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锣
2021-12-02漆宇勤
文 漆宇勤
春天到来的标志是立春,赣西乡村的老人们称为“交春”,但孩子们却更关注交春那天打着春锣上门送春的人。
打春锣的人并不仅仅只在立春当天送春。他要走的地方太多了,整个镇子以及附近几个村庄,他恨不得将每家每户都走遍。因此,在立春前四五天,送春的人就出发了,由远而近,挨家挨户上门打春锣。
进得门来,先是“咚咚咚,锵;咚咚咚,锵”,保持节奏敲打一阵小锣鼓,然后双手给主家呈上画着春耕图或者句芒神像的油墨印图,嘴里大声念叨:“春来了!给您送春来了……吉祥顺遂,四季发财!”后面的祝福语拖长了声调,显得别有韵味。孩子们听了几次,便也学会了那种特殊的调子。
在送上春耕图后,送春的人开始唱了,先将面前的主人家赞颂一遍。此时,主人自然是赶紧敬烟以示酬谢。有时候,主家男人赞到一半,贤惠的女主人端来茶水,这送春的人几乎是前一句话话音未落,嘴里就马上转了调,开始换词赞颂这女主人了。
这种行为,在赣西乡村称为“见赞”,即见人赞人、见事赞事、见物赞物。据说,春锣艺人差不多都能背诵上百种春锣赞语,随时搬用,脱口而出,潇洒自如,不会怯场。
这种“见赞”的演唱形式,由于赞扬人、事、物的尽是吉祥语、赞扬语、祝福语,听来顺耳、贴心,增添了新春的喜庆氛围,让人听来很是惬意舒畅,因此受到村民欢迎。
但是,听者爱听,赞者却未必轻松,他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反应敏捷,能即兴发挥,能现编现唱。这种功力和口才,没有千百次的训练是达不到的。
不得不说,立春这个春回大地的节气自带着一种让人喜气洋洋的气息。它一到来,风马上就变温柔了,生机和温暖马上就扑进人们的房前屋后。
听春锣是孩子们永不厌烦的娱乐活动。在立春前几天里,他们几乎是从早到晚跟着送春的人,跑遍整个村子,并且每次都是凑到最前面围成一团,津津有味地听着送春的人配合锣鼓张口就来的赞辞。从一户人家到另一户人家,孩子们一路打打闹闹,嬉笑顽皮,整个乡村都因此多了许多生机和热闹。
据说,赣西地区的春锣历史悠久。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古时,赣西地区的农民对季节变化把握得没有那么精准,而且历书只有官宦人家才有,为了不误农事,便推举专人“报春”。报春人将二十四个节气编成口诀,每当寒冬过去,便敲着锣鼓挨家挨户上门,一来表达新春到来的喜悦,二则告诉人们抓紧时间备耕。既然要登门入户,必然要说些吉利话,或者讲些有趣的事,因此报春人大多伶牙俐齿,能说善道。为了把话讲得生动活泼,报春的形式便逐渐演变成节奏明快、语言顺溜,甚至半吟半唱的演唱形式。后又觉得只敲锣太单调,于是配上了鼓,并用黄布带扎好小锣小鼓系在身上。报春的内容也逐渐扩大,不断丰富,既报告农事,又恭贺新春;既道吉话喜,又扬善贬恶;既叙讲轶事,又传达时闻。在唱吟上也逐渐音乐化,最终发展成春锣这种独特的曲艺形式。即使后来历书普及了,但报春人上门通报“春的消息”的习俗却没有改变。
其实,送春的人只在立春前的这几天被称为“送春的人”,立春之后,人们也改变了对他的称呼,称他为“打春锣的人”。这种身份的转变,似乎只因立春的节气一过,转瞬之间就完成了。
而另一种身份的转变也很快完成。打春锣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春锣的人,成了“非遗传承人”。春锣迎春,重新受到村民和市民的青睐。人们盼望着打春锣的人再一次登门唱诵,送春送福。不仅如此,打春锣还走进校园进行传承,登上各种晚会的大雅之堂。
随之改变的,是打春锣的内容。过去打春锣的人登门后开篇就唱:“一打春锣二拜年,春调春词表赞言。挨家挨户春花笑,鼓点敲亮春满园。”如今,不再局限于“不是春歌我不唱”,甚至不再局限于春节前后的时间了。脱贫攻坚启动了,他们进村入户,以春锣形式讲述脱贫故事;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了,他们走街串巷,打着春锣宣讲党的政策。赞文明新风、唱改革故事、颂发展成果,这些打春锣的人,成了老百姓身边的全天候播报员,自排自演一段段全新的春锣词,敲打唱诵出全新的时代气象。
去年国庆,我问一名萍乡春锣非遗传承人:“你们这样一年四季都表演的春锣还叫‘春锣’吗?”他愣了一下,反问我:“现在这社会,不是处处新景象、四季有春风吗?每天都有春的消息,每月都是春光明媚,当然可以时时打春锣啦!”
鉴赏空间
散文《灯笼》用清新典雅而又含蓄蕴藉的语言抒写有关“灯笼”的生活事件,既表现了旧时代特有的农村风俗,展现了真切而鲜活的民俗现象,又传递了深刻的文化意蕴。《打春锣》具体展现了打春锣的表演场景、历史沿袭和现代化演变,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赣西乡村的民俗风情图,热情讴歌了赣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热爱,赞颂了当代农村的新气象。
大家在读这两篇散文时,要注意梳理线索,在生活场景的展现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的。
读有所思
1.本文为什么要介绍赣西地区春锣的悠久历史?
2.请你选择本地特有的一种风俗,仿照本文的选材特点,写一篇散文,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