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鄢陵县:采取硬核举措,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2021-12-02

乡村科技 2021年9期

2021 年以来,河南省鄢陵县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工作要求,深入研究谋划衔接工作方案和举措,并做出了积极示范,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开展四项活动,常态长效帮扶

鄢陵县结合“话脱贫、感党恩、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开展,从1月开始,精心组织,务实推进,确保精准帮扶工作不断档、增实效。一是开展捐助活动。以帮扶责任人为代表,以帮扶单位为后盾,对分包脱贫户捐助物资、奉献爱心,送去棉衣棉被、取暖电器和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确保其温暖过冬、祥和过年。二是开展走访活动。对鄢陵县脱贫户、集中兜底人员、分散兜底人员分类逐户走访,面对面商讨制定2021年的产业、就业等增收措施,实地查看评议兜底保障情况,保证脱贫质量。三是开展清洁活动。在鄢陵县开展“干干净净迎双节、平平安安过新年”活动,在全面做好镇区、村庄卫生保洁工作的同时,组织帮扶责任人帮助无劳动能力户、重病重残户每周至少打扫卫生、清除垃圾、整理院落一次,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四是开展宣讲活动。组织教体、民政、卫健、医保、残联、人社和金融等部门,进村入户向脱贫群众讲解教育资助、医疗救助、残疾人救助、稳岗就业、防返贫救助保险、贫困人口医疗补充、意外伤害保险和小额信贷等各项政策和新变化,增强群众知晓率与满意度;同时,组织各级帮扶责任人深入脱贫户家中,与他们坐在一起拉家常、讲政策、谈变化,引导群众感恩奋进。截至目前,鄢陵县共走访慰问375 个行政村的2 969 户建档立卡脱贫户,走访率达到100%;共组织捐款62 120元,捐助米面油等生活物资5 785 件、棉衣棉被3 157 件、取暖设备138件;鄢陵县青年书法协会为脱贫户义务书写春联480 余套,为脱贫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健全三项机制,严防致贫返贫

一是健全监测机制,精准掌握防贫对象。充分发挥各镇扶贫专班、村组干部的作用,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骤降的群众进行排查开展监测,并通过“两不愁三保障”相关部门数据分析比对,澄清脱贫人口可能返贫以及一般群众中因病、因学、因意外等致贫风险的底数,及时锁定风险人群。截至目前,鄢陵县动态识别“两类人群”292户73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4户162人、边缘易致贫户238户576人。二是健全预警机制,实现防贫动态管理。按照“统一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对监测对象逐月进行比对筛查,及时掌握其家庭收入支出、产业就业、就医就学、住房饮水等情况,更新监测信息,做到提前预警、及时干预。2021 年以来,鄢陵县已组织开展3 次摸排活动,共排查出新增边缘易致贫户3户,新增脱贫不稳定户1户。三是健全帮扶机制,防止防贫对象返贫致贫。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采取“1+N”措施进行帮扶。“1”即纳入防贫保险名单,购买精准防贫保险49.19万元,围绕10 822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和存在致贫风险高的“四类重点群体”(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户、大病户),精准确定参保对象,全额代缴防贫保险,并按照致贫返贫预警线实时监测确定防贫保险理赔对象。目前,鄢陵县共对7 户因病有返贫风险的家庭进行了理赔,理赔金额93 872.34元。“N”即同时针对其致贫或返贫因素采取一种或多种帮扶措施。对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在小额信贷、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对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为其提供就业信息、组织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等,实现充分就业。对半劳力弱劳力通过安排公益性岗位、到就业扶贫车间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对于产业、就业均难解决的,符合低保、特困供养条件的,纳入兜底保障。同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范围。目前,鄢陵县“两类人群”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198户471人,占比67.80%。

突出四个重点,衔接乡村振兴

一是抓好政策衔接。认真学习上级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鄢陵县实际,对脱贫攻坚期内县级出台的各项帮扶政策逐一分析评估,按照需要废止、持续保留、修改完善进行分类,确保新旧政策无缝衔接。例如,鄢陵县计划持续推进农村低保对象提标合线,逐步缩小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差距;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个人缴费资助政策,继续全额资助农村特困人员、定额资助低保对象;取消脱贫攻坚期内制定的在校在籍九年级学生综合学习及生活补贴政策等。二是抓好项目衔接。在充分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础上,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强一般村特别是偏远村的村组路、生产路、小型公益设施、节水灌溉和高标准良田等建设,完善乡村振兴设施基础。2021 年,鄢陵县计划投入涉农项目资金24.7 亿元,谋划实施项目118个。其中,扶贫第一批专项资金投入7 656 万元,计划实施项目30 个。三是抓好机制衔接。认真总结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果,把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专项调度、定期通报、调研指导、观摩交流等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推广并延伸,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调度、督导考核、信息报送制度,采取“每半月一调度、每月一汇报、每季度一观摩、每半年一考评、年终一总评”的方式,严格跟踪督导考核,进一步传导压力、落实任务,平稳做好转换衔接。四是抓好人才衔接。将重大专项指挥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等职责逐步拓展转换,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打造一支带动乡村振兴的骨干队伍。同时,鄢陵县围绕“项目攻坚年”,紧扣全县医疗康养、花木种植等产业人才需求,组织实施了“鄢陵英才计划”,2021年计划至少引进30 名涉农专业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2123”乡村人才培养计划,着力通过一两年努力,乡村人才达到2万人左右,高素质农民队伍在1 000名以上,乡村专家人才在200名以上,“十佳”乡土人才达到30名左右。

规划四个布局,做优特色产业

鄢陵县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及时制定了全县城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并结合上级乡村振兴规划,按照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要求,有效完善各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面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特别是在产业规划布局上,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在南部乡镇,依托优质粮食和辣椒产业带,抓好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延伸新功能、发展新业态,加快发展高端现代畜牧业。在西部乡镇,依托名优花木园区、花博园、鹤鸣湖、五彩大地等特色资源,有序开发乡村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着力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多样的田园综合体和康养基地。推进陈化店、柏梁“两区”全域景区化、村庄景点化,形成全域乡村旅游新亮点。在东部乡镇,依托产业聚集区,提升板材加工业。在北部乡镇,依托建业绿色基地,大力发展优质果蔬、杜仲、元胡等经济作物,重点建设0.67 万hm2优质果蔬生产基地、0.33 万hm2杜仲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推动乡村产业实现广覆盖。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做精做细面制品、辣椒制品、鲜切花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及精深加工,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拉长产业链、要素链接和利益链接。

坚持五个起来,发展集体经济

鄢陵县立足乡村特色产业,依托传统、古朴、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把资源利用起来、产业发展起来、利益联结起来、群众动员起来、环境改善起来,持续开展“三变改革、五大合作”,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了一条平原农村“无中生有”的突破之路。目前,鄢陵县386 个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均实现5 万元发展目标,为助推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张桥镇裴庄村利用整治的荒片荒地、流转土地,种植金丝皇菊5.33 hm2、冬枣10.25 hm2,发展特色种植业,党员干部筹集资金195 万元,整治0.93 hm2荒坑,高标准修建3 个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盘活改造闲置老宅庭院18户,发展特色民宿业。同时,引导全村373户入股村集体经济,参股率高达97%。目前,该村村级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并为入股群众分红2次。马坊镇程岗村充分利用本地板材加工的优势,利用84万元扶贫资金和20万元第一书记项目经费,成立鄢陵县盛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专供许继智能电控有限公司产品外包装服务,带动30人就地就近就业,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利用建成的扶贫厂房,与鄢陵县嘉鼎木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回收废旧品锯末等,生产皮革填充材料,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而且带动了村集体年增收8万余元,增加就业岗位15个。大马镇义女社区大力发展无公害原生态特色农产品,注册成立义女社区石磨面粉厂,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年集体收入达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