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好清晨高血压 才能控制好全天血压
2021-12-02撰稿张盼
撰稿·张盼
指导专家·王铁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临床统计发现,清晨通常是一天中人体血压最高的时段,在早晨6~10点这个时间段,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3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70%。临床上六成的猝死、心梗和脑卒中都在这个时间段发生。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控制好了清晨血压,才能控制好全天的血压。
误区 血压降得太快不是件好事
先用便宜药再用贵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降压并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关键是在降压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不受损。
血压3个月降到正常最合适血压高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儿,降下去也不是一两个礼拜能搞定的。你的身体已经适应高血压,降压就得循序渐进,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血压突然降得太低,可能导致器官严重缺血,从而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用药 合适的药物选择及给药方法
非特异治疗:即为应用长效降压药物,降压药的药效越长,控制晨峰血压的效果越好。这些药物通常于每天清晨服用1次,降压作用可持续24小时,有效控制清晨血压及血压晨峰。
特异性治疗:即为采用按时间给药的治疗方法。选择降压药物主要作用于清晨,并减弱清晨神经体液因素的升压作用,如特殊剂型药物、交感神经抑制剂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具体如下。
选择长效、作用强且降压平稳的药物:如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等,每天清晨起床后给药1次,不仅能控制整个24小时血压的平均水平,而且能有效阻遏服药后18~24小时(最后6小时)血压上升的幅度,这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
分次给药:对于夜间与清晨血压难于控制者,可在午后或晚上睡前再服1次药;而联合用药者,可分开2次服用,使药物对血压的时间控制范围更广。
观点 清晨血压达不达标能判断降压方案是否有效
如果服药后能将清晨血压控制在“安全线”以内,意味着全天24小时的血压都在正常范围内。想要知道自己的清晨血压是否正常,起床后的1个小时内排空大小便,不吃早餐,在服降压药之前,坐下休息5~10分钟后,开始测量血压。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5分钟,取后两次平均数。
有条件者可以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计,自动判读出晨峰高血压。如果在家里自测血压持续超过135/85毫米汞柱,就说明清晨血压不正常,需要找医生调整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