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文化底蕴、生成逻辑与理论特质
2021-12-02李维军
李维军,杨 丽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作为民族观念的价值表达,“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现实性上是建设多民族国家实体的重大任务与行动指南,是一种贯穿于现代国家治理实践的政治哲学和认知思维,是民族语义场中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时代特征、基本态势和趋势等因素,先后发表和作出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之相关重要论述数十次,形成了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建设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理论。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反映中华民族未来存续与发展的理性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基项之一,也是一项系统完整的实践建设工程。在学理性审视维度上,这些理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敦实的创生依据、宽广的学术视野。
一、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文化底蕴
文化与国运、民魂紧紧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立足于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主题和思维框架,习近平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阐释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中国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他在多个场合根据实际灵活多变地运用文化思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中所蕴含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术语表达等合理性真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紧密相连。
(一)文化之根: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传统文化中的民族观、国家观表达正确的民族价值取向。“五方之民共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华夷一家”等儒家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形成了“华夏一体”的民族观念基础;“大一统”“六合同风”“因俗而治”等思想构筑了古代中国的国家观念体系。中国古代自秦汉以下到明清一统,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这期间无论是汉族南面称孤,亦或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其追求统一、消除分裂割据的目标始终相一致,王朝的大一统也使得民族之间的融合得以加速,民族之间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也得以不断深化。要而论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变形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图式指谓,“大一统”“华夏”“族类观”等这些理论历经时空的赓续与检验,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观、国家观提供了可能。
以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阐述新时代的民族发展观。“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深层记忆,其贯穿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浸透着全体民族成员的朴素情感与崇高理想,关涉到个体对于国民身份的整体认知,缩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的本源意蕴,内化为全体中华儿女的生命基因和精神标识,使之成为民族成员的共同遵循与价值共识,继而造就了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岁月形塑而始终敦厚平和、强不欺弱的民族性格。内蕴“和平、和睦、和谐”等理念的“和合”文化成为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文化基点与源泉,并在关于民族工作的多次会议和场合中强调“和合”理念的重要性和时代价值。他指出:“中国的‘和’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2)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可以说,习近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以儒家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为底蕴,对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守望相助、共创美好生活未来的时代要求。
(二)文化之魂:熔铸于中国革命文化
以革命史实培育和坚定全体国人的历史自信,让各族人民全面了解今天之中国。“自信”从广义上而言即是自我评价上的一种积极态度,在学理性审视意义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术语,体现了价值引领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全体国人深层次的情感需要与愿望诉求。立国必先立其史。总书记始终强调,“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4)央广网:《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1001/t20151001_520038321.shtml然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波云诡谲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形势以及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一些人受国外社会思潮的影响,持历史虚无主义立场,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诋毁党的领袖、剪裁事实曲解历史真相、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美化侵略美化反面人物等。对此,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载《人民日报》2013年7月22日。,并在此基础上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以此定注指向了作为理论资源的革命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感悟和设定,继而规定了革命历史之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目标和实践方向。
以革命精神阐析中国各族人民永葆奋斗姿态的力量支撑,让各族人民深入理解今天之中国。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特质的高度凝练化和符号化表达,是近代中国革命奠基、胜利、延续、发展和升华的动力来源,体现了价值引领的文化底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势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峥嵘岁月中创生了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针对这些革命精神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解读,如:总书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6)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9月4日。概而论之,革命精神作为各族人民在心手相依、胼手砥足的浴血奋斗中而熔铸升华的精神印记,以其民族共有属性,成为跨越时空的沟壑而共同回忆那段峥嵘岁月的价值载体,是中国各族人民牢记历史、接续奋斗的动力支撑。
以中国各族人民求解放和谋发展的革命奋斗历程,引导全体国人珍惜今天之成绩的来之不易。放眼近代中国百年的沧桑巨变,这个有着五千多年辉煌历史却又在近代备受欺凌的古老民族寻求独立解放、遍谋强大自主的历程可谓是一波几折,十分不易。在这其间,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变法”,亦或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能扭转近代中华民族受压迫、遭凌辱的被动挨打局面,直至嘉兴红船上的惊天一谋,中国共产党的创生标示着近代中国革命开始有了先进的领导阶层和科学的革命方案,在中华民族危亡之情势下,各族人民开始认识到“团结则生,不团结则死”,自觉自发地组成了全民族统一战线。这种生死攸关、命运与共的存亡意识不仅点燃和觉醒了国人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的共同体意识,更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实体的现实发展。十余年的土地革命、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四年的解放战争不仅磨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心性修养,更增进了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心理认同、组织认同和行为认同。遍布在祖国大地上的革命遗址和器物以无声的事实雄辩地向各族人民诉说着今天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正如习近平所说的那样,“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7)人民网:《故地寻初心!习近平念兹在兹的红色遗迹》,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20/0701/c1013-31766707-3.html
(三)文化之基:奠基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近代中国革命文化的精华,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品质,联结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时代主题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是当代中国文化巨轮上的“压舱石”与“定盘星”(8)李维军,杨丽:《红色文化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向度解析》,载《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2期。。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精神高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着无数共产党人在历史上的浴血奋斗,承载着全国各族人民在今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9)《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载《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在今天之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高度的现实耦合性与逻辑自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地域共场,指向承载各族人民对共有理想和愿景的实存表达与空间延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目标和理论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近代中国革命道路演绎和理论总结的产物,是对社会实践的能动反映,浸透着民族成员的理论主张与价值识见,是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所内蕴的深层记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涵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深层关切的宏大主旨与合理性真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与集中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战略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铸魂工程”,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2019年,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10)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以此论之,作为具有深厚民族性、鲜明时代性、广泛包容性和内在先进性理论的符号化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淀着中华民族内心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内导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聚合了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之于实践的文化动力。
孩子们的回答声和掌声同时响起。接着我拥住第二个孩子说:“小恒上次擦洗操作台,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为了把里面擦干净,就钻到里面去擦,一点也不怕脏、不怕累!多么能干的小伙子。还有小仪主动帮助胳膊骨折的同桌背书包,扶她上厕所,多么乐于助人的宝贝。还有小慧,昨天放学时,看到在下小雨,主动把自己的小雨伞借给我,还说:‘徐老师,你打我的雨伞指挥放学,我和同学打一把雨伞,淋雨了容易感冒,多么贴心的小棉袄啊!”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动力。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0页。。人心所归,惟道与义,精神的力量可以跨越广阔的时空环境,展演其现实映射力和价值包容力,刻写其凸显实践意义的价值研判。正如总书记所论述:“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1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习近平这些既客观又精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国人对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价值认知,具象解读了中华民族创造绵延至今之灿烂文明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密码,继而构建起了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激发了全民族的创造活力。
二、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生成是基于自身特有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看,它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念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华民族观为直接理论来源,以中国传统的民族观为理论底蕴;从历史逻辑看,它是在习近平基于古代“天下观”“大一统”思想的自在演化、近代“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建的基础上形成的;从现实逻辑看,它旨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逻辑依托,为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提供理论武器,为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提供方法论支撑。
(一)理论逻辑
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念为理论基础。作为功底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与理论家,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的把握是十分到位和中肯的,其先后不止一次地强调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1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党建》2018年第5期。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等经典作家在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中形成了独具体系的民族工作理论,这其中既有关于民族平等方面的论述,也有关于民族自决方面的强调,还有关于落后民族发展道路方面的梳理。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论述了民族平等的相关概念,其指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永远不会优于其他民族。”(14)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上),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89页。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一文中高度阐析了民族自决的核心内涵,其指出:“民族自决权只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独立权,即政治上从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它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15)《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4页。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初论述为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溯,习近平也正是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民族理论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新时代视野。
以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观为直接理论来源。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妥善有效做好民族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事业兴旺与蓬勃发展的基因密码。中国共产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立足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将其普遍原理中国化、具体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使之与近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工作实际相契合相一致,创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主张与价值识见。总体言之,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具体的民族工作实际展演了不同的民族政策表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民族工作的重心在于如何看待和审视多元的民族实际,以及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这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通过撰文的形式提出了很多有关做好民族工作的主张与政策,但贯穿始终的主线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等思想,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作理论也为后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索与成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注重的是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因地制宜完成,新中国成立以后,绝大多数国人都实现了当家作主的历史夙愿,但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仍然存在着封建农奴制、奴隶制等状况,在此情势下,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等工作被提上日程,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作主要体现在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注重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这一时期党的民族政策所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以及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改革开放新时期则关注的是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及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中国的各项事业重新回到正轨,迎来了发展与改革的利好春风,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对标看齐、准确把握民族工作的新特点,对新中国的民族工作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时代背景的创新举措。这些时间段内民族政策内蕴的思想理论、术语观点、论著文作和实践方式构成了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概论之,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思想高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阐述的民族原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民族工作观念等理论元素共同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基本理论背景。
(二)历史逻辑
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指涉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历史规约,浓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的本源意蕴,求解着各民族于历史长河中在交往交流交融关系上始终融洽的思维密码,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与纵深眼光。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在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历史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唯一未曾断流的古老文明。在苍劲的中华大地上,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就已经生活、孕育着众多的民族部落,这期间虽经历不断续的王朝割据、战乱与流民迁移,但却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联结,强化着各民族之间的血脉交融,促使各民族在心理、情感方面产生了和融一家、天下大同的整体意识,并在岁月的浸润中内化为自身的自觉意识和实践行为。此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虽未曾明确提出,但中华民族的“家天下”“大一统”等整体性意识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般的自在状态存在于各民族的历史活动中,并濡染涵化着各民族的语言与符号、精神与理念、礼义与教化等。以此论之,习近平正是在深刻洞悉、准确把握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显著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丰富并延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在近代“中华民族”之概念提出的文化效应场中所刻写的。“中华民族”一词是近世中国社会的概念表达,其诞生时机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地域共场。近代中国的衰落,导致了延续两千余年历史的“大一统”王朝时代终结。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通过坚船利炮迫使软弱的清政府同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内外多重反动势力的联合压迫下,救亡图存逐渐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识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在救亡图存的历次尝试和伟大实践中,中华各族儿女的民族共同心理和意识得到了提升和加强,促使了“中华”一词之于共同实体的概念先行,继而实现了由王朝体系崩散下自在存在而不自知的民族共同体向自觉自省的现代民族共同体的过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建为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理智判断和觉识。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国家实体屹立于世界东方,更涵育了人心,重新聚合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动力,调适了民族成员的知觉记忆,统摄了中华民族之于伟大复兴征程的价值表达与需要动机。从“共同体”到“共同体意识”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牢固树立”“积极培养”到“铸牢”;从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到2018年第一次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话语的调整以及制度层面上的升华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自身发展从零散到聚合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生成演化。可见,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正是对中华民族历史逻辑这一主流特点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
(三)现实逻辑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创生以实践为面向,以思想方法、核心内容和实践方略的系统性阐发为皈依,旨在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实际中所面对的各种风险挑战和矛盾困难,具有立足实践的强烈针对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逻辑依托。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目标与归宿。“中国梦”这一概念是习近平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中国梦”是全体14亿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是关涉着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的梦,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14亿中华儿女利益最大公约数的最好概括,所以当它被提出之始,就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与极力拥护,具有十分强大的号召力、统摄力、凝聚力与战斗力。概论之,习近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指涉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方法,强调了重点,导引着各族儿女为了“民族复兴”这个伟大梦想而扬帆起航,追梦逐梦的新征程,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为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提供理论武器。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回顾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人民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近些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系列有效的战略规划下,我国民族团结发展工作取得重要成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不断铸牢。但过去“拉萨3.14”“新疆7.05”“昆明3.01”等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也告诉我们民族分裂势力依然存在,以“东突”“十四世达赖集团”等为代表的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图谋分裂祖国之心不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民族工作的复杂性。正如总书记所指出:“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17)《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载《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面对民族领域内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习近平强调:“要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基于此,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创生与完善为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提振了精神高线、筑牢了思想防线、稳住了价值底线。
为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提供方法论支撑。学术界为国家大政方针、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着重要的资政参考和知识支撑,学术话语延展了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空间格局,继而成为政府资源的重要智库和智囊。在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宏大布局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不仅是实践指向泾渭分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实体,更是涵育理论思维的对象化意指,表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历史态发展和共时态凝聚的时空张力,构成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之于民族理论研究的审视维度和价值表达。正如习近平所论述,“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1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要而论之,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重要论述关涉了民族学术话语体系深层关切的合理性真蕴,规定了学术界进行理论研究与范式创新的价值目标和实践方向。
三、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理论特质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之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刻总结了我党百年民族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总体而言,其理论具有极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又具有理论输出上的形象生动,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相统一”。
(一)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
诗不可以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惟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勇于创新。任何伟大思想的创立都离不开深厚的历史积淀,同时镌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工作基本理论,酝酿于我们党的百年民族团结工作实践之中,产生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越加趋于深远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当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主体、目标、愿景、举措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精心谋划和通盘布局,鲜明地体现了其理论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总书记始终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20)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孕育、刻写、展演与现实指涉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态变动相续,是链接理论和实践互动的选择性成果。作为反映中华民族共同实体存在的观念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与演化内在地规约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作为文化观念的价值表达,“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历史演进的文化效应场为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核心佐证与可靠资源,指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赓续与当代转换,这些概念不仅在历史的视角上向内深挖,也在当代的眼光中向外延展,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觉地影响、决定着民族成员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
要而论之,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工作思想和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进行了符合时代的调整与部署,集继承性与创新性于一身,其将为不断变化着的民族工作实际提供与时俱进的价值量标与正确指引。
(二)明辨是非,举旗定向:斗争性和引导性相统一
明辨是非即划清是非界限,廓清模糊认识,而举旗定向解决的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前进的问题。在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主战场的今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不断宣扬中国崛起必称霸的威胁论,不断在对华的政策中大打“新疆牌”“西藏牌”“台湾牌”等,对中国所颁布的各项民族团结政策恶意中伤、肆意扭曲,分裂中国、阻碍中国和平崛起的野心与企图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这种情势下,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的反动言论沉渣泛起、甚嚣尘上。在此情势下,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重要论述既是在有力地扫清认识误区,也是在明辨是非,勇于亮剑,与民族分裂势力进行有理有节的舆论斗争,充分展现了其理论的斗争属性。
在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中,斗争性的理论特质是前提,引导性的理论方略是基石。斗争是扫除民族团结阻碍性因素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强制性措施的外在性指谓,而引导性所表征的是理论回应社会、介入现实的内生性功能,最终指向的是中华民族成员所普遍接纳和共同秉持的价值理念与民族意志。正如习近平所指出:“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做到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21)《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载《人民日报》2016年8月25日。要而论之,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针对目前民族工作领域的复杂形势和出现的主要问题,牢牢把住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前进方向,提出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针,含斗争性与引导性于一体。是非越辩越明,真理越说越清。在充分的话语言说与理论著述中,习近平阐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对象化意指、解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精神意涵与多维向度、注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之于实践面向的斗争性与引导性相统一的特质。
(三)围绕中心,夯实基础: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牢牢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在民族工作中的经验与得失,针对中华民族的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作出了充分探讨、进行了充分论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2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这其中既关注了始终在变的动态演化基质,也着重论解了要始终坚守的不变原则,强调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工作,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抓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建设,充分体现了物质性和精神性的高度统一。
中华文化内涵深刻、外延丰富,“人民为本”是其中一以贯之的文化精髓和国家治理理念。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生发于国人思维运动的概念总结,聚合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化目标确立的基本要求,迎合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之要,表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维意识与实践基项,具有深度的动力张扬与实干旨趣。正如习近平所言:“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23)人民网:《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04/c70731-24527972.html“要着力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24)新华网:《习近平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0/c_1118286141.htm 》要而论之,在跌宕起伏的时空转换中,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原理进行了中国化和时代性阐发,提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所以可能的最为基本的理念和原则,规定了模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实体的性质、内涵、限度、边界和方向,聚物质性与精神性于一处,指涉定注了其理论建构的最终导向。
(四)增信释疑,沟通内外:思想内涵深刻性与话语表达亲和性相统一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具有科学研判和整体谋划的战略思维,是对我国民族工作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持续深化。与之相契合,承载这种理论的话语,也充分体现出引经据典、要言不烦,高瞻远瞩、纵横捭阖的鲜明特征,使得原本深奥的思想理论呈现出强烈的牵引力、整合力与感召力。
习近平的语言风格和特色堪称话语表意亲和性的典范和集合体。在民族领域内,其所指向和标明的,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鲜明特质的美好生活理想。在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系列重要论述中,理论内涵的深刻性和话语表达的亲和性犹如一条主线贯穿其理论演进的始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用喻。习近平在对一个问题进行阐发和廓清时,往往大量运用形象比喻和口号缀语,继而提升其话语表达的说服力和濡染力,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在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时,“花之喻”“眼睛之喻”“石榴籽之喻”“生命之喻”等,都是其系列重要讲话之中的“常客”。二是注重用典。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重要论述中,十分注重中外典故、诗词,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人文轶事,比如:“五方之民共天下”“因俗而治”“大一统”等,这些关键表述均对国人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是善于用例。在论述民族工作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性上,习近平常常综合故事和案例来论述其思想观点,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因素。他在谈到有关民族团结的问题时,常常讲起新疆库尔班大叔与毛主席之间的感人故事,在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回信中,勉励他们继续像库尔班大叔那样,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些话语论述承载着习近平对民团结工作、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入思考,彰显了习近平看问题、思问题、解症结的朴实文风与真挚情感。
综上所述,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成员物质实践的社会意识,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态发展和新时期共时态凝聚的经验总结与价值研判。它作为中华民族团结发展理论的集中体现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出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底蕴根基,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深沉的价值追求,是在既有理论、共有历史和事实前提的经验思维中所刻写的。其理论全面审视了中华民族当代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系统设计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整体理念与方向,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建设的重要力量与组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支撑与实践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