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鱼综合种养的发展与展望
2021-12-02徐跑
徐 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稻田养鱼的国家,拥有悠久的稻田养鱼历史,汉唐时期已有相关文字记载[1-3]。中国稻鱼共生最早作为增加山区百姓动物蛋白质的来源和增加稻田经济效益的实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稻鱼共生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政策支持和专业技术指导下,其技术体系得以建立,现已进入转型升级和新一轮高效发展阶段。种养范围逐渐从山区向平原、从南方向北方拓展,各地广泛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的稳产增效试验示范,稻-鲤、稻-鲫、稻-虾、稻-鱼-鸭等各种新型模式不断涌现,生产目的也从农民的自给自足开始转变为将多余的渔获进入农贸交易[4-5]。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家们开始关注稻鱼共生体系及其提升问题。1983—2000年,业界偏向于使用“稻田养鱼”这一术语,表达的是在“稻田”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开展养鱼生产的技术[6-8]。
2000—2010年,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强力推进下,稻田养鱼在中国有了很大的规模拓展与技术完善,表述已经从“稻田养鱼”转变为“稻田综合种养”[9-11]。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中国“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2]。2011年后,稻田综合种养一词成为引导性主流。2014年后,业界将原先使用的“稻田综合种养”术语逐渐表述为“稻渔综合种养”[13-15]。“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中国对传统稻鱼模式进行了技术创新,其面积和产量得到快速攀升,发展水平和质量也得以显著提高。此时,新型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已由最初的稻鱼共生拓展到稻虾、稻蟹、稻鳖等多种共生模式[16],故而“稻鱼”术语也从最初拓展为现在的“稻渔”。
所谓的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在产业化生产方式的基础下在稻田中开展水产养殖,以“以渔促稻、稳粮增效”为指导原则,具有稳粮、促渔、增收、提质、环境友好、发展可持续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17]。目前,中国稻渔综合种养已逐步形成稻-蟹、稻-虾、稻-龟鳖、稻-鱼、稻-贝、稻-蛙及综合类等7大类24种典型模式[18]。随着新型模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着重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然而,稻鱼综合种养在中国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但对于繁多复杂的鱼类品种,稻鱼综合种养的相关研究相对不足。稻鱼综合种养产业是新时代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之一,可为加快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为此,本文主要综述了稻鱼综合种养原理和关键技术、稻鱼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和贡献,探讨目前稻鱼综合种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稻鱼综合种养产业的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稻鱼综合种养原理及关键技术
1.1 稻鱼综合种养原理
稻鱼综合种养原理是基于稻田浅水环境下,应用生态学原理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进行水稻种植的同时,加入鱼类进行养殖,从而优化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实现水稻与鱼的互利共生[19]。通过这种混合种养模式,营造稳定、小规模的生态系统[20]。鱼在稻田内的活动,可以达到松弛土壤的效果,其排泄物还可作为肥料提升土壤的肥力[21];同时,鱼还可以将水稻害虫、杂草草籽等作为食物,对稻田起到除虫、除草的效果。这样不仅减少了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工作,也消除了化学防治带来的农药残留问题;此外,对比常规稻田种植,不仅可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22],还增加了养殖鱼的收益,促进农民增收[23-24]。基于物种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学机理[25],依托水稻和鱼类两大资源优势,稻鱼综合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是一种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26],符合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1.2 稻鱼综合种养关键技术
1.2.1 田间工程技术 在进行稻田养鱼之前,稻田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选取的稻田所在位置应水源丰富、水质良好且排灌水方便;鉴于沙田的储水性能较差,稻田养鱼应尽可能避免选用沙田。其次,选取的稻田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和酸碱平衡,且未受到金属污染;对于降雨较多的地区,应尽量选择在平坦的地区和不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位置,尽量避免异常天气的影响。最后,选择水稻品种时尽量考虑抗倒伏和抗病害的能力,利用大苗移栽的方法,进行宽行密植[27]。
对比常规稻田种植,稻田养鱼需要加高加宽田埂(田基),插秧前在田埂上挖掘鱼沟和鱼凼(也称鱼溜),其形状根据水田面积划定。鱼凼一般建在田中央或者田对角,一般占总面积的5%~10%,深度为1.0~1.5 m,形状可设计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四周侧面做硬化护坡。为便于水体交换,进出水口要对开。不仅鱼沟与鱼坑之间需要互通,鱼沟之间也要互相连通。在挖鱼沟时要尽量保持直向,便于鱼的流动,且有利于通风[27]。据相关研究表明,各类沟型的水稻稻谷产量及田鱼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但产出收益以十字沟表现最佳[28]。
1.2.2 高效栽培技术 在完成田间工程后,可实施水稻高效栽培和鱼苗放养。通过“合理密植、环沟加密”,保证单位面积水稻种植穴数与单一水稻种植模式比不减少,并充分利用边际效应。首先,在水稻种植区进行插秧,常规选择插秧密度为(10~15)万株/hm2;其次,进行鱼苗放养,放养时间通常选在水稻插秧后的一周,且放养前应确定好苗种的选择。目前,稻田养鱼多选择草鱼、鲤、鲫、泥鳅等作为主要养殖品种[29]。实际进行苗种选择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应于稻田浅水环境、温度变化大、低溶氧、生长周期短、生长快、中下层栖息性、草食性或杂食性、市场价值高且适合当地的品种进行养殖,其放养密度因水稻实际种植情况、总体养殖面积、选定的苗种等不同应有所差别[30]。
1.2.3 水质调控技术 该项技术的核心是进行水位调节。首先要根据季节、天气和水质变化及时调整水位,其次是根据水稻晒田治虫要求调控水位[31]。一般在稻田浅水插秧、深水扶苗的基础上,从插秧起到分蘖数达到指标这段时间内,水深应以稻为主,不灌深水;当分蘖数达到指标后,鱼体也长大了,此时则应按鱼的需求确定水深,采用深灌水控制分蘖。到水稻生长后期,尤其是高温季节,则要求深灌水。可以采用物理化学调控技术、水位底质改良技术、栽种水草调控技术,达到水质的“肥、活、嫩、爽”。
1.2.4 生态防控技术 通过推广优质品种、跟踪种养品种特性、发布主要病害预测预报等防控措施,建立“生物控制、群落重建、立体防控”生态防控技术体系。稻田养殖鱼类后,鱼不仅可吞食水稻的害虫,如稻飞虱、螟虫、稻螟蛉、稻叶蝉、稻象鼻虫、浮尘子等,还可吃掉多余的“稻脚叶”和杂草,使稻田通风,透光性增强,增加溶氧,从而提高水稻抗病害能力。因此,稻田养鱼不仅可以减少水稻病虫害和杂草,而且可以降低农药喷施量[32]。目前,稻田养鱼模式下多通过减少肥料施加和农药喷洒的方法来降低农药对水稻和鱼类的危害[33-34]。
1.2.5 协同施肥技术 肥料的种类与数量和施肥的时间与方法对稻、鱼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应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重施、追肥轻施的原则。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追肥占20%~30%,从而实现饲料肥源再利用、养殖生物粪肥循环利用和酵熟有机底肥的施用。
1.2.6 配套捕捞关键技术 稻田养鱼通常是先收鱼再收稻。捕鱼主要采用流水迫聚和地笼诱捕两种方式,捕鱼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鱼体,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和死亡,成鱼要保持活体上市。成鱼起捕后,应先洗净余泥,再进行分类、分规格,对于不符合食用标准个体的鱼种,可将其放入人工养殖池中进行强化饲养后再销售,或转入其他养殖水面作为翌年放养苗种。
1.2.7 精准管控技术 该项技术集成创新了放苗前准备、苗种选择、苗种消毒、苗种投放、饲喂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日常管理、防逃等系列技术。养鱼稻田的田间管理,除了做好日常的巡视,防止大水漫埂、田埂漏水、拦鱼栅损坏等而造成的逃鱼外,还应处理好农田施肥、农药灭虫、浅灌晒田与鱼类养殖的关系,从而进行精准管控。
1.2.8 质量评价技术 主要对水稻和鱼类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对水稻而言,主要在种植、储藏加工和流通销售等阶段进行质量管控。对鱼类而言,主要在养殖、加工、保存运输和流通等阶段进行全程质量管控。同时,以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利用传感网络、可视化监控网络、REID电子标签等手段建立稻鱼综合种养产业链全时空监控和质量安全动态追溯系统。
2 稻鱼综合种养主要模式
近年来,随着各地在养殖品种、技术模式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实践,稻鱼综合种养发展迅速,且在全国大多数省份均有分布,初步形成了稻鲤、稻鳅等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主导种养模式。
2.1 稻-鲤种养模式
稻-鲤种养模式是山区、丘陵地区开展稻鱼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2019年,稻-鲤种养模式产量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为四川、湖南、贵州、广西和云南[18]。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稻-鲤综合种养为例,每666.7 m2稻田投放规格为25~40 g/尾的鱼种共计250~400尾,在不减少水稻产量的情况下,稻田增加水产品产量38 kg/666.7 m2,产值可达到1 900元/666.7 m2,收益为1 000元/666.7 m2左右。养殖成本为900元/666.7 m2(鱼种费用150元/666.7 m2,开挖鱼沟、鱼凼费用300元/666.7 m2,粗饲料费用100元/666.7 m2,人工费用350元/666.7 m2),销售价格为50元/kg。同时,可以减少稻谷生产的施肥和农药成本100元/666.7 m2。
2.2 稻-鳅种养模式
稻-鳅种养模式在全国广泛分布,2019年其产量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为湖北、安徽、湖南、广西和陕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将稻-鳅模式推广应用到了哈尼梯田上,破解了哈尼梯田生态保护危机,服务当地脱贫攻坚,促进农户增产致富[35]。每666.7 m2梯田投放规格为3~5 cm的泥鳅苗共计8 000~10 000尾。按稻谷单价2.5元/kg,产量为700 kg/666.7 m2,产值可达1 750 元/666.7 m2;泥鳅单价为50元/kg,产量为100 kg/666.7 m2,产值可达5 000元/666.7 m2。生产成本共计1 800元/666.7 m2(秧苗费用220元/666.7 m2,肥料费用180元/666.7 m2,泥鳅苗费用1 000元/666.7 m2,饲料费用400元/666.7 m2),稻-鳅种养模式的收益可达4 950元/666.7 m2。
3 稻鱼综合种养的贡献
2021年6月10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介发布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农办科〔2021〕18号),公布了114项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推荐的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技术入选。稻鱼综合种养是绿色生态、高质高效、互利共生的朝阳产业,其发展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同时,产业化融合发展和渔农品牌集聚效应也在不断加强。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在水产品稳产保供、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36],成为渔业产业扶贫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37],对促进稳粮增收和水产品稳产保供发挥重要作用。稻鱼综合种养的贡献主要有经济贡献、社会贡献和生态贡献3个方面。
3.1 经济贡献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不仅能够实现水稻增产,还可以通过水产品增收提高经济效益[38]。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具有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品化、品牌化和具体化等特征,能够为广大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39-40]。全国调查表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较单种水稻模式经济收益可以增加90%以上;同时,与常规水稻单作农场相比,稻鱼种养型农场氮肥投入平均减少33.63%,农药平均减少59.73%[41];生产成本减少超500元/666.7 m2,产值可增收约1 000元/666.7 m2。此外,通过沟边密植水稻栽培技术,水稻产量平均比单作增加2.9%,且提高了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及鱼肉的鲜味氨基酸含量,降低了稻米垩白率和垩白度,减轻了鱼泥腥味,从而提升了稻米和鱼肉品质。新型模式下生产的水稻具有天然、绿色、无污染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42],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稻米的同时还为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稻鱼生态综合种养技术依托单位之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已在全国13个示范省(区、市)建立了7万多公顷的核心示范区。示范区水稻产量稳定在500 kg/666.7 m2以上,平均增产5%~15%;泥鳅产量平均在50 kg/666.7 m2以上,各种鱼类平均产量在50 kg/666.7 m2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平均减少50%以上[35]。
3.2 社会贡献
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观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解决中国现存的人多地少的问题;在现有土地资源前提下,该模式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最终实现稻鱼产量高、质量好、品种优,促进优质高产、低耗高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还有效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提高了农民总体收入水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43]。
3.2.1 增加水产品产量和丰富水产品品种 稻鱼综合种养不仅提供了优质高产的稻米[44],还增加了水产品的产量,丰富了水产品品种,既有效解决了农民“吃鱼难”的问题[45],还调整了人们的膳食结构,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019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超290万t,同比增长24.86%,占全国淡水养殖水产品总产量的比例由2018年的7.88%提高到2019年的9.67%。稻鱼种养模式(主要为鲤)水产品产量为85.69万t,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总产量的29.4%。稻鱼种养模式还生产出高品质“荷花鲤”“禾花鱼”等地方名特优水产品,开发了稻-罗非鱼、稻-黄颡鱼等综合养殖新模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选育了适合稻田养殖的鲤鱼新品种“福瑞鲤”。
3.2.2 有助于解决土地“非粮化”问题 稻鱼综合种养高产、高质、高收益的特点提高了种植业者加入其中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农村现存土地抛荒的问题,对稳定稻米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6],有助于解决土地“非粮化”问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云南省哈尼梯田推广了冬闲田连作生态养殖增效技术,改变了千百年来山区丘陵稻田只种一季稻、效益低下的耕作模式,实现了对哈尼梯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产过程中,通过培育“产、供、加、销”协作联合体,采用“创客”“准创客”等模式,整合分散的农户组织,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等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经营模式,从而实现了稻鱼生态种养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3.2.3 在产业扶贫上成效显著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看到了稻鱼综合种养的优势,许多地区政府将其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手段[47],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技术支持指导,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从而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增收,在产业扶贫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云南省政府在哈尼梯田开展“稻-鱼-鸭”综合种养示范,既保护了梯田,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实现了“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生态循环、高效节能”。同时,在发展“一带一路”边境渔业,推动边境地区经济建设,维护边境安全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4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成为休闲农业的重要内容 “稻田养鱼”已成为各地休闲农业的重要内容。如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地球人的共同财富而载入史册[48],这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宁夏回族自治区将稻鱼种养与自然资源、农耕文化、渔文化和科普教育相结合,打造了10多个“稻鱼空间”田园综合体,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体验,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增收。
3.3 生态贡献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主要基于自然生态循环和生态经济学,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改造稻田工程实现稻鱼共生。该模式对生态的贡献主要有3方面。
3.3.1 提高土壤生产力 稻鱼生态种养模式在最大限度减少肥料、饲料、能源以及其他物质的投入且达到高质量、高产出的同时,提高了稻田土壤生产力,改善了环境,保障了稻田土壤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49]。
1)改善环境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稻鱼种养模式可改善田间温度、光照、小气候、土壤肥力状况、氧化还原电位、重金属情况(原位钝化镉)[50]、水环境状况、微生物种群与数量,以及减少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研究表明,稻鱼生态种养模式中甲烷排放降低了7.3%,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5.9%。
2)促进物质间的内在循环。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促进了物质间的内在循环[51],鱼类粪便等营养物质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有效改善贫瘠土壤的肥力水平,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其中氮肥平均投入比水稻单作模式减少30%以上。
3)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鱼类捕食稻谷的害虫,还可达到节省人力和减少农药投入的效果,稻鱼共生模式对比单一模式,稻虱下降26%±2%[19],农药使用相比单纯种稻可减少50%以上,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52],对形成生态绿色的种养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53-54]。
3.3.2 有效防控稻田病、虫、草害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的生境系统较单一的稻作发生了重要变化。研究表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对病、虫、草害防控有较好的作用[55-57]。与水稻单作相比,稻鱼系统的水稻产量不变,农药使用次数显著减少3.4次,而且农药的施用量与养鱼密度呈负相关[58]。李小荣等[59]研究认为,稻鱼共生模式较常规稻田的二化螟为害株率明显降低,且针对生态控害的效果明显。周江伟[60]试验显示,稻鱼综合模式下的控草效果明显,对水稻单作的孕穗期病蔸率和病株率分别降低71.1%和56.3%。
对比常规稻田生态系统,稻鱼模式下杂草作为鱼类等生物的食物来源,不仅可以节省人工除草成本,还可减少大量化学除草剂的使用[61]。鱼类的觅食活动一般可耗掉田间杂草的74%~87%,草鱼比例大时可基本抑制杂草。研究表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草鱼可以去除稻田秕谷和慈姑等[62],鲤对稻田中的飞虱、泥包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63],大部分鱼类不仅可以摄食水稻根部和水面的害虫,还具有抑制水稻病害的作用[64]。
3.3.3 改善水体及土壤理化性质 水体和土壤的优劣直接影响鱼类的活动及水稻的生长。稻鱼综合种养在水体和土壤质量上较单一稻田均有一定的改善。
1)改善水环境质量。水稻种植一方面可以在炎热的季节通过阴凉降低水温,从而为鱼类提供适宜的环境[65-66];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总氮的含量,使其更适宜鱼类的生长。
2)增加共生系统养分。一是鱼类的排泄物直接增加了稻田水体和土壤有效养分,同时排泄物中所含的丰富有机物质有利于微生物增殖,进而促进养分循环和土壤原有养分的活化。二是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共存物种取食活动和机械活动作用,不仅可增加系统养分,同时还可增加水体溶氧浓度,改善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促进氮的矿化和硝化作用,加速有机质(鱼类粪便等)的分解,从而提高土壤肥力,达到节肥的效果[7,67]。
3)促进生物种间的互利关系。稻鱼生态种养模式下生物种间具有互利关系特征,水稻对鱼类排泄物中氮的利用率为17.0%~29.0%;而水生动物的取食作用直接抑制了杂草和浮游生物的生长,减少了这部分生物对系统中养分的吸收,使更多养分流向目标生物。
4)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验发现,稻鱼综合种养模式还可以改善稻田耕作层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68],为保护耕地土层提供了新方向。对比单独种植水稻,稻-鳅共作模式可使土壤的酸碱度趋于中性,不仅可以减缓土壤中有机质的下降,还可以增加碱解氮的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磷、钾的吸收,提升水稻质量和产量[69]。
4 稻鱼综合种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不足
目前,稻鱼综合种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薄弱。稻鱼综合种养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需求相比还有差距,没有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监测,种养技术和模式依赖于经验总结,缺乏理论指导,种业的发展跟不上产业的需求,缺乏专门适用于稻鱼综合种养的水稻品种和养殖品种。
此外,稻鱼综合种养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的系统性研究不足,未形成稻鱼综合种养的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各地开展的稻鱼种养所选的鱼类相关研究仍存在不足,鱼类品种多样,对于各地最适宜的养殖品种仍在探索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式及合理的种养管理方法,从而获取最大效益仍是未来不断研究探索的主题。
4.2 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目前,稻鱼综合种养有部分地区以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为主,打破了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状态,但更多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为零散分布,规模种养较少,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稻鱼种养基地。种养基地小,一是不利于基地道路、沟渠、绿化及排灌设施的完善配套; 二是不利于产品营销,经销商因采购不到足够量的产品,一般不会与个体从业者签订营销合同,个体从业者只能自产自销,从而带来了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三是不利于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个体从业者缺乏科学种养技术指导,导致产量低、效益差。目前,稻鱼综合种养有些地区规模化发展较好,如安徽、湖北等地,流转了集中连片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但更多的地区稻鱼种养模式零散分布,这不利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利于水稻和水产品的销售。
传统的稻田养鱼只注重生产环节,在稻鱼产业开发上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稻鱼综合种养未形成产业化。一是种养基地的生产、观光、游乐、垂钓、购物等设施缺乏,与乡村休闲旅游业结合不够紧密; 二是种养产品精、深加工滞后,产品销售网络不健全,品牌少,产业链条短,整体效益低。上述问题导致稻鱼综合种养整体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4.3 稻鱼品牌化建设不足
稻鱼综合种养产品并未实现优质优价,无标准化生产规程,导致产业化能力不足,未能形成众所周知的稻鱼产品品牌,产品质量和价值未能得到体现,使得稻鱼产品缺乏信任度、忠诚度、追随度,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销售渠道建设方面多为养殖户各自摸索,稻鱼综合种养的生态溢价并未完全体现。即使有部分种养企业和个人注册了品牌和商标,但由于对品牌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和长远视角,以及缺少高素质的品牌建设人员,导致未能创建知名稻鱼品牌。一方面,品牌建设等同于注册一个商标,注册完毕就进行生产投入市场,这就导致稻、鱼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产品销量达不到预期效果,无法获得预期利润。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和行业组织资金实力有限,因此,即使有少量投入,也大多局限于通过广告提供水产品信息,难以有效创建品牌。
4.4 稻鱼综合种养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稻鱼综合种养需要同时掌握种植和养殖技术,而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掌握单一的种植或水产养殖知识等问题,水稻种植者缺乏必要的水产养殖知识,对水产和水生生物的管理缺乏经验,而水产养殖从业者缺乏水稻种植和管理技术等,缺乏种养殖复合型技术人才。从事稻鱼综合种养的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稻鱼综合种养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稻鱼综合种养季节性很强,农事操作复杂,技术水平要求高,从业人对田间的水草、沟坑消毒、养殖密度和饵料投放等往往难以准确到位。
5 稻鱼综合种养未来发展建议
5.1 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应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对稻鱼综合种养系统的种养要素进行系统化研究,从而确定稻鱼综合种养系统中适宜的鱼和稻比例关系。碳、氮、磷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元素,钾是水稻生长的必需元素,因此,以碳、氮、磷、钾为物质要素,可通过研究物质在稻鱼综合种养系统中的传递及其归还,阐明物质在稻鱼综合种养系统中的转移特征;同时,通过研究碳、氮、磷、钾在稻鱼综合种养系统中的产投比,阐明物质在稻鱼综合种养系统中的转化效率。通过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充分揭示稻鱼综合种养提质增收的内在机理。
5.2 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与普及
一是要充分发挥相关科研院所和科技项目的作用,对土壤环境、水质条件以及种养模式进行长期的系统监测,对核心技术和基础理论进行协同攻关,对养殖模式进行优化,对稻鱼综合种养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中有关水稻品种、放养时间、个体大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形成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二是加大新品种和新模式的研发,重点研发一批适合稻鱼综合种养的高植株、抗倒伏、抗虫害的专用水稻品种;加强对水产良种选育,优选一批适合稻田养殖的优良水产品种;三是加大稻鱼种养技术的推广普及,通过组织培训班、观摩会、线上教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稻鱼种养水平。
5.3 推进稻鱼综合种养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
稻鱼综合种养是从稻田养鱼发展起来的,但与传统的稻田养鱼相比又有不同,除了技术水平的提升,重点在于其符合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其中,规模化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和社会化服务。因此,建议在稻鱼综合种养的推广应用过程中,逐步扩大基地面积,提高稻鱼综合种养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
5.4 加强稻鱼品牌建设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生产的水稻和水产品有着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优势。稻鱼综合种养过程中,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大幅减少,是较好的减肥、减药生产模式,甚至可以不施化肥、不用农药,满足生产有机产品的条件,养殖的鱼类属于生态养殖,用药少,品质高。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品牌支撑,则不可能做到稻、鱼产品的优质优价,种养效益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因此,要加强稻鱼品牌的建设。稻鱼综合种养企业、合作社等应积极开展稻鱼水产品和稻米品牌创建,通过参加各类稻、鱼品牌的评比、认证和展销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提升公众对稻、鱼产品的认可度,从而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同时,积极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机产品,提升稻、鱼的品牌附加值。
5.5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通过出台优惠政策、优质服务、技术支撑,吸纳社会资金和经营人才,扶持一批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打造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农户为基础的农业稻鱼产业化联合体,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小散户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格局。引导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键发展能力,不断完善利益分享机制。
综上所述,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比之前传统的稻田养鱼,稻鱼综合种养不仅在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其技术手段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比单作模式,稻鱼综合种养不仅在减少资源投入上做出了贡献,还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增加了鱼产品产量,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有效的助力,也为农业的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