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
2021-12-02文开
文开
(重庆市秀山县清溪场镇人民政府 409900)
家兔大肠杆菌病又称兔黏液性肠炎,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所引起,主要发生于仔兔和幼兔,发病剧烈,常呈爆发式流行,感染兔以严重腹泻为主要表现,死亡率高,每年都给养兔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为了能帮助大家更科学地防控该病,下面就此为话题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1 病原简介
本病病原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的短杆菌,不形成芽孢,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空气、河流、湖泊、污水沟、动物体表、粪便中都含有该菌,只是大部分都不具有致病性。除了兔之外,牛、羊、犬、猫、鸭、鹅、鸡等动物也能感染,水产生物及绝大部分的野生动物也有感染报道,人也能感染,多因食品安全不符合规定而引发,病人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该菌体易培养,对营养要求不高,普通肉汤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就能良好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为35~38℃,培养18~24h 液体肉汤即可显浑浊,菌浓度能大于1 亿/ml,固体培养基表面菌落呈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透明的小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表面呈现出粉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呈现出表面有蓝紫色金属光泽的菌落。大肠杆菌对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兽医临床常用消毒剂都能将其杀灭,如苯酚、火碱、新洁尔灭、碘、酒精、戊二醛、来苏尔、过硫酸氢钾、漂白粉、生石灰等。
2 流行特征
本病在任何季节和时段都会发生,但夏秋季节发病率更高,主要和大肠杆菌广泛分布在环境中及高温高湿季节繁殖速度更快有关。20 日龄之前的仔兔、断奶前后的幼兔是主要发病群体,随着日龄增大发病率逐渐下降,成年兔已基本具备抵抗力。各种应激因素都能促发本病,最常见的为饲料变更、天气突变、断水断料、长途运输、暴力转群等,以饲料变更和天气突变影响最大。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兔场,家兔盲肠微生态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大肠杆菌易形成耐药,本病发生率会升高。由于该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前期很容易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球虫等感染相混淆,因此,大部分发生本病的兔场需通过实验室化验才能确诊。
3 临床表现及病变
本病发病较急,一般在感染后24~48h 表现症状,有的甚至不到24h 就突然死亡,主见腹部膨大,粪便细小呈串状,外面覆盖一层肠黏液,之后开始出现水样腹泻,尾根的皮毛长期黏着粪便。除了消化道症状外,病兔表现生长发育受阻,精神萎靡,被毛粗乱,四肢冰凉,眼眶下陷,机体脱水,磨牙等症状,多数兔最终因机体失水过多,影响组织代谢而死亡。剖检病死兔可见胃部膨大,里面为液体内容物,且有气体发酵,胃黏膜表面有出血点,小肠肿胀,里面有气体。大肠内容物为液体状,混合有胶体状物质,肠道黏膜充血、出血,胆囊膨大,黏膜出现水肿,部分兔肝脏和心脏分布着局限性坏死灶。
4 本病的预防
预防本病需不断提升养殖管理水平,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植物精油、噬菌体、抗菌肽、溶菌酶微生态制剂进行预防。
4.1 提升养殖管理水平
加强饲喂器具的消毒,防止病原以其为媒介进行传播。定期清洗饮水器、料槽等,并在太阳下暴晒处理。家兔出栏后可用0.1%高锰酸钾水对饲喂器具进行浸泡,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及时晾干。由于大肠杆菌不耐热,60℃条件下不到15min即可被灭活,沸水中数秒内就会死亡,故平时使用的器械可通过高温方式处理,譬如手术器械、配药桶等,以便及时杀灭病原菌。兔群尽量采用笼养模式,保持舍内通风和地面干燥,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定时定量饲喂。有本病流行地区或曾发生过本病的兔场应提高巡场频率,发现病兔第一时间隔离。
4.2 饲料添加剂保健
在饲料中加入一些抗菌的饲料添加剂能很好地杜绝本病发生,如在饲料中加入大蒜素,或定期饲喂大蒜叶,在饲料表面定期喷洒抗菌植物精油乳剂,饲喂含有大肠杆菌噬菌体的饲料,饲料中拌入抗菌肽、溶菌酶等。上述添加剂在抗菌效果上虽然不如抗生素,但在预防疾病和保健方面还是能起到显著效果,同时使用成本也显著低于抗生素,具有无药残、不产生耐药性、符合食品安全及对机体不产生毒副作用等优点。
4.3 微生态制剂保健
微生态制剂为含有益生菌、益生元等成分的制剂,益生菌通过口服进入肠道后与大肠杆菌竞争性争夺空间、营养,同时释放抗菌物质,使大肠杆菌受到抑制,益生菌群保持优势状态,从而将本病发生率降至最低[2]。常见的益生菌有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乳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等,可作为饲料中常规添加剂进行使用。常见的益生元为促进肠道益生菌繁殖的物质,大部分不被机体消化而能为肠道益生菌群所发酵,刺激其生长,不刺激有潜在致病性或腐败活性的有害菌繁殖。常用的益生元为碳水化合物,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果寡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菊粉等。
5 本病的治疗
本病常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治疗及对症用药等方法。
5.1 西药治疗
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都可用于本病的治疗[3]。疾病前期可通过口服药物,将磺胺-6-甲氧嘧啶拌料或饮水使用,能及时制止本病的发展,也可灌服利高霉素、复方阿莫西林、土霉素、安普霉素、恩诺沙星等。严重病例病兔的采食和饮水会受到影响,同时肠黏膜炎性对药物吸收也不利,需通过注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磺胺嘧啶、头孢喹肟、氟苯尼考、卡那霉素等,一般推荐肌注药物即可,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药物经耳缘静脉注射,疗效更佳。需要提醒的是,对于肉用兔来讲,临出栏前尽量不使用化学药物,或使用后遵守药物休药期,防止药物在肌肉中残留超标而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5.2 中药治疗
除了西药外,中药也可用于本病的治疗,但仅限于疾病发展慢,病程较长,症状表现不严重的家兔。中药治疗以扶正祛湿热、健脾止泻为用药原则,每100 只成年兔按照穿心莲6g、金银花6g、香附6g,用文火煎煮40~60min,药液灌服,每日2次,连用一周。也可选用丹参10g、金银花10g、连翘10g,加水1000ml,用文火煎煮至水剩余300ml 左右时停止加热,药液每只成年兔灌服4ml,幼兔灌服2ml,连续服用3~4d。腹泻严重的病兔需采用涩肠收敛,防止机体过度脱水等药物,可使用蒲公英5g、野菊花3g、地榆5g、石榴皮5g、泽泻1g,用水煎服,每日2 次,一般第2d 腹泻症状可减轻。中药治疗效果慢,且煎煮熬药费时费力,临床一般不推荐,但对于临出栏的家兔群,中药具有无药残的特点,用药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种兔采用中药治疗,感染的病原菌不会带来耐药风险,有利于兔群稳定。
5.3 对症用药
无论是西药治疗还是中药治疗,其都倾向于对因用药,而大部分病兔死亡多因症状严重、机体脱水、营养缺乏,毒素外排受阻而死亡。建议对因治疗的同时采取合理的对症用药,可大大降低死亡率。治疗期间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矿物微量元素和葡萄糖,避免机体过度脱水,及时补充能量,体温升高者肌注氨基比林或柴胡注射液进行退热,脱水严重的可灌服补液盐,饲料中加入腐殖酸钠,以起到吸附肠毒素的作用。病兔康复期间,为了将对后期的生产性能影响降至最低,饲料中还需拌入鱼肝油,至少使用一周,以促进肠黏膜的快速修复,确保生产性能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