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2021-12-02莫志莉
莫志莉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542500)
近年来,翼状胬肉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已被临床归纳为结膜非癌性病变,属于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变形增殖逐渐侵入,且最终延伸至角膜缘,一般以鼻侧最为多见。相关研究发现,翼状胬肉生长入角膜,通常可造成散光和干眼,且由结膜粘连,而抑制眼球运动,严重甚至当胬肉覆盖瞳孔区域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失明现象[1]。目前,临床针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通常认为紫外线在翼状胬肉发病中存在密切联系。现阶段,翼状胬肉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但术后伴有极高的迁延率,仍未获得有效解决。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可达到20%—70%,而国外为24%—89%,进而受到诸多医师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2]。本文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技术进行综述:
1 物理治疗
1.1 冷冻治疗 低温可直接导致组织水分产生冰晶,使组织细胞诱发不同程度的坏死。故可通过冷冻治疗,将翼状胬肉组织的新生血管清除,使翼状胬肉组织逐渐萎缩,进而获得最佳治疗效率。相关学者通过液氮实施胬肉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可获得显著治疗价值,进一步证实冷冻疗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势,但实施期间需维持好液氮的时间及剂量[3]。
1.2 激光治疗 现阶段,准分子激光技术已在翼状胬肉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凭借着损伤小、精确度高、能够轻易切断眼组织分子键以及具有极高的光子能量等优势,已取得临床诸多医师的青睐及认可,该技术主要用于削切角膜上的胬肉组织。但临床研究发现,该技术费用昂贵,且无法在基层医院推广。
1.3 β射线放射治疗 β射线属于一类高速运行、待电荷微粒技术,其能够对局部实施辐射,且尚未穿透组织。现阶段,临床具有90Sr、钌射线、镭β射线等项目。能够通过辐射控制纤维细胞、血管增生以及上皮细胞,进而抑制翼状胬肉的恶化。相关研究证实,巩膜暴露法切除胬肉后,选择β射线照射,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4]。但伴有不同程度的潜在破坏性并发症,如穿孔、坏死以及巩膜软化等,且极易感染性肉炎,诱发短期内白内障。
2 化学治疗
2.1 丝裂霉素C(MMC) MMC主要通过头状链霉菌内分离提取获得,其能够有效控制DNA、RNA以及蛋白合成。目前,临床已将MMC归纳为全身性抗癌药物,且也应用于翼状胬肉治疗。MMC在本病手术前、术中、术后均得到广泛实施,且获得不同效果。相关学者,对单纯手术切除术。手术切除+自体结膜移植术、手术切除+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MMC注射3—6周,并配合单纯切除术4周治疗翼状胬肉,结果发现,选择MMC组复发率为13.89%,明显低于单纯手术切除术组[5]。但临床研究发现,MMC虽获得一定价值,但其毒性作用,可直接造成巩膜逐渐变薄、溃疡以及角膜上皮化延迟等风险。
2.2 抗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 相关学者发现,翼状胬肉中血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膜,则说明在治疗期间使用抗VEGF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6]。抗VEGF单克隆体,伴有控制血管生长效果,进而能够有效阻碍翼状胬肉生长。而常用抗VEGF药物包括雷珠单抗,其治疗翼状胬肉可取得一定价值,但药物维持时间有限,需反复注射,且治疗费用昂贵,患者无法接受。
2.3 5-氟尿嘧啶(5-FU) 目前,临床已将5-FU归纳为抗癌药物,其伴有控制细胞周期S期(合成期)的作用。相关学者研究5-FU结膜下注射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结果显示,治愈率可达到87.5%。同时5-FU作用较为温和,且不良反应低,已在翼状胬肉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7]。
3 手术治疗
3.1 单纯切除及巩膜暴露法 单纯胬肉切除属于一类传统手术方案,该术式具有简单、经济等特点,但其伴有较高的创伤性,且极易残留胬肉组织,导致术后复发,进而限制临床应用[8]。巩膜暴露属于治疗翼状胬肉最基础术式,其能够完全去除翼状胬肉后留下裸露巩膜面,促进其周边结膜逐渐好转。相关研究发现,该术式复发率极高,可达到38—88%,进而限制临床单一使用,而配合其他药物或手术技术,则可获得一定价值[9]。
3.2 胬肉切除+微型单纯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微型单纯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属于临床治疗胬肉的新型治疗方案,其单纯角膜上皮移植术早期用于治疗单侧角膜干细胞衰老,随后逐渐应用于翼状胬肉等眼表疾病治疗。微型单纯角膜缘上皮移植,应用于胬肉治疗手术方案为:全面切除胬肉,取巩膜裸露区宽11mm羊膜,将羊膜边缘,放置结膜缘之下,且覆盖巩膜裸露区,选择纤维蛋白胶,将羊膜实施妥善固定,于距离角膜缘月1mm处,随着角膜缘弧度剪开约1钟点宽度结膜,最后放置角膜绷带镜覆盖。相关学者研究微型单纯角膜缘上皮移植和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结果,发现,前者术后复发率为2.5%,后者为9.5%,提示微型单纯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进而为复发、大面积胬肉患者奠定新选择,抑制胬肉复发速度。
手术切除属于翼状胬肉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术后复发率已成为临床医师重点解决问题,且治疗方案尚未达到一定共识。不同翼状胬肉治疗手段,各有优缺点。而单纯巩膜暴露法通常伴有较高损伤,且术后复发率极高。而微型单纯角膜缘上皮移植为翼状胬肉治疗奠定重要方向及选择,但还需加大样本研究量,予以进一步证实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