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1-12-02福建省龙岩市溪南小学李玮娟
福建省龙岩市溪南小学 李玮娟
阅读是每个人一生都要进行的任务,在儿童时期就要格外重视。在犹太民族中,妈妈们会将蜂蜜抹在书上,让小孩去舔蜂蜜,意味着书是甜的。著名的教育学家也认为幼儿的阅读能力与智力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学习到更多的阅读技能就能在学习其他内容时掌握更多的技能。这些都表明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儿童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教,轻视了儿童学习阅读方法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可能过于重视教儿童学习如何阅读,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是详细地为儿童解读文章的内容,让儿童将答案记录在笔记本或课本上。有时我提出问题后,儿童已经回答得很好了,但是我还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儿童。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忽视了儿童的主体地位,把自己当成了课堂中的主要人物。长此以往,就会扼杀儿童的天性,导致儿童十分依赖教师,没有教师的存在就很难成长进步。
(二)儿童轻视深层次研究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儿童只是理解了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表层意思,若有问题,儿童也仅是从文章中将问题的答案找出来,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有时儿童也只是简单地概括文章发生了哪些事,没有进行深入理解和剖析,无法得出自我理论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儿童轻视课外阅读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儿童比较注重学习课内的内容,加强记忆课内所学的知识。这种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虽然可以让儿童的阅读成绩提高,但是阅读能力却得不到提高。许多儿童不注重课外的阅读,甚至是一些课标中所要求的篇目也不去阅读。
结合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契机,校班联动,在儿童阅读方面,我进行了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发现,阅读不仅仅是让儿童的能力提高和分数提高,更多的是让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体验,并且让儿童“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日常中将阅读看作重要的生活部分。
二、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沐浴书香,创设一个好的环境
首先,我让孩子们为班级设计阅读节口号。开学伊始,学校举行了班级文化建设和首届“阅读节”活动开幕式,我鼓励儿童自己查找资料,找到相应的名人名言,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并用这些振奋人心的话语作为我们班的阅读口号,如“做题决定一时胜负,阅读决定一生胜负”“请记住:你捧起书这个行为,比你从书上获得什么更重要”“遨游书海,体验博大的精神世界”等。这些口号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对阅读更加有自信,并且想着这些口号,会让他们更加沉浸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接着,我从班级学习环境入手,创设一个好的阅读环境。
1.布置教室。把阅读口号“做题决定一时胜负,阅读决定一生胜负”十六个大字张贴在后黑板上方。
2.建立图书角,在教室窗上张贴卡通人物米奇:“今天你翻书了吗?”并安排两名学生做图书管理员,登记借阅情况,实时替换书籍,形成书本轮换利用。
3.组成阅读小组。共同进行书本阅读:(1)教材拓展组。谈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文章,如《巨人的花园》等,谈谈原著,让课堂延伸到了课外;(2)少儿读物名著组。如《安徒生童话》《西游记》等,以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丰富儿童的文化底蕴,充实儿童头脑;(3)科普读物组,如《昆虫记》《世界地理》等,当然也有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拓宽儿童视野,增长见识。
4.保证师生共同阅读时间,中午2:00—2:30定为午间阅读时间,由图书管理员带领同学们一起读书,每周三下午第二节,由教师陪着儿童一起阅读。
除此之外,儿童还可以用书籍装点自己的小卧室,让其适合独处时静静阅读。家长、孩子一起动手布置以下东西:(1)各式各样的书本。书是知识的海洋,各式各样的书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满足孩子对世界的探索欲望,扩展孩子的视野。所以家长每月为孩子购买两本书,选什么读物,选择权在孩子手上,让他们自主挑选适合自己的读物。(2)简易书架。这样的书架可以达到一个随时去用的目的,并且也有足够的空白给孩子进行装饰,让他们喜欢上自己布置的书架,进而也就会想要拿上面的书进行观看。(3)小台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挑选适合孩子的小台灯,挑选孩子喜欢的样式,提升孩子睡前看书的兴趣,培养良好习惯。
(二)选择方法,让儿童享受阅读的快乐
在开展活动前,我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用来了解家长对于孩子阅读的看法和做法。通过调查我发现,有些家长会让儿童写读书笔记,这本来是一个好的习惯,但是家长会给孩子规定读书笔记的格式和框架,让孩子无法进行自我记录,如果长久地使用这种急功近利的阅读方式,更不能提起儿童对阅读的兴趣。
我主张鲁迅的“随便翻翻”加上培根的“论读书”以及陶渊明的“好读书”。运用这些阅读方法提升儿童的阅读感受。其实,喜欢阅读并不一定非得将阅读的内容理解得很透彻。读书更多的是为了增加儿童的阅历,让儿童的知识更加丰富,并开阔儿童的视野,当儿童书读多之后,自然就能理解书的内容了。
(三)推荐优秀的书籍
每次开学前,我都会给儿童推荐适合他们的优秀书籍,如《爱丽丝梦游奇境记》等,每周三下午阅读课,师生自由地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对于文章的看法。这样很明显地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够让教师深刻地了解儿童内心的想法,对于他们的教育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读书就好比细水长流,要慢慢地品、细细地读,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陪着儿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静待儿童这朵花儿绽放。如每月让孩子列出自己的阅读书目,每月五本,读完的同学写下读书笔记、读书体验拿给家长,由家长点评,再上交给教师。对于每周看完五本书的儿童,发给一张小喜报,表扬孩子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阅读课外书籍,评为本月的“阅读之星”,并在家长群里表扬。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励儿童和家长多多阅读,同时把儿童优秀的读书笔记、读书体验经过整理发送到班级QQ群上,让更多的儿童能够学习到良好的读书技巧。有的家长写道:“做题决定一时胜负,阅读决定一生胜负,这个活动很好,孩子、教师、家长都是受益者。”善于课外阅读的孩子,会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善于看书的老师,会成为有知识素养的好老师;善于看书的父母,会成为有教育素养的好父母……还有一些家长写道:“每天晚上我们全家人都会用饭后的时间坐在一起和孩子谈一谈他读书的理解。或者我们全家一起读书,一般采用的都是默读的方式,每个人沉浸在自己所读的故事中。与此同时,我们大人也在伴读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跟随时代的步伐有了一定的成长。”
我们每天会给儿童增加读书时间,让儿童能够沉入读书状态,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读书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第二个学期开始,我就让班上涌现出的“小书虫”参与推荐书目,参与主持读书会,在班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这个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孩子们都保持了极大的热情和参与面,交谈也越来越深入,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名儿童阅读的点灯人,相信坚持三五年,在书的滋养下孩子一定能优秀、优雅和快乐地成长!
让儿童阅读更多内容的主要动力是儿童对此学习有兴趣。一开始,儿童学习的愿望可能只是一枝含苞待放的花朵,它的根须在慢慢支撑着它开放,教师就是支撑它开放的根须。别人看不到这些根须,但是教师也要精心地对含苞待放的花朵进行滋养,让他们可以开得更加美丽。
教育界的大多数名人都说过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不仅是儿童读,教师也有读的必要。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查漏补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以让自己在教学路上走得更加顺畅。因此,我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意读写结合,并且坚持写读后感和下水文。若想育人,先育己;若想将儿童的阅读水平提高,先要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为了当儿童的引路人,坚持读很多书,在书本面前坐下来静静地思考。这个过程使我的心眼更加明亮。也有人说教师若想教给儿童如何去捕一条鱼,那么教师就应该学会捕更多的鱼。这句话有它自身的道理,但是如果只让儿童捕一条鱼,那么儿童的能力也很难提高。这时就需要教师教给儿童如何捕更多的鱼。所以,教师自身坚持博览群书,天天阅读,才能做一名儿童阅读的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