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价值意蕴和路径探索
2021-12-02张天浩
张天浩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建党纪念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显性文化现象,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文本、会议和艺术等形式跨越时空的对话,来贯通历史、回应时代、塑造未来的方式和载体,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的重要载体和资源。
一、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价值意蕴
(一)理论价值:建党纪念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前进动力
建党纪念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总结且使之理论化的重要载体,是审视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相统一,不仅显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还有力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增强了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认同。建党纪念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前进动力,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相结合,塑造出众多兼收并蓄的灿烂文化和伟大精神,还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民族道路,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话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正如中国共产党诞辰22周年之际,《解放日报》刊载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所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1)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载《解放日报》1943年7月8日。同时,建党纪念也有利于各族群众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认同,从而有助于塑造各民族共同铸就中华民族历史的认同感,以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历史文化的相结合。每逢建党纪念之际,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都会通过召开纪念大会、开设建党纪念的报纸专栏、期刊专栏等,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与诠释,增强各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认识和认同,以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正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是推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是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心,要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二)实践价值:建党纪念是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大动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建党纪念是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勇气和力量的发展道路,是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最鲜明的旗帜,显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建党纪念的重要内容。每逢建党纪念,中国共产党都会通过举办纪念活动来传递党的改革方向和实践创新,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还是为中华民族谋划未来的基本依据。当然,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不仅需要总体布局,还需要总结经验,如此才能突破发展格局,解放和增强各民族活力,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还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历史记忆。其中,最为突出的记忆便是振奋中华民族,带领各族群众迈入美好生活的奋斗记忆,这既是对来时路的回望,更是对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未来的憧憬。建党纪念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不仅在每个历史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大动力,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持,正如1938年《解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周年纪念专辑:中国共产党十七周年纪念》一文所指出:中国共产党从它产生之日起,不论外部形势多么动乱,不论中国共产党多么艰难困苦,一直都在坚守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事业而奋斗。(3)洛甫:《中国共产党十七周年纪念专辑:中国共产党十七周年纪念》,载《解放》1938第33-34期,第64~68页。
(三)文化价值:建党纪念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动力
建党纪念之所以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动力,就在于它是各族文化交相辉映的显性文化现象,是坚持文化认同,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的内在机制。建党纪念作为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可以使各民族达到情感上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描述建党艰辛和宣传建党历史提供丰厚精神土壤。另一方面,建党纪念作为文化仪式,具有纪念方式灵活、纪念话语生动、纪念内容鲜活等特征,不仅可以通过纪念仪式激发各族群众形成了以中华民族为内核的交融格局,形成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情感体验,还可以通过纪念符号等形成社会化的纪念行为,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除此之外,建党纪念还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文化资源,不仅可以营造出浓厚的纪念氛围,影响全体中华民族共同参与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历史回望,还在纪念仪式的感召下,把中华民族聚集起来,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形成空前强大的共同体意识以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正如1941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部署建党20周年纪念时,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20年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历史,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4)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这不仅从历史的维度勾画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精神,显现着中国共产党如一的历史担任,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资源梳理
(一)文本纪念: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资源内核
文本纪念形式灵活、传播面广,是建党纪念运用最为广泛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纪念通告、纪念指示、纪念著作、纪念专栏、和纪念文章的发布、发表和出版等。
建党纪念中最值得关注的文本纪念是1936年发行于莫斯科由米夫所撰写的《英勇奋斗的15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这也是建党纪念史上首次出现的纪念文本,主要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演进进行了概述和介绍。1937年7月1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上作了题为《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的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性质、历史和在共产国际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77页。而真正推动建党纪念进入高潮,确定“七一”作为建党纪念日,则是1938年毛泽东作的题为《论持久战》的演讲中,演讲明确提出:1938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6)《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0页。随后,中共中央便发出了《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中央宣传部关于纪念“七一”和“七七”的通知》等建党纪念纲要、指示和通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建党纪念文章、社论的撰写和刊发,代表性的纪念文章有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张闻天的《在民族自卫战最前线的岗位上》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纪念规模更高,涌现出了众多影响力较大的纪念文本,刊发社论是建党纪念的重要形式,如《整顿党的工作作风 改善党的组织状况》《发扬党的紧密联系群众的作风》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每逢建党纪念均会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纪念讲话。代表性纪念文本有胡耀邦作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作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作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作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202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等,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汇聚全党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持续奋斗的磅礴力量。
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还通过出版文集、纪念集等形式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如:195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人民日报》陆续发行了《毛泽东选集》中毛泽东所撰写的几十篇经典篇目;1983年建党纪念日,《邓小平文选》首次向全国发行;1999年建党纪念前夕,《毛泽东选集》第六、七、八卷发行等。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将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推出一批重点党史著作和理论文章,编写推出《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重点出版物。
文本纪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初心”的载体与精神号角,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文本,更是指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资源。
(二)会议纪念: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内驱动力
会议纪念是建党纪念活动中最为常用的纪念样态。每逢建党纪念,中国共产党都会召开纪念大会、座谈会,并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以营造浓郁的纪念氛围,同时还会举办招待会和研讨会,以深化对建党诞辰的认识,呼唤中华民族的集体回忆,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内驱动力。
召开纪念大会历来都是建党纪念的主要形式,不仅可以动员各族群众积极投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易形成较具影响力的纪念声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纪念大会是建党纪念的重要形式,如194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下,在中央大礼堂召开了纪念中共成立20周年大会,并邀请毛泽东、张闻天等各界党的工作干部出席。1943年7月1日,建党22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毛泽东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英勇斗争的二十二年》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两次世界大战时世界的分析,二十二年前后中国的对比等。(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新中国成立以后,纪念大会依旧是建党纪念规格最高的纪念形式,特别是逢十纪念大会,党的主要领导人都会在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宣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还会组织纪念座谈会、纪念招待会和表彰大会等来进一步增强建党纪念氛围。如:1995年,中国共产党为纪念建党成立74周年举办了优秀县(市)委书记表彰大会;1996年,中国共产党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江泽民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讲话;1998年,中国共产党举办了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表彰会等;2016年建党诞辰前夕,中国共产党还组织开展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集体学习大会等。
除此之外,为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的学理价值和历史意义,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对建党纪念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还会组织和举办学术研讨会,以丰富建党纪念的形式。近年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室均会在建党纪念之际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北京召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对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行了理论学习。2006年6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术研讨会。2016年建党纪念之际,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党史学界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研讨会,聚焦党史研究热点问题,对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学习,并对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将以中共中央名义,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与此同时,召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庆祝建党100周年座谈会和老干部座谈会、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研讨会等。
中国共产党通过召开会议的纪念形式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氛围,形成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纪念声势,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建党纪念的社会影响,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培育环境。
(三)艺术纪念: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意象创构
艺术纪念显现着建党纪念寓教于乐的纪念特征,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意象创构与意涵表意,主要表现为文娱活动、文艺汇演和艺术作品等,不仅强化了历史记忆,还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壮大。
文娱活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纪念常见的纪念方式。1938年建党纪念之际,延安各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有提灯晚会、体育比赛等。(8)《抗战一周年及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延安各界筹备举行纪念周》,载《新中华报》1938年6月15日。中国共产党20周年之际,西北局各机关、学校、部队等根据中共中央的通知下放假一日,举行了娱乐晚会以活跃纪念氛围。(9)《中共西北局通知》,载《解放日报》1941年6月27日。不仅如此,各地还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开展生产竞赛活动以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如1942年,八路军印刷厂为迎接建党举行了一月有余的生产、学习和生活大竞赛。(10)《迎接“七一”“七七”八路军印刷厂生产竞赛》,载《解放日报》1942年5月26日。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歌舞为主题的文艺汇演逐渐增多。如:1951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在纪念党的成立大会上奏乐唱歌作出了指示,明确指出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省委、市委在党的成立纪念大会上,如果奏乐时,应先奏国歌,后奏国际歌,并可在临散会时,唱国际歌。(1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54页。1955年7月1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应邀出席北京市委在中山公园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4周年游园晚会。(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93~394页。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诞辰涌现出了众多艺术作品,如电影《建党伟业》的公映,《黄河·太阳》《北的航程》《红旗颂》《我们的旗帜》《伟大的旗帜》等文艺晚会的举办。通过文娱活动、文艺汇演和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展现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奋进历程,还有助于构建中共历史叙述的话语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历史集体记忆的显现方式。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通过发行纪念邮票、举办纪念展览等形式来丰富建党纪念。如:1949年7月1日,印有毛泽东头像的纪念邮票发行,成为了建党纪念28周年的鲜明符号;建党40周年、50周年之际,发行了印有中共一大会址、八一大楼、中央大礼堂、宝塔山、天安门、广州农民讲习所、井冈山、遵义会议会址、延安等图案的纪念邮票。2001年6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举办了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为展览线索,对中国共产党80年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分为“前仆后继,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开国奠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三个部分进行了展览,展出1500余幅照片和400多件革命文物。2016年6月20日,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展览主题为“日出东方”,展览内容由“火种孕育的城市”“开天辟地的伟业”“筚路蓝缕的探索”“浴火重生的奋进”“奋楫者先的开拓”等五大部分组成。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将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型主题展览,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创作播出大型文献专题片和专题节目,推出一批具有较高思想艺术水平的戏剧、音乐、舞蹈和电影、电视剧等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全面、系统、生动、立体地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形式多样的艺术纪念形态,不仅从艺术维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还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对建党纪念的参与性,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价值风标和意象创构。
三、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路径探索
(一)历史与文化的统一:提升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融合度
建党纪念期间发行的经典文本、开设的精美专栏、还原的历史场景、传播的纪念话语等都是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实历史和文化基础。其中,从历史维度来看,建党纪念中显现的历史场景、复兴历程和挑战风险等无不拉近了大众与历史的距离,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的重要资源。最为关注的是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为建党纪念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成果也必然是建党纪念的重要内容,但如果割裂两者,可能建党纪念则只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过程中的片段,以此则会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逻辑上自洽。为此,要提升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融合度,需要坚持历史与文化的统一,这不仅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内容的丰富,更是理念的创新,也是建党纪念纵向模式向横向模式的探索,纪念空间由外部叙述向内心情感的传递。除此之外,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不仅要选择中国历史文化,更要结合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的文化,还要尝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创新建党纪念的话语表达方式,以实现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之间的衔接。
(二)政治与思想的统一:提高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引领力
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坚持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通过重坐红船、重温誓词和重读经典等方式形成政治上的认同与思想上的启迪。一方面,建党纪念会重现众多党带领中华民族奋斗拼搏的重要事件,还会通过事件反映指导思想,即把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领导,这是通过建党纪念勾画党的形象必然要进行的空间转化。另一方面,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环境下,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此外,建党纪念内蕴着鲜亮的政治本色、特定的历史时空和科学的思想理论,需要结合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创建方式给予恰当的融合,特别是运用唯物史观创建历史史实科学解读的融通机制等。一是,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中政治鲜明的表达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以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二是,借助各类平台深入浅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仅可以以视频、图像、音乐等形式展开引导,而且可以修筑场馆、发行纪念币等丰富纪念场景的实效,夯实建党纪念的镜外效果;三是建党纪念不等于实践推进,还需要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过程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实现历史、理论、政治与实践的结合与升华,让各种群众感受到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温度,引领各种群众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髓和方向。
(三)法治与道路的统一:增强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认同感
建党纪念是传递和保存中国共产党历史记忆的重要路径,是增强中华民族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信源共享。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道路在实践发展中更容易增强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互动与交流,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理解方式和外在保障。一方面,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法治轨道上的运行,有助于把控建党纪念在其纪念过程中展开有序的话语叙事与正确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道路,创新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互嵌式社会结构体制机制,发挥建党纪念的多重优势展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事实上,坚持法治与道路的相统一是制度层面拉近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距离的重要路径,而且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也是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破坏建党纪念,分裂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坚实基础。因此,建党纪念在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的同时,要大力依靠人民,关注人民所思所想所需,不断从人民中汲取更多的智慧,以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同时还要要重视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不断缩小地区之间的资源不均,扩大地区之间法治经验的多重交流,支持民族工作部门更好履职尽责,进而增强大众对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