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新老人文化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02邵宝文

农技服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农村

邵宝文

(山东华宇工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3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老人与城市老人同样享有最基本的养老金保障,拥有了更好的养老基础,基本实现了物质生活上的老有所养,对精神文化也有较高的追求,随之产生了“新老人”和文化养老的概念。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1],我国老年人精神生活匮乏是普遍现象,人们更多关注老人的物质需求而忽略文化服务需求。文化养老是一种顺应人生发展规律的积极养老理念,也是一种更加关注老人精神需求的养老方式。由于我国农村文化养老起步较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此,介绍新老人文化养老的内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推进农村文化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新老人文化养老的内涵

1.1 新老人

“新老人”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医生日野原重明提出。日野原重明[2]认为,“新老人”指75岁以上的能生活自理和坚持工作的老人,其本人于2000年发起成立了东京新老人会,发起了新老人运动,2016年会员达到9 388名。除日本外,意大利社会学家及有关机构认为“新老人”是晚年生活丰富、心理年龄年轻、消费追求舒适的60~76岁群体。在我国,《浙江老年报》提出,思想解放、心态年轻、生活时尚和热心公益四者居其一的即为新老人[3]。陈超等[4]认为,新老人主要指年龄超过60岁、生理健康、心态积极活跃、不满足于安享晚年、在享受快乐和社会赞誉的同时渴望发挥自身价值的老人。《中国老年报》将1955—1960年出生的、有退休金的60后老人称为中国的新老人,并指出其有钱有闲,注重文化养老,是能够积极消费的乐龄群体[5]。刘秀红等[6]则提出“新老人社会”概念,指出传统中国社会是“老人社会”,相对于传统中国社会中老人家族地位的权威性和家庭话语权的重要性,现代中国老人数量增多与话语权衰弱同时存在,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新老人社会”。

综合来看,国外对“新老人”的定义并不局限于年龄,国内对“新老人”的定义不局限于城乡户籍,关键是养老的经济基础和积极的养老心态。因此,将“农村新老人”界定为有退休金、存款、房产、子女或其他养老资源基础等作保障、具有良好养老心态的60岁以上健康农村户籍老人。

1.2 文化养老

“文化养老”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养老方式,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为前提,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和交流思想感情为基本内容,以陶冶个人情操、安享晚年生活为目的[7]。文化养老不是和物质养老相对的概念,更强调站在物质基础上审视养老心理和养老思想[8]。有调研发现,老年大学的学员中40%是党政机关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及一些中层管理人员,但企业职工、商业、服务业、农民及其他职业如个体、自由职业者等占60%,虽然其被认为是精神文化层级较低的社会群体[9],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低层次群体开始追求文化养老的生活方式。

相对来说,农村文化养老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养老的特征。首先,文化载体受限制。城市老年大学是城市老人文化养老的主要载体,农村老人文化养老的载体则较为分散,大多数局限于村里老年日渐照料中心的图书室、娱乐室、运动场等。其次,文化养老观念比较落后。农村新老人拥有较好的养老资源,但因长期生活环境和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对文化养老有所向往却难以付诸实施,尤其在农村文化载体较少的情况下,即使养老观念比较先进,有着文化养老的意识,常因没有足够的文化氛围而囿于传统养老方式。

农村文化养老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从宏观上,能够推动农村新老人适应积极老龄化态势,整体上带动广大农村老人正确面对“空巢”“留守”等严峻现状,引导农村老人理性看待现代孝道内容的衍变,摆脱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带来的孤单、抑郁等不良情绪,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从微观上,能够促进农村老年人个人的持续健康发展。文化养老能促进农村新老人转变单一养老思维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更新思想跟上时代发展重建家庭孝道文化,满足农村老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追求。综合来看,文化养老是老年人自发选择的一种养老生活方式,是相对于物质赡养的积极养老观念,农村新老人的文化养老不仅是老年人自己“充电”,同时也是将其终生智慧、经验和技能传授给他人,发挥自身价值的过程。

2 农村新老人文化养老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力度不够

新农村建设正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老年人的老年生活也趋于城市化,非农忙季节各村或社区也成立了相关广场舞队。但很多老人对自己的文化养老需求没有明确的认知,没有意识到休闲娱乐活动也是促进自身健康的重要方式,对文化养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不够,亟需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给以及时到位的宣传。

2.2 养老资源投入有限

随着政府对农村村庄以及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农村具备了文化养老基本的活动区域,但普遍存在设施简单、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农村文化养老资源的投入依然不足,亟需政府、社会、村集体加大投入。

2.3 养老内容有待扩展

农村文化养老活动大多是带有地方特色的广场舞等,但是随着城乡差距缩小的社会发展趋势,人们生活方式普遍城市化,农村新老人对于剪纸、乐器、阅读等各类相对专业和高雅的活动需求也在增多,传统的农村养老活动类型单一,无法满足农村新老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3 农村新老人文化养老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优化农村文化养老制度环境

政府应制定农村文化养老相关的制度法规,鼓励养老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文化养老产业,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文化养老领域,保障农村文化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3.2 基层建立农村文化养老教育体系

农村社区要融入文化因素,可经常组织适合本村或者本社区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利用老人对传统乡邻人际关系的天然信任感,吸引更多农村老人参与各种老年人活动,如具有地方特色的剪纸和舞蹈等。农村也要尝试积极利用农村幸福院等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农村文化养老活动,克服农村文化养老资源短缺等困境,为幸福院提供适宜老年人的相关课程,与时俱进鼓励农村老年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老年人的“文化菜单”。

3.3 农村老人个人要重视文化养老需求

农村老年人个人要有自我养老意识,在劳作、家务、抚育孙辈同时要有自娱自乐的乐观心态,改变养老观念珍惜幸福生活;子女要多理解老人,遵循传统孝道尽量顺从老人,从家庭生活上满足老人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多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从家庭事务决定权上多给予老人人文关怀,使老人感觉到自身受到尊重。

4 结语

新老人是老龄化背景下出现的庞大社会群体,农村新老人的文化养老相对于城市新老人的文化养老仍有差距,存在诸多困境,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改变意识、积极探索,加快我国农村文化养老建设的步伐,满足更多农村新老人的养老需求,从而充分利用起农村的各种养老资源,积极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使农村老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