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创新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为例
2021-12-02万志琼
万志琼,邹 华
(1.云南民族大学 学报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031;2.云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化传统产业”“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1)杜豪楠:《“一带一路”视野下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研究——基于SWOT-PEST分析法》,载《福建茶叶》2020年第6期。战略发展目标和思路,为广大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实现精准扶贫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根据历史的经验,对于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综合素质,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产业结构,优化生产组织形式,加大生产的科技含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走产业深度融合之路是当下农村实现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选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2)赵晔:《“三产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载《学习时报》2017年12月18日。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祖国的环边境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是集山区、贫困为一体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人力资源积累相对薄弱,社会发展资本积淀相对单薄,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不足,上述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但也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广大民族地区也成为了拥有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自然资源、农产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等独特条件的区域,因而在乡村振兴、大健康、自然养生、全域旅游、生态旅游等新理念和科技创新、信息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方面也具有巨大空间和发展潜力。
一、临翔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临翔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临沧市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地处东经99°49′~100°26′,北纬23°29′~24°16′之间,国土面积2652平方公里,山区半山面积占98.4%。该区域内立体气候突出,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3℃,森林覆盖率达76.3%,享有“中国恒春之都”的美誉,获评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十大避暑、避寒旅游城市。在临翔区辖区内,长期生活着傣族、彝族、拉祜族等23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该区总人口的21%,被称为“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和“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是滇西南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重要基地,茶叶、核桃、坚果、咖啡、烤烟、甘蔗等形成规模化种植。茶树种植有3000多年历史,曾是南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被评为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3)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官网:《走进临翔.临翔概况》,http://www.ynlx.gov.cn/lxqrmzf/lxqrmzf/zjlx/index.html作为市政府所在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临翔区的教育事业获得了显著发展,中初级教育体系完备,而且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就位于临翔区。各级各类学校为临翔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出了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截止到2020年,大理到临沧市临翔区的高速铁路已建成并通车,经由大理,临翔区已经直接、间接地被纳入到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高铁交通网络中。根据临沧市“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就交通道路系统而言,临翔区将真正进入到“一带一路”系统,其区位优势必将得到充分彰显,为临翔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鉴于临翔区所拥有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结构状况,突出发展绿色产业不失为理想的选择,而做好、做大、做强该区优势资源——茶叶的种植和深加工产业,不仅能够培育出接地气的、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特色显著的农业产业,而且还能有机融合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深厚的基础。经过近些年来的探索和努力,临翔区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采取了多种举措,形成了较具地方特色的发展成果。
(一)打造绿色品牌,做强做大茶产业
在以往的发展中,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临沧市的国民经济发展一直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这样的经济结构,一方面造成了该市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却维护了这一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实践“两山理论”留下了厚重的家底。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是临沧市独具特色和优势的资源禀赋,其中,茶叶的种植与利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因其品质以及绿色生态特质而备受饮茶爱好者的喜爱,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基于此,当地政府把茶叶产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产业重点培育,制定了《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严格落实《临沧市古树茶保护条件实施办法》,对古茶树实行挂牌保护、二维码介绍。截至2020年,临翔区共有茶园总面积24.1万亩,采摘面积21.2万亩。其中:古茶园面积2.5万亩,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雨林联盟认证茶园面积共计15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2.2%,认证茶园涉及全区94个行政村,覆盖面达92%。全区通过SC认证企业47户,有茶叶初制企业47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0个。孕育了精品茶品牌“昔归”和特色普洱茶品牌“南美坡脚茶”“马台岩茶”。邦东黑大叶茶种被列为云南省“地方茶树品种”,昔归古茶园被评为云南省“魅力古茶园”。仅2020年1-5月份,实现茶业总产值156891万元。(4)临沧市临翔区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电子商务、茶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资料。充分利用好这一地区的优势资源,做好做大做强茶叶种植和生产加工产业,倾心倾力打造好这一绿色品牌,无疑是临翔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佳选择,是培育可兴旺的农业产业、巩固精准扶贫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二)推进茶旅融合,促进现代旅游业
临沧市东与普洱市相邻,北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相连,西与保山市相接,南部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290.79公里。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各人们共同体自殷商时期即与黄河流域的商朝建立了联系,秦汉以来这一地区就被纳入中原统一中央集权的统治体系。勤劳的各民族先民努力地探索、认知他们赖以生活的这片土地,创造发展了适应当地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积淀起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各民族历史文化,为今天各族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在认知和合理利用资源于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合理利用野生茶树资源并开展了积极的茶树种植生产活动,创造发展了特色鲜明的茶文化。这些自然和人文资源,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当下已形成的对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食品的追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依托得天独厚的古茶资源、历史悠久的古茶文化、欣欣向荣的古茶产业,加之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和少数民族风情,着力推进茶旅融合、农旅结合、互动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将昔归古茶园、昔归旅游小镇、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国际休闲营地、坡脚茶庄园、普粹茶庄园、曼豪茶庄园、云临尚品庄园、拉祜王酒庄园、秘境谷森林小镇、临沧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萝卜山主题乐园、泰窑缅宁瓷文化主题园、青松家园、勐旺村、榨房河温泉、南美草山及古村落、昔本仙鹭塘湿地公园、幕布乡愁书院、腾龙休闲度假村、博尚曼莱湖、遮奈生态果蔬、九孔桥芒果基地、立景阁观景台、小道河水景区、锅底塘水景区等景区景点串连起来,开发形成了7条精品旅游线路。2019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235.0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3亿元。(5)临翔区政府提供的临沧市临翔区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电子商务、茶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资料。进一步推进茶旅融合,借助已通航多年、高速铁路开通和公路交通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的多方有利因素,以更加积极的行动进一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宏大的发展大局中,把茶旅融合发展与周边地州市县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有机融为一体,促进临沧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依托电子商务,促进产业资源整合
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突破一些瓶颈提供了可能,大数据为不同地区寻求建立避免同质化生产的科学布局创造了条件,“互联网+”的应用使得更多经济社会领域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促使产品向商品转化,形成了更加有效的衔接,而且基于此技术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产品向商品转化的环节,通过直接与商品消费者建立起联系,明显地增加了产品生产者的生产收益。在这样的技术发展背景下,临翔区抓住机遇,成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从电商人才培养、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物流仓储配套、农产品上行、农产品溯源等多个维度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整合农业、供销、邮政、人社等资源,依托当地运输车辆,同时为乡村电商服务站点配备快递物流配送车,打造集公共服务、选品、分拣、仓储、检测、品牌、包装、仓配、人才实习基地为一体的“电商扶贫车间”,形成多功能产品供应链和综合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化+追溯+电商”模式,10个乡(镇)、89个行政村实现电商公共服务全覆盖,“大数据”服务平台连接180余家农产品电商企业、23个产业扶贫基地,可实现农产品的实时溯源监测、数据分析,有力促进了农产品上线销售。仅2019年一季度就实现销售额1.9亿元。荣获“全国2017-2018年电商示范百佳县”荣誉称号。(6)临翔区政府提供的临沧市临翔区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电子商务、茶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普及应用,地区间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差异而导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产品向商品转化的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还将进一步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共赢局面的形成:提高生产者的收益水平,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四)出台扶持政策,引领重点产业发展
为了确保经济社会合理健康发展,地方党委和政府积极提高治理体系和智力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加突出了服务、引导社会的功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合理规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最能促进经济发展和最有效解决、改善民生领域。临翔区成立了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照“全区域规划、多业态相融、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临翔区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临翔区产业扶贫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临翔区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构想,为89个行政村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规划。在低海拔热区以发展经济价值高的咖啡、坚果、甘蔗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在中高海拔气候冷凉地带,则注重发展以烤烟、油菜、茶叶、核桃、蔬菜、生物药材、蚕桑、生态猪牛羊和山地鸡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将产业扶贫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项目资金向特色重点产业聚集。制定奖励政策,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近年来,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亿元,争取银行贷款3.6亿元,上海市崇明区、华中科技大学等挂钩单位支持帮扶资金9000余万元。(7)临翔区政府提供的临沧市临翔区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电子商务、茶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资料。
(五)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20世纪80年代,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当时云南省曾经推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2015年全面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以来,社会各界响应中央号召,从资金、智力等各个方面给予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压力最大的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持和扶持。在举国上下全力以赴投入到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中,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以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积极发挥,临翔区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扶贫脱贫、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之路。他们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村党支部+企业党支部共建)+合作社+基地+农户(建档立卡户)”的模式,引入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到边远山区建示范基地,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流转、自建、合股等方式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依托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生产资料供应、技术规范、收购价格、加工检验、产品储存、交付订单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11644.5亩。在依托重点企业培育“昔归茶”等茶叶品牌的同时,重点培育四通酱菜、菜籽油、生态鸡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组建物流配送企业与42个村委会、合作社1100多户农户签订农产品订购协议等,建立农产品技术服务体系,拓宽市场流通渠道。(8)临翔区政府提供的临沧市临翔区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电子商务、茶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资料。
(六)实施基地示范带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摸清家底,才能打造出符合地方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临翔区通过建设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打造全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发展。由云南双江勐库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勐库戎氏)和云南壹百度茶业有限公司联合,以全国知名的“戎氏茶叶”品牌为依托,以炭窑村委会大光山为核心区,建设标准化有机茶园2万亩。以“种源研究”为前提,优选出9个优质勐库大叶种茶树品种,开展“无性扩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建专家工作站,建立勐库大叶种茶品种基因库。配套建设标准化工夫红茶、普洱茶生产线1条、茶叶初制所1座、O20电商平台,以及精致度假民宿、拉祜族茶事文化、农耕文化体验园、农家乐餐饮美食村、森林公园等文旅设施。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完成土地流转12420亩。2019年已实现产值400余万元,辐射带动作用及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多重效益逐步显现。(9)临翔区政府提供的临沧市临翔区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电子商务、茶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资料。
(七)坚持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的目的在于为发展的主体——人——创造更加舒适、富足的生活,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缺一不可。临翔区在发展中坚决贯彻执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严格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有效落实93.05万亩天然林、94.15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措施;实施退耕还林2.45万亩,新造林4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74.4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7.2%。制定“生态美”建设、生态扶贫实施方案,建成一批生态示范村、美丽乡村、鲜花盛开村庄、洁净村庄、洁净庭院。围绕“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建成高原特色产业基地238万亩。推进南美拉祜风情小镇、昔归普洱茶小镇、秘境谷森林小镇、腾龙花海、仙鹭塘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0)临翔区政府提供的临沧市临翔区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电子商务、茶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资料。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度不高
目前,产业融合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茶叶、核桃、坚果、咖啡等绿色产业与自然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仍然缺乏深度的有机整合。产业融合方式主要局限于农业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特别是茶旅融合方面,但对茶文化、茶马古道历史资源深度挖掘、有机整合、着力打造、突出特色不够,有自然、有景观、有资源,但缺乏独特的文化符号及有力的营销推介。同时,一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存在着不紧密、程度低、层次浅,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产业融合覆盖面窄,融合起点低,生产经营中的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多数经营主体整合资源要素、创造价值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地域优势、生态优势、品质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差异化、特色化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品牌效应发挥不够,市场带动力不强
目前虽培育了一些知名的农产品特别是生态茶品牌,但单个品牌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还有不少差距,在公共品牌培育、营销途径开发、市场平台构建、品牌宣传推介等方面“组合拳”力度不够,品牌价值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产业融合示范区正在建设过程中,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对区域品牌价值的带动力还不够强等。冰岛茶、昔归茶虽声名远播,但限于产地范围和古茶树资源,难于形成连片开发。缺乏功能齐全、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市场,现有市场规划滞后、功能不全、知名度低、规模散小,市场信息反馈滞后。茶旅融合仍然以传统的观光、采茶、买茶为主,景点创新性弱,缺乏有口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要素整合程度和服务水平还有差距,尚未形成稳定、广泛的客源市场。
(三)农产品产业链不长,利益联结不紧密
农业生产主要持续着传统的个体经营方式,生产缺乏地区整体性规划,农业种植品种、种植规模仍然由生产者根据经验作出决定,对市场需求缺乏预判,特色农产品规划、种植、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条龙”链条不够紧密,而且科技含量较低。农产品向商品转化过程中仍然处于简单的粗加工状态,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始终较低。特别是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向商品有效转化中的风险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但还没有全面覆盖。受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品质、数量等波动因素影响,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与农户之间多采取订单式、流转承包方式合作,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形成利益紧密连接、相对稳定的“联合体”不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比较效益不明显,农户中存在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可能存在使已脱贫的农业生产者返贫的风险,更惶论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强,创新能力较弱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现有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无论是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组织结构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能充分满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尚未能成长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真正的“龙头企业”较少,而且现有农业企业对资源、财政的依附性仍然很强,创新能力不足,对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探索和创新不够,先进技术要素渗透不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大部分属于民营企业或家庭农场,多处于零星分布状态,散、小、弱、乱、杂的特点明显,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且因家庭式管理,管理较为粗放,资产质量不高,财务制度不够健全,融资渠道狭窄,资产不能转变成资本,抗风险能力弱,对产业融合带动能力不强。
(五)产业融资渠道狭窄,金融体系支持不足
产业融合项目持续性投入较大,但是普遍存在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特别是由于投资见效不快且不明显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农业产业发展中常常遭遇股权融资、租赁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农业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维持或扩大当前已经形成的投资规模前景堪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就主要原因而言,以下两个方面无疑是重要的:一是由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缓慢,金融机构无法提供满足多种农产品产业化发展需求的规模化的农业信贷服务;一是大多数农业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产权抵押贷款通常受制于规模和信用等级,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及小规模生产者信贷意识不强,绝大多数靠自有资金维持运转,且持续性投入意愿不强。加强农村金融改革,是当下及今后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
(六)产业人才队伍培养滞后,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受传统及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普遍存在着受教育程度不高、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再加上近些年来,为了增加货币收入、提高劳动回报水平,进城务工始终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主要选择,农村留守人员老龄化、劳动力弱化甚至缺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很多农村出现了人们常说的“空心化”问题。在青壮年劳动力不断远离农业生产领域的同时,现在的农村还没有建立起对农业经营者进行专业化、有针对性的培训渠道,以至于仍在务农的农民技能素质还相对较低,产业融合需求的科技型、创新型人才缺乏,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产业融合深化发展遭遇了难以克服的人力资源障碍。如茶产业方面,就缺乏将种茶、采茶、制茶等生产与茶道、茶事、茶艺、茶礼等茶文化充分整合、与旅游业开发有机融合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外部环境尚待改善
临翔区虽地处临沧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交通基础、通讯网络、仓储物流、旅游公共服务配套等设施还相对滞后,乡村内部以及乡村与城镇间互联互通水平不高,交通不便,农产品运输困难,成本较高。农村资源环境仍然存在无序开发现象,农村污染处理和环境治理能力不足,农业面临的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提升。农业补贴政策对新业态的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提高农业经营智力和水平至关重要的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够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土地流转制约因素较多,规模化经营难度大。这些,都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较大成本和风险,制约着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三、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基本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的发展态势,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方针的指导下,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有序、强劲恢复和发展的阶段。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随着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任务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为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积极的举措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凝心聚力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针对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临翔区积极谋划,科学布局,明确了着力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谋求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一)抢抓各级政策机遇,引导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总体看,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主阵地在乡村,与乡村资源布局、农业发展状况、自然生态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临翔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机遇,充分用好用活国家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等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计划、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特色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循环农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制定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布局、规划引导,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二)围绕发展生态农业,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食品这一维持生命有机体的最基础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绿色无公害”成为当下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要符号之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显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要经济构成成分的地区的必然选择。目前,临翔区形成了以产业融合示范、科技研发示范园区、基地为支撑,差异化选择农村生态型、服务型等多种产业融合方式,实施复合型开发重点推进农旅、农工、农商、农科融合。在发展中,他们高度重视并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民族等资源加以合理利用,对传统农业种养殖方式、村庄生活设施、乡村面貌等进行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改造,引导、扶持并鼓励发展符合这一地区自然、社会环境条件的、形式多样的创意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农业文化主体公园、农家乐、特色旅游村镇;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力度,积极发展融生物技术、农业设施装备技术与信息技术等于一体的现代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动员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社会资源,丰富经营方式,借助私营、合营或股份制等经营方式对农业生产诸要素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管理运营,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降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程度。
(三)发挥旅游业带动效应, 整合产业融合发展资源
围绕全域旅游、生态旅游、全民旅游、大健康等新概念,发挥旅游业的资源整合、辐射带动、业态创新功能,依托民族地区农业农村、民族特色、自然生态等资源,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特色村镇和旅游示范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茶旅融合方面,茶区、景区一体化发展,打造茶园观光+赏茶+采茶+制茶+鉴茶+茶艺表演+品茶+购茶+康养等多种慢生活体验项目,开设茶博馆、体验中心、茶香 SPA、度假村、休闲农庄、半山酒店、帐篷酒店、生态民宿、自驾车营地,生态木屋等,举办茶文化节、茶博会、茶诗会、茶叶品鉴会等,开展茶浴、茶吧、茶膳食等,推进“茶叶+禅”“茶叶+民俗”“茶叶+美食”多种形式融合发展。
(四)培育多元化产业主体,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动能
对目前仍然以传统农业个体经营为主的生产组织方式加大改革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合力推动土地流转,变自发自主运营的个体生产经营方式为现代农业生产组织经营方式,通过建立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协会等,培育和发展农业生产龙头企业,使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对接规模化的生产加工企业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充分发挥已建成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的示范作用,带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农业新型业态多模式融合发展。继续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支持供销合作社发挥好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发挥农产品协会在标准制订、行业自律、教育培训、品牌营销、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五)加强品牌培育和营销,打造产业融合发展龙头
地方政府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大创建符合临翔区资源结构特点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力度。要加大扶持发展一批符合各乡各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农业产业,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又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农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在加大产品独特性所具有的吸引力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市场吸引力。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品牌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把旅游宣传营销与本地特色名优产品营销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与“携程”“去哪儿”“马蜂窝”等旅游平台合作,通过线上线下营销、公益营销、名人营销等手段,打造一批拳头产品、龙头品牌。
(六)完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强化产业融合发展保障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引导要素合理流动和分配,探索创新和完善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户+电商+消费者等的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机制,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11)蒋辉:《多举措推动民族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载《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2018年10月。根据当地实际有序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回报率。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开展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合作,推进产业链链接模式创新,打造技术创新和增值提升战略联盟。采取“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探索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劳动力入股的股份合作以及利润分配机制,使留居于农村的农民可以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稳定的、较高水平的经济回报。
(七)建设现代信息服务平台,拓展产业融合发展空间
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发展智慧农业,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市场信息滞后、农产品与市场对接不灵的制约,打破地域、产业、组织间的各种壁垒,构建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依托农业、商务部门和新型产业化经营主体,建设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监测统计、市场信息、标准发布、分析预警、公共营销等服务,并与旅游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面对接。大力发展、普遍推广农村电子商务,依托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整合农村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资源,完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流通难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形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机循环。
(八)完善农村财税金融服务体系,增强产业融合发展活力
加大财政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键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综合运用税收、奖补、基金、贴息、担保等,对涉农新业态实行优惠政策。整合涉农资金,建立统筹投入、集中使用、强化管理的机制,合理引导金融、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等项目。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村镇银行的覆盖面,支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降低农村信贷门槛,增加信贷品种,拓展信贷业务范围。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探索融资担保、融资租赁、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以及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多形式的融资模式。
(九)围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产业融合发展人才
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丰富农村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加强对农业经营者进行使用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促进广大农民有序实现由依靠经验开展生产的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价值回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农业、农村的吸引力,引导各类有用人才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包括退休干部、工人、科研人员等,特别是吸引进城务工后在知识、技能、观念、资本等方面积累了一定力量的人员返乡创业。加强培育现代农业经理人,培养基层致富带头人,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形成有效指导,加强与当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横向联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坚持政府、社会组织、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等相结合,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业科技、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包装、市场营销、农场管理、合同管理、法律知识、旅游服务等培训,提升农户劳动技能,培养一批产业融合发展亟需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十)优化发展环境,保障产业融合发展可持续
加快乡村公路、电网、供水、供气、物流、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打造一批精品特色旅游景区景点和线路。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农产品加工园区,整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集聚区的周边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生产绿色、生态、有机、无污染产品,发展循环型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