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光照管理对肉种鸡的影响
2021-12-02王莹王华
王莹 王华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农业农村局 712000)
在肉种鸡饲养管理过程中,合理的光照程序不仅对生殖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促使肉种鸡性成熟一致,能适时开产和进入产蛋高峰,且维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还对鸡群羽毛生长具有不同凡响的作用,有利于鸡只个体羽毛的良好生长和发育。正常情况下,肉种鸡在育雏期必须要有较长的光照时间且强度还要较高,以便于雏鸡尽快熟悉环境,采食更多的饲料,促使其健康生长;在育成期需要维持相对恒定的光照和时间,预防啄羽或啄肛;而在种鸡体成熟达标后需适时进行首次光照刺激,促使尽快开产,使整个生产期能获取理想的生产成绩[1]。
1 光照的重要性
1.1 光照对产蛋的影响
对育成后期的种鸡进行光照刺激,鸡只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使体内排卵诱导素和促卵泡激素增加,增强鸡体生殖系统活性,致使卵泡加速成熟,鸡只开产。
种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光照影响很大,特别是性成熟受光照程序的影响。在雏鸡生长到2 周龄后,光照会逐渐对性成熟有所影响,并且随着日龄的增长,光照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各类光照程序对种鸡产生影响的程度为渐减法>自然光照>渐增法。所以说如果光照管理不善,对种鸡产生的刺激会大打折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 光照对羽毛生长的影响
光照能对种鸡视网膜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视神经将信号传递给鸡只大脑,促使脑前垂体分泌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T4,除鸡只主羽外,其他羽毛都会直接受到影响。实验证明,育成期维持8h 的光照有利于鸡只羽毛的良好生长和发育。
如果自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过高可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4的分泌,进而影响育成期鸡只的羽毛生长[2]。
2 育雏期
2.1 光照强度
刚出壳的雏鸡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视神经发育较差,所以在早期育雏时需要较高的光照强度帮助雏鸡尽快寻找到饲料和饮水,有利于维持雏鸡健康状况。所以在育雏期光照强度必须达到80~100Lux,并且灯泡设置越多越好,保证光照均匀没有阴影和死角,这样可以提高雏鸡食欲和生长发育。在育雏3~4 周雏鸡已经学会采食和饮水后再将光照强度降到3~5Lux。在降低光照强度时应注意:雏鸡13~16 日龄在肌腱发育的关键时间,光照强度切勿降低,否则会造成雏鸡不愿活动,影响其肌腱的正常发育。另外,在由料盘更换为料槽或料桶,真空饮水器更换为水线时,光照强度不得随意变化,否则将影响雏鸡觅食找寻饲料和饮水[3]。
2.2 光照时间
为了帮助雏鸡适应环境和寻找饲料饮水雏鸡入舍后3d 内需要23~24h 光照,从第4 天开始逐渐减少光照时间,一般每经过2d 减少1h 光照,直到3~4 周龄减少到8h 维持不变。在减少光照时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雏鸡体重、体况等情况随时调整光照时间,在一般情况下,体重较轻的鸡群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利于增加雏鸡采食时间和采食量,促使雏鸡体重尽快达标[3]。
3 育成期
种鸡在育成期必须保持相对恒定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尤其是不能随便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加强度。同时育成期种公鸡需要与母鸡一样的光照程序,促使公母鸡性成熟一致。
随着饲养规模化发展,种鸡场均采取密闭式的饲养模式,在整个育成期需要对进风口、湿帘处、风机处、门口等进行遮挡,避免发生漏光现象。并定期检查遮光效果,保证鸡舍关灯后光照强度处于0.4Lux 之下。因为种鸡对光照相对敏感,一旦发现有漏光情况必须立即进行改善,一方面防止鸡群发生啄羽或啄肛现象,另一方面提高鸡群首次光照刺激效果,促使种鸡适时开产和进入产蛋高峰期,为整个生产期的提高奠定基础。
在种鸡育成期采用密闭式饲养可以更好地掌控光照时间和强度,避免逆季鸡群推迟开产、均匀度较差、体重过高等问题。适时控制鸡舍光照强度,关灯后光照强度低于0.4Lux,开灯后光强达到5~10Lux 不仅能保证种鸡健康生长发育,还可以满足鸡群采食和饮水需求。育成期鸡舍必须在窗户外面设置黑色遮阳网,这样不仅能降低光照强度,还可以保证鸡舍通风良好,在种鸡开产前首次进行光照刺激时需及时将遮阳网撤掉。
4 产蛋期
为了刺激种鸡性成熟,提高产蛋率,需要在开产前进行首次加光刺激,尤其是光照时间和强度一起增加作用更加明显。种鸡舍要求光照强度在30~60Lux 之间就可以满足产蛋需要,但光照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增加鸡群活跃度,提高种鸡产蛋率和受精率。光照时间要求在13~14h 为宜,但若光照时间过长,种鸡容易产生光照不应期,发生光刺激麻痹现象,进而降低鸡群生产性能,所以不需要将产蛋期光照时间延长到16h。
4.1 适时光照刺激
根据种鸡日龄、体重、胸肌发育程度、耻骨开张、腹部脂肪沉积情况等适时进行光照刺激。一般要求肉种鸡达到150~160 日龄,80%~90%的种鸡体重达到2500kg、胸肌呈半“U”形、耻骨开口到两指宽、腹部脂肪沉积达到体重的0.8%~1%等,此时就可以进行光照刺激。
4.2 光照程序
首次加光需要由育成期的8h 光照直接增加到11h 或12h,然后种鸡开产后增加1h 光照时间,产蛋率达到20%~30%时再增加1h 光照时间,然后光照时间维持在13~14h,整个产蛋期一直使用这个光照时间。
如果光照刺激过度,虽然能尽快开产,但容易引起种鸡双黄蛋比例增加、发生脱肛和腹膜炎死亡情况。如果光照刺激过晚会引起开产推迟,母鸡体重过大,增加饲养成本。所以应根据鸡群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光照程序,在种鸡体重较小、均匀度较差等情况下需要适当推迟光照刺激,在绝大部分鸡只体成熟后才能进行加光刺激,保证鸡群同时达到性成熟能同时开始产蛋,这样高峰产蛋率上升速度快且高,从而获取理想的生产成绩。
5 小结
总之,在肉种鸡饲养过程中,育雏早期供给长时间和强度较大的光照有利于雏鸡采食、饮水或增加活动量,促使雏鸡正常生长和发育;在育成期维持恒定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保证种鸡良好发育,并且育成期单个灯泡度数不要太高,否则容易引起鸡群发生啄癖现象[3];在产蛋期采取一定的光照时间能维持稳定的生产量。
在种鸡光照管理中,首先悬挂灯泡的高度应适宜,一般要求以2~2.5m 为宜,这样不仅能保持光照均匀,还方便工人擦拭或更换灯泡,维持应有的光照强度。同时鸡舍注意避免阴影和死角,关注笼养鸡群底层的光照强度达标情况,避免影响下层笼内鸡群的产蛋水平。两个灯泡的间距应为灯高的1.5 倍,墙壁与灯直接距离为平常灯间距的一半。整个产蛋期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整个照明系统,每天定时擦拭灯泡和灯罩,不仅有利于卫生防疫,减少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还可以保证灯泡清洁光亮,避免光照强度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