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老公园改造设计分析
——以汕头市星湖公园改造提升项目为例

2021-12-02林思涵柯文彬

乡村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公园设计

林思涵 柯文彬

(汕头市海湾公园管理处,广东 汕头 515100)

城市老公园是近百年来城市扩张的产物,是城市生态系统及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园建设时间的推移,见证了城市繁荣昌盛和一代人美好记忆的城市老公园的部分功能正在丧失,已无法满足如今市民的需求。这些公园多数位于城市老城区和中心区,保留着许多历史信息,但随着市民需求的多样化,部分老公园已沦为脏乱差区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对城市老公园进行改造提升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需重视的问题。

1 城市老公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设施陈旧

城市老公园的垃圾桶、座椅等服务设施缺失,道路、地面铺装破损,排水管道老化,照明设施缺失或陈旧。

1.2 绿化养护管理缺乏

由于城市老公园绿化长期失管,上层植物没有得到及时修剪,枝叶过于茂密,抢夺了中下层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导致中下层植物难以生存,黄土裸露情况严重,植物景观层次单一。

1.3 功能布局不合理

一方面,城市老公园空间使用率不平衡,部分空间过于拥挤,部分空间则少有人使用;另一方面,城市老公园功能分区不合理,缺乏动静分区,无法满足周边居民休闲、静思、交往、健身等多样性需求。

1.4 特色文化得不到保护

早期老公园建成时风格相异,个性强烈。随着时间的迁移,园内一系列物质载体破损,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逐渐模糊。在后来的改造修缮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而且追逐经济利益,大多数改造者没有继承公园原本的设计理念、文化内涵,而是增加游乐设施、小卖部、健身设施等,出现了千园一面的现象。

2 城市老公园的价值

2.1 生态价值

城市老公园历史悠久,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发挥着净化空气、吸附粉尘、美化环境、调节改善微气候、降低噪声以及遮阴等重要生态功能。

2.2 文化价值

老公园是我国城市发展的真实记录,其诞生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偏好和价值观。老公园大多位于重要地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脉络和建设水平。老公园还是一个时期风景园林事业的缩影,是研究当时行业政策、规划思路及设计语言的实物资料[1]。

2.3 情感价值

景观具有记忆存储的作用,老公园是存储了旧时光的景观[2],记录了人类与他们生存场所之间长期斗争与协调的关系。一个季节的交替,一个场景的回忆,一个经常陪你游园的亲人或朋友,都会是人们回忆的一部分,这使得老公园与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系[3]。老公园具有的独特情感价值,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场所记忆和精神体验。

3 城市老公园改造的迫切性

3.1 部分城市的改造更新对老公园造成永久性伤害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部分城市的改造更新决策者盲目地“求新、崇洋”,没有认识到城市老公园的价值,采取“大破大立”的方式,使得部分老公园日积月累形成的植物群落被破坏、历史文脉被割断。鉴于城市老公园正在遭受不可逆的破坏,了解并重视老公园的价值刻不容缓。保护老公园,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改造,所花费的心思并不会比拆除新建少,但其所带来的价值和效益却远远高于新建一座公园。

3.2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建园年代较为久远,城市老公园基础设施大多破旧、老化,亭台楼阁经长期的日晒雨淋多被侵蚀,面临倒塌的风险;电路电线暴露,存在触电的安全隐患;脏、乱、差现象突出,废品、废纸、枯枝落叶随意堆积,易引发火灾。

4 汕头市星湖公园景观提升改造项目

4.1 星湖公园概况

广东省汕头市星湖公园于2002年建成开放,公园总占地面积15.39 hm2,其中绿地面积60 882 m2,硬地面积61 873 m2,水体面积30 997 m2,是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环境优美的开放式带状公园。2018 年3月,汕头市海湾公园管理处接管星湖公园,开始对星湖公园进行为期1年的景观升级改造。

4.2 星湖公园改造前状况

4.2.1 区位分析。星湖公园为城市带状公园,步行1 km范围内可达的市民超过20万人,覆盖的住宅小区超过20个,每天到公园休闲活动的市民超过2万人,服务范围广,服务人群多。

4.2.2 植被分析。由于星湖公园年限较长,树木大多高大茂密,且长期缺乏修剪,加之近几年缺乏合理规划的义务植树,导致公园树木郁闭度进一步增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2.3 相关配套设施分析。城市公园的配套设施十分简单、破旧,铺地大多破损荒废,沿湖道路多处沉降,2处旱地喷泉荒废已久,形同虚设,相关给水排水设施老化。

4.2.4 黄土裸露严重。由于树木茂密,林下郁闭度高,原有栽植的台湾草大量死亡,黄土裸露现象严重。

4.2.5 康乐体育设施老化、分布不均。整个公园只有1处运动器材区域,而且器材老化严重,运动器材区域为裸露泥土,没有硬化处理。

4.3 星湖公园改造措施

4.3.1 尊重原有场地设计。老公园的改造设计不能凭空想象或者仅凭设计者的喜好进行,应尊重建园者的设计理念,尊重老公园的文化内涵。

项目实施之前,先对星湖公园的建园理念及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了解。星湖公园原先的设计理念是“尊重自然,生态为主”,通过合理利用原有三脚关沟,顺势利导,改造成曲线优美的湖体,形成通畅的水系格局[4]。强调大轮廓、大手笔,以连绵曲美的湖体贯穿始终,并以亭、廊、花榭、繁花绿树构成星湖公园的“骨”“肉”。

在星湖公园改造设计中,充分尊重原设计者的构思,在尊重原有场地格局和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星湖公园的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对市民群体进行访问调查,因地制宜地进行整体改造提升。

4.3.2 以市民的需求为出发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游园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逐渐向心理和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现代公园不仅应提供各种游乐设施、创造舒适且优美的游园环境,满足市民的功能性需求,而且应关注社会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进行包容性设计。

星湖公园为带状公园,同时也是社区公园,被城市道路中山东路、韩江路、长平东路及金砂东路平行切分为7大自然段,长度约为2.8 km。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得出市民比较关切的两类需求:一类为基本园区环境需求,星湖公园地被裸露、道路不平、垃圾桶等配套设施破旧,功能性和环境的美观舒适性均较差;另一类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星湖公园周边社区较多,社区居民对社会交往空间、运动休闲空间、文体娱乐空间的需求较大。

在星湖公园改造设计中,以市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对园区基本设施进行修复与更新,修复旱地喷泉1处,修复园路地势低洼积水点45 处,增加垃圾桶、园椅等人性化服务设施,解决黄土裸露、脏乱差等问题,为市民营造一个整洁、舒适、优美的游园环境。同时,增加透水砖铺地、铺设零点石、拓宽硬地范围,增设小径、出入口,增加运动设施、休闲交往空间、老人活动互动区,为市民创造一个精神文化交流平台,满足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

4.3.3 因地制宜。在景观设计的历史长河中,魅力长存且值得仔细品味、推敲的往往是贴合当地特色和使用功能要求的设计。星湖公园改造提升工程以因地制宜设计思想作为指导,能更好地迎合广东省汕头市现状,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城市个性化得以体现。

星湖公园乔木茂密且株距较近,林下透光性低,导致中下层植物难以生长。针对此问题,应采取科学修剪的措施,分阶段、分季节、有计划地对乔木进行修剪,改善林下通风透光条件。同时,选择当地较耐阴的植物品种栽种于中下层,营造植物的层次感。

在苗木选择上,选择乡土树种,既能保证植物长势良好,又能体现当地特色;在小品、设施材料的选择上,变废为宝,对废弃石材、木材进行加工,使其变身为可供使用的桌椅或可供观赏的园景小品。

4.3.4 节约资金。随着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如今的公园大都免费开放,公园管理的各项经费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需合理安排固定且有限的财政拨款。在公园管理过程中,应重视“节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实现资源整合和效益最大化。在星湖公园的改造升级项目中,管理处专业技术人员应不断探讨资源节约型道路,培育乡土草本植物并用园区湖水代替自来水对绿植浇水养护,以节约资金。

星湖公园改造前,林下黄土裸露面积超过90%,约50 000 m2,若全部栽植草坪或地被,成本巨大且建植时间长。通过管理处技术人员的研究,利用星湖公园的土壤种植库培育乡土草本植物,历时2个月,林下裸露区域成坪效果初现,约90%的林下荫蔽裸露空间可以被乡土草本植物覆盖,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5]。乡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乡土自然景观元素,在当地具有天然的适应性[6]。采用乡土草本植物,能有效避免反复铺设草皮造成的浪费,降低养护成本,又能提高景观的稳定性,强化地域特征,实现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双丰收。

新建绿地的自动喷淋系统则采用抽取湖水进行,人工浇水采用燃油船式抽水机抽水,既合理利用了园区自有水资源,又节约了管养资金。

5 城市老公园改造设计要点

星湖公园的改造设计是在老公园改造设计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自身思考进行的,项目最终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本次项目完成后,通过提取成功经验,结合目前大多数城市老公园改造设计需考虑的问题,探讨出如下老公园改造设计要点。

5.1 尊重原有文化内涵及场所精神

城市老公园一般都留有自身的历史痕迹,是对时代变迁的一种记录,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老公园的改造设计中,应关注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并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此外,老公园具有不可替代的情感价值,伴随一代人的成长,是这代人记忆和情感的载体。在改造提升的过程中,不应只考虑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应重点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5.2 加强包容性设计

包容性设计是指不论每个人的年龄、能力状况如何,都可以被吸引和使用产品与环境的一种设计方法[7]。因老公建设年限较久远,老公园大都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多样化需求。公园的改造应尽可能考虑更广泛人群的使用问题,如考虑残疾人的通行需求,应设计无障碍通道;考虑老年人寻求安慰的心理需求,多创造交往空间和健身文娱空间;考虑儿童的娱乐需求,设计既安全又有趣的儿童活动空间。

5.3 保留与创新并存

在老公园的改造过程中,“保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改造前应对老公园进行详细的调查,如文化内涵、场地特征、设计理念、市民最喜爱的场所以及市民的需求等。只有前期做好充分的调查,尊重老公园的“个性”,才能做到有技巧地“保留”。而“创新”是在“保留”的基础上对园区进行再设计。

老公园是当代城市的一笔财富矿藏,而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尊重其历史,重视其价值,用心地对其进行改造,才能使其独具特色、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公园设计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夏日公园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在公园里玩
基于89C52的32只三色LED摇摇棒设计
秋天的公园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