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林市秀珍菇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1-12-02陈秋华韦锦福卢玉文秦延春陈国龙丘献娟刘明福

农技服务 2021年4期
关键词:玉林市菌种食用菌

陈秋华,韦锦福,卢玉文,秦延春,陈国龙,丘献娟,刘明福

(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广西 玉林 537000)

秀珍菇是凤尾菇的一种,但与普通的凤尾菇有所不同,其菇体较小,柄长5~6 cm,菌盖直径小于3 cm。秀珍菇因味道好和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秀珍菇适宜鲜食,鲜菇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较多,热量极低[1]。通过不断探索与发展,玉林市秀珍菇产业已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规模化生产,对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为玉林市秀珍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在介绍秀珍菇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1 玉林市秀珍菇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稳中有升

近年来,玉林市秀珍菇生产从传统分散栽培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呈快速发展趋势。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全市秀珍菇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2016年分别为146.01 hm2、1.52万t和1.45亿元,2020年分别为243.83 hm2、2.48万t和2.63亿元,2020年较2016年分别增加66.70%、63.16%和81.38%。

1.2 品牌建设,效益突显

玉林市秀珍菇产业过去只有菌种品牌,近年来,还树立了“福兴”“益康牌”“喜盈田”“精准牌”“绿康牌”“天原菌业”等秀珍菇品牌。玉林秀珍菇在华南地区已具有较高声誉,如广西兴业福兴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的“福兴”秀珍菇在华南地区具有较好品牌效应,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0.5~1.0元/kg。秀珍菇品牌建设进一步增强了秀珍菇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其产业的经济效益。

1.3 科技创新,持续增强

充分发挥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玉林食用菌综合试验站、各县(市、区)经作站的技术优势,开展科技攻关,大大提升玉林秀珍菇生产水平。近几年来,玉林秀珍菇由过去的传统分散栽培逐渐向设施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建成名优菌种繁育中心,培育推广名优秀珍菇品种5个,成功转化“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和“秀珍菇智能调控生产技术”等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解决了“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达到按需供应;解决了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解决了秀珍菇周年生产的技术难题,实现天天有鲜菇上市。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设施利用率和土地单位面积出产率,有效推动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及秀珍菇产业的技术升级。其中,“桂东南地区秀珍菇新品种引进与技术集成及示范”于2019年3月获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

1.4 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玉林市因地制宜,围绕秀珍菇产业扶贫项目,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投入机制、发展模式和分红模式,走出了一条“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产业扶贫之路,分别在兴业县卖酒镇、玉州区玉东镇建成秀珍菇产业扶贫基地2个,成功总结推广产业扶贫“标准培养料供给”“种植小区托管”“能人带动发展”“扶贫款入股分红”和“科技特派员+”5种模式,产业扶贫带动致富效果成效显著。如,玉林市益康菌业种植有限公司采取“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扶贫产业,该公司以玉州区益康菌业生态循环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核心,周围村屯为基点,以贫困户入股的形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公司统一品牌种植销售,完善产、供、销产业链经营,确保贫困户有分红有收益,带动仁东镇沼心村、城西街道新定村和仁厚镇上罗村3个贫困村合作社发展秀珍菇种植,共建成设施标准化秀珍菇产业扶贫生产基地3个,覆盖3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400多户。

1.5 基地建设,取得突破

按照“规模大、标准高、辐射广”的要求,通过创建秀珍菇产业示范基地,推广良种良法,充分发挥样板的示范带动和典型引导作用,有效带动全市秀珍菇产业技术升级,推动秀珍菇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全市通过加强市场引导与政策扶持,优化扩建,形成兴业县大平山镇雅桥村等3个现代秀珍菇生产示范基地。大平山镇雅桥村秀珍菇示范基地以广西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以广西兴业福兴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占地面积13 hm2,设有办公室、生产部、技术部、质检部、市场部和财务部等部门,现拥有各种熟练员工78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10人。目前,拥有秀珍菇菌包生产标准化环境控制系统、高压灭菌系统、完善的生产流水线和菌包生产车间共计3 000 m3,种植大棚26座、面积22 000 m3,冷库600 m3,年栽培菌包180万包,年产量达90万kg,年产值达1 000万元。

2 玉林市秀珍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玉林市已把食用菌产业列入市政府发展规划,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由于科研推广机构及人员编制不健全,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满足秀珍菇产业发展的需求;由于停止征收农业特产税,秀珍菇产业不能为市政府财政创造效益,加之政府对秀珍菇产业发展概况缺乏深入了解,进而影响市政府对秀珍菇产业的重视程度,无法有效解决菇农亟待解决的生产难题。

2.2 生产成本逐年上升

一是原辅材料成本上升。栽培秀珍菇用的各种原辅材料,如木屑、麸皮、棉籽壳、石膏、薄膜袋和消毒剂等近年来价格大幅度上升,对秀珍菇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较大[2]。木屑2015年为140元/m3,2020年升至280元/m3;麸皮2015年为1 600元/t,2020年升至2 500元/t;石膏2015年为650元/t,2020年升至950元/t;薄膜袋2015年为12 900元/t,2020年升至15 800元/t。二是人工成本高。秀珍菇生产为劳动密集型产业,2016年玉林市雇工成本为120~160元/d,2020年升至160~200元/d,人工费用大幅提高。三是设施成本高。搭建钢架菇棚的成本和遮阳网、薄膜、雾化设施的价格较以前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2.3 相关创新研究薄弱

玉林市受科研经费、设备和设施条件的影响,对食用菌产业的创新研究不足。主要表现: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菌株新品种的筛选与引入和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还较薄弱,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从引进秀珍菇以来,一直使用的是从福建引进的秀珍菇原种,并多年使用同一品种,已出现退化现象。一些菌种厂家为降低成本,采用快速生长方式培育菌种,生产出的菌种质量不高,品质较差,导致出菇少;2)保鲜加工技术以及对优质菌种的深加工技术缺乏创新,不利于秀珍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产品市场调研工作开展力度不够,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秀珍菇的市场发展动态与销售的最新信息,影响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产品深度开发不足

玉林市秀珍菇多以单一的鲜菇以及盐渍品和罐头等较初级的加工产品进行销售,产业链较短,缺乏对诸如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生等进行附加值高深度开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秀珍菇的产业发展优势,不利于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 玉林市秀珍菇产业发展对策

3.1 完善政府激励机制

秀珍菇产业的发展是一综合性复合工程,涉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布局。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需要政府在引导、扶持、招商引资和制定发展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政府应该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结合调研结果与实际生产状况,对玉林市秀珍菇产业进行科学的长、短期发展规划,并给出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政府激励机制,从低息贷款、税收减免、征地建栅和产品运输优惠等方面入手,在政策上实施专项扶持;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及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3.2 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实践证明,秀珍菇菌种选育改良、栽培原料本地化应用、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等一系列新品种新技术革命,对推动秀珍菇产业技术升级增效起到关键作用,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一是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聚焦秀珍菇菌种应用的相关共性、关键性技术,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方式,开展科技攻关,全面突破目前全市秀珍菇菌种发展所面临的技术瓶颈;鼓励市内优势企业加大国产菌种使用力度,促进国产菌种迭代优化。二是充分发挥全市资源优势,开展秀珍菇菌种的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保育与保藏,搭建鉴定评价基因发掘平台,建设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种质资源共享,推动源头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及产业能人的作用,集成示范应用一批新装备、新工艺、新品种和新技术。加强与区内外食用菌专家的联系沟通,整合力量组织攻关,力争在技术装备、良种良法和生态循环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

3.3 完善产销一条龙经营模式

积极培育秀珍菇龙头企业,通过制种、发菌、包装、运输和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帮助菇农降低市场风险,减少企业人工与管理的成本投入,不断培育与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争取销售市场的主动权,增加出口贸易。一是培育壮大玉林市益康菌业种植有限公司、广西兴业福兴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和广西玉林市喜盈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积极推动企业列入广西玉林市龙头企业培育库,以享受龙头企业政策“红利”。二是鼓励行业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联合研发,协同攻关,促进核心菌种研发、生产和应用的协同作用,吸引、引导新型生物制造业落户玉林,全面提升现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3.4 开展秀珍菇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玉林市秀珍菇产品主要以鲜销为主,未进行精深加工,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对秀珍菇保鲜加工工艺、精深加工技术等不断进行深度研发,并在休闲食品、餐饮、保健领域的产品开发制造方面进行拓展研究,扶优扶强全市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企业来玉林创办精深加工企业,鼓励、支持企业与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高新设备,开发食用菌系列产品[3],大力发展秀珍菇衍生产品、保健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延长其产业链条。

3.5 加大产业在生态循环和环境防污方面的作用

发挥秀珍菇产业优势,主要把秀珍菇产业与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联合,开展大宗农作物茎秆、叶片等农林废弃物在秀珍菇产业的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实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如应用于生猪及水果种养生态循环方面,利用本地农业废弃物稻草为主料栽培秀珍菇,利用养猪场的猪粪和食用菌基地的食用菌菌渣、微生物菌剂发酵种植水果,通过有机高效生态循环集成与示范,助力生态乡村建设。

猜你喜欢

玉林市菌种食用菌
墨韵书香
绘颜绘色
玉林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TSH切值在GSP分析仪上的设定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
选择优质食用菌菌种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