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饲料行业发展水平策略研究

2021-12-02邱晶晶

中国饲料 2021年22期
关键词:饲料行业饲料企业

邱晶晶

(河南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1 饲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饲料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在稳步提升 饲料行业作为畜牧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对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起重要作用。饲料质量直接影响饲养效率,对动物良好成长至关重要,对饲养规模、周期和成本等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大多数饲料企业发展初期以小作坊、手工劳作为主,饲料产出效率低,品质不高,且极容易受到人工成本的影响,这就使得饲料市场的产品质量和价格波动大,不容易在市场中畅销。之后,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饲料产品的生产效率得到一定的保障,量化的饲料产品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饲料产品的价格亲民化为饲料日后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国饲料行业历经40余载,其发展规模和加工生产技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目前为止,我国饲料行业的生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在生产技术自主研发和饲料产品技术加工上都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使我国饲料产业向生产强国的转变又迈进了一大步(周纳宇,2020)。

1.2 饲料行业专业人才有待进一步补充 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畜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饲料行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环节,其提质增效对整个畜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饲料行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现代化发展建设上。人才作为提高饲料行业发展的竞争核心,在整个饲料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过程中不可忽视。目前在我国大规模的饲料加工厂数量较少,主要还是以中小型饲料企业居多。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型饲料企业的发展形势比较单一,难以对专业性人才有长期有效的吸引力,难以留住高质量人才。加上外部市场竞争加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和竞争日趋加大,对于中小型饲料企业的发展来说难上加难。另外,受到行业从业者的思想影响,一般从高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趋向于进入发展空间更大、企业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一些中小型饲料企业缺乏足够的优势吸引专业人才,同时由于其不完善的企业管理和发展体系,也使得本企业内的专业型人才不断流失,长此以往,占据我国饲料行业大部分的中小型饲料企业将得不到高质量的发展,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饲料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有进一步的补充,一方面是进一步优化饲料企业的管理模式,减少因家族模式而带来了人才补充障碍,另一方面是社会要有效培养具备有创新创业理念的高质量饲料专业人才。

2 我国饲料行业发展困境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1 我国饲料行业发展困境分析

2.1.1 饲料行业内同质化竞争严重 目前,我国饲料行业发展中主要表现为大型饲料企业主导,中型饲料企业跟随式发展,小型饲料企业逐步衰退。大多数的小型饲料企业为了维持自身发展,纷纷采取低价方式占领市场份额。另外,小型饲料企业的产品缺乏技术含量,企业间的产品差异小,在这样的情况下,低价产品取得客户的青睐难以在未来市场中拥有更多的客户,客户黏性非常小。在这种畸形竞争状态下,小型饲料企业的发展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逐步在低价中丧失自主权,无限缩小利润空间,让小型饲料企业更加难以有效发展。

2.1.2 饲料企业在转型发展方面困难较大 目前,我国饲料行业中的中型饲料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一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型企业在规模效益、产品研发及品牌效应上没有优势,同时,中型企业也不在国家的免税政策中,不能享受到免税政策方面的福利,在价格上与小型企业相比也不具备市场优势。对于目前市场中存在较多的现实困境,中型饲料企业只有采取积极扩张和转型的方式才能帮助自身能摆脱发展困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对于中型饲料来说,扩张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这些资金投入并一定能带来确切的回报和收入,市场份额的扩大和销售收入的提高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饲料企业的资金回收周期较长,在这种情况下,中型企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容易加重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

2.1.3 饲料行业产业链不完整 产业链的完成程度直接关系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上下游产业的互相转化能有效化解某一产业链的环节风险,当前我国饲料产业为了能有效抵抗产业发展风险,积极将饲料产业链进行纵向发展。如中粮集团的产业环节涵盖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加工再到产品销售,涵盖了购产运销等环节。但如果没有在饲料消费环节进行覆盖,会使得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不稳定导致原材料上涨过程中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养殖终端和消费者能承受的售价有限,在成本和销售价格双重压力下,中粮集团承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完整的产业链一定是要覆盖到消费者市场,只有有效覆盖了产供销及消费者市场,才能有效抵抗产品价格和成本价格双重波动带来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营压力。

2.1.4 饲料行业的原材料质量有待提高 食品安全和生态绿色发展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饲料作为食品链的前端,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产业及食品行业的安全。就目前饲料行业发展现状看,大部分饲料生产环节能得到有效监管,但对饲料原材料的质量监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型饲料企业能通过对农户或固定商户的原材料进行品质控制,但中小型饲料企业由于其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和时间不稳定,使其对原材料的收购和检测监控有很大的不可控,因此,市面上大部分中小型饲料企业饲料原料的使用都缺乏相应的可控能力。

2.1.5 国内饲料行业发展水平与国际行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一带一路等国际化发展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国外企业更深一步融入到国内市场中,给我国饲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内饲料企业在技术改进和产品研发中逐步得到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有力一定的提高,但与国外一些大型饲料企业相比,依旧存在大而不强的发展态势,仍需在国际市场风险规避及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上下功夫。

2.2 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2.1 创新创业发展是饲料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国内饲料行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创业萌芽期和成长期,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的成熟期。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在行业发展成熟期,企业发展规模和各方见面都相对稳定,未来会逐步进入衰退期,技术和经营战略等方面的有效创新能帮助企业进入衰退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在目前饲料企业成熟稳定的发展期,创新创业是饲料行业发展获得持续生命力的关键。

2.2.2 行业发展竞争激烈助推饲料企业创新发展面对上下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本和销售双重压力,饲料行业内部的发展竞争愈来愈大。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部分饲料企业纷纷采取降低价格和产能的方式来应对竞争,但这种方式并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也不利于增强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从2017年后,我国国内粮食市场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对大豆、玉米等粮食采用了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收购,使得饲料产业的原材料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饲料企业只有对其自身发展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发展对其带来的不稳定影响。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饲料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分析

3.1 人才培养方式更加系统全面 高校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这和其全面性和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方式息息相关。大学教育建立在教材内容编订、课程统筹及教学和学生系统化培训基础上的。饲料行业的相关理论性课程能按相应的课时进行科学分配,使学生能最大限度接收到饲料行业相关理论知识,为以后的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大学生教育也很注重因材施教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在不断地实践应用和理论学习中强化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和能力的双向发展,为行业发展做充分的人才储备(孙明梅,2021)。

3.2 具备良好的培养环境 大学教育具备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优越环境,能让学生处于一种优良的学术风气中,更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在高校教育环境中,学生和教师一般都处于一种良性的教学互动状态中,能培养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模式和学习习惯。这种好的习惯模式不仅能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帮助学生养成持续好学的好习惯。在校园环境中,学生更容易为未来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更容易专注专业方面的学习,一方面加深了专业方面的深入学习。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刘娜,2021)。

3.3 具有优良素养的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高效培养人才的灵魂,一直以来都备受高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在高校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水平和学习效果,只有高素养的高校教师和系统、科学化的教学方式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品质的学习进步环境。另外,教师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也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水平的掌握情况,只有优秀的教师团队才能保障优良的学习环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人才。因此,优良的教师团队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具有其他社会团体不具备的优势。

3.4 具备与社会需求能有效衔接的优势 大学教育兼具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势,能及时高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饲料行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发展形势,亟需创新发展理念帮助饲料产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基于此,大学教育包罗万象,具备其他机构不具备的全方位资源,对各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后能利用这种独特的优势,帮助饲料企业实现创新发展。饲料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饲料行业出现的问题,能通过双方协同培养改善饲料行业的专业人才稀缺问题(陈新忠和黄原迪,2017)。

4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饲料行业发展水平策略分析

4.1 加大饲料相关专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力度 饲料行业主要涉及饲料的生产加工,属于生产加工业,对实际操作要求比较高。在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材料种类和配比的不同都会对饲料产品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饲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校教育不仅要在理论知识上有所培养,还需要对专业人才的实践领域有一定会的引领,特别是在饲料行业中,一定要教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从产品效用情况来对饲料产品的加工环节有一定的反馈,根据实践中的反馈情况对饲料产品的生产加工进行及时纠偏,充分考虑现实状况,对饲料生产加工情况进行高效整改。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使饲料产品供应达到一种良好的供求状态,帮助饲料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学生课堂与企业工厂进一步衔接,帮助学生了解饲料企业生产过程,帮助学生加快消化理论知识的实践化过程,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好基础。另外,高校还要做好学生的实习工作,以更深入的合作方式将学生带入一线市场,了解更多的市场行情,通过全方位的信息收集,让饲料专业的学生对饲料行业的发展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高静,2020)。

4.2 加大校企间的合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打基础 高校具有理论知识教育和先进发展理念教育的先天优势,基于此,高校可以依据自身专业设置特色结合社会市场实际需求,寻求相关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从市场需求出发,对专业人才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抓准市场定位,努力解决饲料市场短缺人才,在解决社会人才缺失的同时还能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一举两得。除了为合作企业输送人才,高校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通过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创业知识,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解决一些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政府也要积极出台一些支持政策,为参与饲料行业发展的相关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相关饲料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李菡,2020)。

4.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突出技能培训创新教学内容 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体现饲料专业的培养特色。要坚持实用和够用的原则,强调对实践技能的培养,简化理论方面的传授。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掌握饲料行业发展需要的必备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中的问题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实际情境创设对实践工作进行指导,以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宋霖等,2020)。

猜你喜欢

饲料行业饲料企业
高职院校学生饲料行业的创新创业路径分析
——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案例》
校企合作背景下饲料行业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性分析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企业
企业
粤海饲料
企业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对饲料行业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