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研究*
2021-12-02曹曼倩
曹曼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抢占网络高地,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在复杂的新媒体语境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既不能局限于单向灌输,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喜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来看是教育者在做学生的工作,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视角下的话语体系研究,有利于增强思政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以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有效的话语衔接。
一、新媒体语境下的思政教育内涵解读
1.新媒体语境。
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载体,打破了传统纸媒时代民众对于信息的接收和传播方式,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围绕着我们形成了立体交叉的舆论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新媒体语境是指依托数字技术而形成的虚实结合、信息纷杂、关系复杂的语言文化环境,在不同层次影响着人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思考方式,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新媒体时代以文字、音频、视频、动画多元糅合的信息表达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单一呈现形式,与生活、工作、文化、经济等紧密相连,满足了人对于信息获取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1]第二,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在时间维度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不断提升,人类已进入信息获取和传递畅通无阻的即时通信时代,大大提高了信息交换的数量和质量;空间维度上,信息传播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为人们打造了多姿多彩的梦幻之城,人际沟通变得更加灵活和自由。第三,信息传播主导权的转移。随着各类门户网站、论坛、短视频社交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的普及应用,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多点散发、辐射性的信息互换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权利主导的单向传播方式,自媒体时代下人人都有“发声权”,让每个人的情绪和见解得以释放,在某种程度上也维护了弱势群体的权益。
2.新媒体语境下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
“语言”也可表述为话语,它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不断反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意识,引导产生新的社会实践。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是建立在话语的基础上,来源于思政教育实践,具有鲜明的立场,通过不断完善创新而形成的双向沟通体系。新媒体语境下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可细化分解为立场、内容、表达、传播、评价五个要素。立场是话语体系的核心思想,具体来说就是以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内容和表达是立场的拓展部分,研究的是“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和修饰使思政理论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传播是将内容推送给受众的过程,依托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思政教育的受众范围和教育效果;评价是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过程三个角度对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以帮助教育者不断调试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
1.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现状。
笔者对所在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36.69%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网络3~5小时,41.4%的大学生每天平均使用网络5小时以上。今天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网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能否将互联网化为己用,抢占新兴的教育阵地,这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将新媒体与传统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索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者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宏观层面的困境体现为缺乏科学有力的制度保障,如队伍建设、考核制度、科研投入等。由于搭建网络思政平台前期需要组建团队、调动各方资源、投入大量的精力,而工作成效难以在短期内凸显且没有系统量化的评判标准,所以,高校相关保障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直接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微观层面的困境体现为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不断获取各类信息,已成为被动接收信息的“容器”,不少人沉溺于虚拟的泥沼难以自拔,一些学生对社会热点和生活问题漠不关心、麻痹倦怠,自主思考能力下降,轻信盲从不良教唆;一些教师工作方式陈旧,缺乏对新媒体教育环境的探索热情,难以保证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2.网络思政教育开展对于大学生的实际影响。
笔者对苏北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最终共获取744份有效样本,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在对辅导员、班主任网络思政平台使用情况调查中发现,辅导员、班主任使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频次不高,原因可能是思政工作者容易陷入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对常规工作方法有一定惯性而忽略使用新媒体手段辅助工作。网络平台使用频次在不同年级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原因是在大一入学阶段时通常会安排密集的入学教育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四阶段学生面临毕业和就业,学校方面会为其提供全面的就业咨询和指导,而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管理基本步入正轨,相对稳定,所以也是最容易被思政教育工作者忽略的阶段。事实上,思政教育应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和内在需求,开展连续性的、有层次的思政教育工作。学校官方网络平台信息发布对学生影响力的调查显示,有30.1%的学生表示学校的网络思政平台能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他同学表示作用一般或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原因可能是学校现有网络思政平台的推送内容和表达形式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还未在大学生群体中掌握网络话语权。学生会成员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的认可度要高于班级干部,班级干部高于社团干部和其他学生,原因可能是学生会干部或班级干部一般会被作为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骨干成员,直接协助教师参与网络平台内容的编辑和发布,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无形之中强化了教育的效果。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是紧密相关的,双向交互的教育方式优于单向灌输。
三、加强网络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网络新媒体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从制约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实际问题入手,审时度势,寻找最优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发挥最大育人合力。[3]
1.坚持教育导向,强化思想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在各类社会思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下,思政教育首先要坚持正确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话语内涵,同时要借鉴先进的传播经验,主动占据新媒体环境下的话语主导地位,不断凸显网络思政教育强大的凝聚力。[4]第一要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利用好网络教育平台、理论学习报告会、党团内部组织生活会等学习形式,通过思政工作者的多角度解读、深层次阐释,帮助学生领会重要讲话精神,掌握核心要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二要注重融合传播,把握好重要节点,如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有教育意义的节日,准确把握舆论风向,组织与节日内涵相契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景体悟式教育,利用正能量传播矩阵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第三要强化教育者自身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是扎实而深入的,不能为了博取关注度而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教育,要让每一次活动策划深入人心、每一场活动开展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得。
2.转换表达方式,突出学生共识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性强,表达方式具有系统、规范、严谨的特点,因此极易被淹没在碎片化的网络信息流中,无形之中弱化了教育效果。如何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则需要教育者尽快找到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共识表达。在上文所提及的问卷调查中,有一项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点击率低、关注度低的原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原因依次为内容理论性太强,脱离实际,不能引起共鸣;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功能性和针对性不强,和自己关联性不大。这个调查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思政教育话语体系中内容和表达的重要性。思政教育话语的传统叙事性表达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大水漫灌”不如“精准滴灌”,思政工作者要拓展思路,将思政教育话语进行碎片化、生活化加工,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如盐在肴,化于无形、融于细微。[5]碎片化加工即用简单化、形象化的符号表达代替枯燥的文字和语言,以故事分享代替抽象的理论信条,将思想政治理论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巧妙设置人物特征、情节发展、结局感悟,采用音频、视频、动画等新媒体方式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体验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生活化加工是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以网络为媒介,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育人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获取学生的认同和信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3.创新传播形式,搭建融媒体思政平台。
新媒体语境下,不仅要研究思政教育话语“说什么”“怎么说”,还要研究“以什么渠道说”的问题。网络平台作为大众发声的渠道,需要充分调动大学生们的积极性。要想将思政教育融入互联网中,思政工作者应深挖新媒体中各种媒体形态的传播特点和生存机制,因地取材,搭建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平台,而不是生搬硬套、盲目跟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主题网站、校园论坛、微媒体等较为活跃的媒介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主题网站的功能主要是信息发布,一些高校的官方网站大多用于发布重大通知、活动报道,过于官方的文字和固定的配图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难免沦为学校工作的“备忘录”,失去了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校内网站应找准宣传切入点,优化内容和形式,增强与学生的关联性。不少学生羞于直接向老师或家长吐露心事,而网络论坛以其自由、宽松的环境吸引了很多学生在此畅所欲言。不少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社区论坛,但普遍存在学生各抒己见、内容杂乱且缺乏正面引导等问题。事实上,学生在校园论坛中发布的内容大到国际形势、社会万象,小到生活琐事、人际关系,都是他们所关心的敏感问题,思政工作者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如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参与讨论、就某一热点问题发起正反辩论、案例剖析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意见领袖对于校园论坛的舆情监管能力是论坛能否良性运转的关键,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但矛盾过度激化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微媒体就是以微信、微博、抖音为代表的即时通信软件的统称。在对大学生日常资讯来源途径的调查分析中,分列前四位的资讯来源渠道分别是微信、微博、新闻网页、抖音。看似微小的软件,以强大的功能满足了我们的沟通需求。利用这类软件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思政工作者可以快速收集到不同个体的信息反馈,并将个人观点呈几何倍数扩散出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微媒体的功能在不断地更新,也吸引了大波的“粉丝”,网络直播就是一个典型。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新兴的宣传手段,结合当下时代主题,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发挥网络思想引领作用,成为学生“粉丝”心中的“网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复杂的新媒体环境给这项任务增加了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思政工作者要跳出“舒适圈”,积极探索新媒体的传播机制,提升自身话语内涵,大胆创新工作方法,构建学生认可度高、参与感强、教育效果好的网络思政话语体系,不断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