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 茧
2021-12-02胡成亚
故事梗概:
雨涵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因遭遇以小茜和小昊为首的校园欺凌而变得更加懦弱,面对欺凌默默忍受。苏易和小馨主观上虽不想欺凌雨涵,但是迫于小茜的暴力只能跟随。小茜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欺负雨涵,在此过程中一批男生也成了她的帮手。苏易、小馨无意中阅读了雨涵的日记,了解到她心里的痛楚后决定知错就改。她们的勇敢也带动了小丞等几位男生,在大家的帮助下,雨涵选择正面应对小茜的欺凌,最终在心理上战胜了她。
主要人物:
雨涵:因性格懦弱被孤立、欺凌,后期变得勇敢起来。
小茜、小昊:性格强势,欺凌行为的领头人。
苏易、可馨:被动的欺凌跟随者,后期主动转变。
小丞、其其:在苏易等人的感化下主动帮助雨涵。
第一幕
12名学生赤脚、穿黑色衣服站在椅子上,男生在左,女生在右,背对观众,神情冷漠。
受欺凌的女孩雨涵低着头、步履沉重地从中间过道缓缓走过,每走过一排,人群均回头冷漠地审视着她。
她走到人群最前面回头望去,沉默片刻后,为了和同学保持一致,她也费力地站上椅子。所有人迅速跳下来,用行动表示孤立她,无助的她也不得不跳下来。所有人都举起左手,坐在人群中间的她环顾四周也举起左手。但是其他人马上一起改举右手,以此表达对她的嫌弃,她也无奈地跟着举起右手。人们看到她换成右手后,一起将手放下,她也只好将手放下,头垂得更低了。
男孩甲、乙、丙三人起身来到雨涵的面前,做老虎、狮子、猎狗等怪状恐吓她。
小茜双手抱胸很嚣张地走到雨涵面前用力推了她一把,跟在后面的可馨又从反方向推了她一把。苏易默默地跟在可馨身后,不知道要不要和雨涵说话,犹豫间已经错过了机会。
小昊带领小丞、其其围着雨涵,小昊用眼神示意他们俩欺负雨涵,看他们犹豫不决,自己用力扯了一下雨涵的头发后离开。
仅剩的三位女孩站了起来,雨涵仿佛看到了最后的希望。她向女孩甲走了过去,但是甲满脸不屑地转过头去;她又充满渴望地看向女孩乙,对方冷笑后跷起二郎腿不理她;她一步步走向女孩丙,丙毫不犹疑地将她推开。
第二幕
绝望的雨涵回到自己的位置,抱头把自己封闭起来。
良久,她忽然想到自己还有最后一个朋友——日记,于是拿出日记本珍爱地摩挲,准备写下内心的痛苦。此时,小昊带领男生甲、乙悄悄来到她身后。
男生甲假装关心她,小昊趁她分神的时候猛然抢走了日记本。雨涵急切地要夺回日记本,但是小昊跑得太快了,雨涵追逐了两圈也没有拿到日记本。
此时,人们已经围成了一个圆形,所有人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站到了椅子上,小昊也一跃站到椅子上。可怜的雨涵为了日记本只能进入这个圆形的中间,她的目光扫过他们的脸,看不到任何希望。
她走到小昊面前,踮起脚尖要去夺回日记本,人们迅速联合起来将日记本相互传递,戏弄她。当日记本传递到苏易手上时,她不忍心继续传下去,想要还给雨涵,但是隔壁的小茜飞快地抢过日记本。在戏弄了雨涵一番后,她狠狠将日记本摔下,悲伤的雨涵蹲下去捡已经破碎的日记本。
雨涵再起身时,人们已经跳下椅子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任雨涵怎么努力都无法冲破这个圈。这些人一步步逼近,最后她被推倒在地。
第三幕
所有人冷眼旁观摔倒在地的雨涵。苏易内心的不忍达到极限,她挣脱了可馨的劝阻,上前扶起雨涵。
随后,她捡起了雨涵的日记本,她被雨涵的日记中记载的辛酸与痛苦打动,内心无比愧疚,决定不再懦弱。她转身将日记本交给其他同学,大家通过日记感受到了雨涵的痛苦。
苏易决定把自己的椅子搬到雨涵身边支持她。可馨也坐到了雨涵身边,给她安慰。
调皮的男生甲想过来抢日记本,被苏易和可馨挡了回去,她们紧握的双手传递给雨涵莫大的勇气和力量。
小茜并不想看雨涵的日记,她拒绝了解雨涵。看到部分同学支持雨涵,她更加生气,于是走上前去挑衅。苏易和可馨再次站起来想帮雨涵,雨涵经过心理挣扎后握了握她们的手,鼓足勇气站了起来面对盛气凌人的小茜。
在两人对峙的过程中,小丞和其其被雨涵的勇气打动,走过来支持她。小丞顺势将一张椅子放在了雨涵的面前,备受鼓舞的雨涵最终一跃站到了椅子上。在雨涵勇敢的俯视下,小茜不得不狼狈离开。
第四幕
人们依然三排排开,雨涵从入口处进来,自信大方。她走过人群,人们陆陆续续报以友善的微笑。
走到舞台最前端的她回首招呼她的朋友们,所有人手持“拒绝欺凌”“勇敢Say No”“团结友善”等标牌。
曾经的懦弱女孩终于破茧成蝶。
(全剧终)
剧本解读及教育建议:
本剧为无语言的情境类表演,通过灯光的调节与舞台调度的变化来呈现校园欺凌的场面,通过跟随者的转化、被欺凌者的反抗等场面呈现,告诉所有的孩子在生活中要团结友善,遇到欺凌要勇敢Say No。
近年来,校园欺凌屡屡出现,令父母担忧,令学校头疼,令社会不安。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发生校园欺凌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1.青少年欺凌者的心理行为特点。
欺凌者往往都具有恃强凌弱、骄横跋扈等人格特点。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高峰期,有精力旺盛、情绪起伏大、自尊心强、好攀比等特点。他们可能因为一点小矛盾就恼羞成怒、大发雷霆,或者出于模仿、炫耀等原因对他人进行欺凌。一部分欺凌者可能也是“受害者”,他们由于幼儿期间与社会群体隔离,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会通过不恰当的行为(如攻击行为)与他人建立人际联结。
2.被欺凌者的心理行为特点。
被欺凌者大多性格内向、敏感、懦弱,身材偏胖或偏瘦,家境贫寒等。他们看起来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容易被他人嘲笑、排挤,最终成为校园欺凌的目标。
一部分被欺凌者往往存在一些弱势的特质“吸引”欺凌者实施攻击,如他们常常是被动的、消极的、服从的,在社交时易焦虑、敏感、缺乏自信。很多学生在遭受校园欺凌之后并不向教师、家长报告此事,而是自己默默承受,这也使得欺凌者更加肆无忌惮,最终导致校园欺凌的不断持续和升级。由此可见,如果只是单方面遏制欺凌者的攻击行为,而不是通过心理训练让这些被欺凌者的内心强大起来,欺凌事件就不能从根本上被消除。
本剧想要传达的是,消除校园欺凌除了加大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外力约束外,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强大自己的内心,成为勇敢说“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