透过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作品,就能看到市场上的热销度,传统不是落伍的代名词,我们传承人只有在读懂学透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把控创新传统题材,我们老师傅在传承时要激发学生敢于尝试创新不做抱残守缺之辈。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本项目的传统基础上要勇于创新,守旧不是非遗传承,对非遗项目最好的保护是不断的突破,不断地创新。用传统技艺来碰撞时代审美情趣,创新出符合时代的作品,我们各级传承人要敢担历史重任,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我们还要挖掘传统技艺,用新的工具,新的科技来活用传统技艺,服务于现代生活中去。

创新要立足于新时代精神层面为了更好促进文化建设工作,我们需要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从精神层面进行思想意识的创新。多创作出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作品表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创新在精神上丰富了我们思想还要创造出良好社会效益,推动更多的人参与项目传承与保护,让非遗项目保护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语

在新时代发展进行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的保护,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让传统项目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融入到文化发展的前沿。传承固本,路在创新从立法保护层面再提升,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得更远,这需要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敢于担当,体现出其强大的传承动力与创新能力,实现未来持续性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下焕发神采。

猜你喜欢

木雕福州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寻味福州
木雕鱼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