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暖的紫禁城

2021-12-02撰文王一婷

艺术品鉴 2021年31期
关键词:紫禁城

撰文=王一婷

居住在紫禁城历代明清皇帝和后宫嫔妃们,是怎样取暖过冬的?

在农业社会,冬天不能算得上是特别招人喜欢的季节。莫说寒冬,怕只是秋天来临,萧瑟之感就起了,食尚且不好寻觅,气温下降,又增添了衣的需求,这便为生活多添了一笔支出。人们将对寒冷萧瑟的抵触刻在了文字里,“秋心”被定义为愁。然而,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天下多寒士,紫禁城内却处处生温暖,那些身处在“不可触摸阶层”的人们,靠着手中掌握的权力与财富,让紫禁城的冬天也变得温暖如春。在紫禁城,人们对抗寒冷的办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为衣服,二为器物,三为建筑,三位一体,共同让北纬四十度的冬天变得温暖。

在这件朝冠上,随处可见东珠的影子,冠顶、凤与凤之间、凤尾这些地方都饰有东珠。除东珠外,在朱纬上的那七只累丝凤上缀有猫睛石。在冠后饰的翟鸟尾部挂有珠穗。

服饰

衣服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代替人类身上的毛发抵御寒冷,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叠加了审美的功用。寒风起时,衣服天赋的保暖使命就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棉花未大规模种植以前,人们将动物毛填充在衣服里面制成“绵衣”,在棉花大规模种植后,由它充当填充物起到御寒的作用。是以在现存的宫藏冬衣中,有很多是棉衣。除此之外,动物皮毛制成的衣服也是御寒“主力军”,貂皮衣也经常出现。皮毛、棉花、绵料,这几种保暖材料一起,共同为人们抵御冬天的寒冷出一份力。

万事都有个开头,御寒也一样。这件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就是紫金城御寒保暖的“头部工程”。在清代,皇后、皇太后冬季所佩戴的朝冠与皇帝的冬朝冠基本一致,但装饰用的珠宝更多。与夏朝冠不同,冬朝冠上用的累丝凤是金制,不是桦皮镶金凤。朝冠的为圆形冠,以貂皮为主体材料,顶部是三只金累丝凤叠压,在顶尖镶嵌一颗大东珠。东珠,是指在东北地区出产的珍珠。这种珍珠的品相不能算作顶级,但由于出生在清室的故乡,被皇室抬高了身价,成为御用之物。在这件朝冠上,随处可见东珠的影子,冠顶、凤与凤之间、凤尾这些地方都饰有东珠。除东珠外,在朱纬上的那七只累丝凤上缀有猫睛石。在冠后饰的翟鸟尾部挂有珠穗。横二排竖五列的排布方式被称为“五行二就”,这是皇后、太后所用冠的规制。

清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通高30cm,口径23cm 故宫博物院藏

左上:清 明黄色江山万代暗花绸貂皮褂 身长87cm,两袖通长124cm,袖口宽32cm,下摆宽100cm,左右及后裾长34cm 清宫旧藏。

右上:清咸丰 大红色缂丝八团彩云蝠寿金龙纹女棉龙袍 身长143.2cm,袖长198.4cm,袖口23cm,下摆116cm 清宫旧藏。

袍服作为宫中出场率较高的服装,在冬天当然也不可少。这件明黄地彩云金龙妆花缎貂皮朝袍是康熙皇帝所用。圆领、右衽、马蹄袖。马蹄袖为清朝服装区别于其它朝代服饰的一大特色,这种袖子呈箭形,也被称作“箭袖”。在骑马射箭时将袖子放下可以起到保护手部的作用。清军入关后,为了保持骑马作战的传统,皇太极下令文武官员服饰上必须有马蹄袖。平时绾起,行礼或作战时再放下。这件朝袍的披领直接与朝袍相连,袍以黄色缎底上以圆金线妆花手法成织金龙纹。妆花是南京云锦织造工艺中最复杂的一种,本来品类繁多,在建国后也只传承下来“妆花缎”一种。这件朝袍有黄签,上书:“圣祖黄缎织金龙貂皮边天马皮朝袍一件,珊瑚背云二块,珊瑚坠角四个,加间饭块正珠八颗,四等四颗,五等五颗”。

除了男袍,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经典的女式棉龙袍——大红色缂丝八团彩云蝠寿金龙纹女棉龙袍。此袍为清代皇后吉服之一,主要用于重大庆典活动等场合。其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领袖俱石青色曲水纹织金边,片金缘,裾左右开,八团有水直身式袍。大红色缂丝面,内衬明黄色素纺丝绸,絮薄棉。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运用精湛的缂丝技法缂织海水江牙纹,八团红双喜彩云金龙纹。

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的织造工艺,因工艺精细,极费功夫,而其书画般的装饰效果可达到很高的工艺欣赏价值,被称为“织中之圣”,且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及至明清两代,缂丝工艺仍不断发展,且时常用于宫廷高档服饰。

下图:清康熙 明黄色绸绣云龙棉袜 高61cm,长24cm 清宫旧藏。

清康熙,明黄地彩云金龙妆花缎貂皮朝袍身长150cm,两袖通长194cm,袖口宽19cm,下摆宽152cm,开裾长53cm 清宫旧藏

除袍服外,人们还有坎肩、褂、行裳、棉袜等不同的服装形式用来御寒。

宫里的衣服兼具美感与保暖性,华丽复杂的花纹内包裹着上成的保暖材料。实用与审美就这样巧妙且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了一起。为人们出行御寒提供了重要帮助。

器物

人类对抗自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各种工具的使用。在取暖这件事上,各式各样的炉具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一功能。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炉具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既可以放在厅堂中供人们集体取暖,如火盆。也可以缩小身材放在手中脚下,形成手炉、脚炉。

在宫中取暖的炉具被称为“熏笼”。它的制作十分精美,分为盆和笼两部分。大型的熏笼重达数百斤,通高一米,有三足也有四足的。底下的配可烧炭,上面的笼则起到防护作用。冬日用火处颇多,防火则变得十分重要。宫中每个殿外都设有两个大缸,里面常年盛满了水,以备不时之需。在缸下还设有火道,冬天由专人负责烧火,防止大缸中的水结冰。熏笼一般以铜制为多,还配合以掐丝珐琅或鎏金的工艺,显得它更加华贵精美。

上图:清中期 画珐琅云龙纹圆手炉高12.1cm,径17.2cm 清宫旧藏

火盆在冬天置于宫殿内,用以烧炭取暖,主要有掐丝珐琅和铜两种材质。清宫档案中经常可以见到为掐丝珐琅火盆配座或将其梅洗见新的记载。

下图:清中期 掐丝珐琅八吉祥纹火盆高21cm,口径51.7cm,底径31.5cm故宫博物院藏

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手炉甚至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炉一般多圆形或椭圆形,其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根据需要用不同的工艺制作和装饰。内胆一般为铜制,架于外壳的口沿之上,以备燃炭。热量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进行传导,使外壳既温暖又不烫手。

这件画珐琅云龙纹圆手炉呈圆形,弧形提梁。口沿内挂铜胆。盖面以鎏金铜丝编织的密网做成,用以通风换气。器身中部以粉色为地,绘饰龙戏珠兼朵云纹,上下环以对称的蓝地白花装饰带。

另一件乾隆朝的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炉腹部两面对称开光,内为朱漆地,描金龙凤纹各一对。龙头及身部之金色深黄,背鳍及卷云纹金色较浅。凤头、身及翅尖金色较浅,而其轮廓及眼睛用深金色勾出,并以黑漆点睛。该手炉以世代相袭的龙凤为纹饰,又以红色漆为底衬,吉祥喜庆,具有浓重的宫廷色彩和皇家气息。

用炉则需有热源,那么,炭的选用就显得重要。在宫中,有专门管理热源事物的机构,惜薪司,负责采办御用热源。一为热火处,设八品首领太监3 名、太监50 人,专管安装火炉,运送柴炭;二为柴炭处,有首领太监2 名、太监25人,专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三为烧炕处,有首领太监2 名、太监25 人,专管点火烧炕。另外,各宫殿还有若干名太监听差,专管宫内的火炉、打更和守夜。皇宫内燃烧的,大多是优质的“红罗炭”,这种炭由涿州、通州、蓟州、易州及顺天府所辖的宛平、大兴两县的硬木烧制的。成炭以后,再送到西安门外储存。这种炭会盛放在涂有红土的小圆荆筐内,所以名为“红罗炭”。炭的供应也按品第依次递减,据记载,乾隆年间,皇太后依制有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 斤、贵妃75 斤、公主30 斤、皇子20 斤、皇孙10 斤。

清乾隆 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通梁高13.7cm,口径15—9.6cm

最接近现代暖气设备的当属宣统二年(1910 年)延禧宫中的电暖炉,这电暖炉是由西苑电灯公所奉隆裕太后懿旨在天津采买回宫,并于当年十月正式安装。虽然由于电力不足,电暖炉供热不均匀,前后试验十次左右才得以正常使用,但这毕竟是宫中第一次有了电暖设备。为了供应这些电器设备,清廷花费巨大,购买电暖设备及发电机、变压器等耗资达白银九千两,而冬季每月所耗费的电费则有白银一千六百八十两。

两年后,清廷宣布退位,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结束。新型的电暖设备虽然没有被废除,但终究没能取代老式的炭火,只在内宫活跃的旧贵族们,还是用炭炉取暖的多。

建筑

修建故宫的能工巧匠当然会把保暖考虑在内。

紫禁城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每个院落都会有单独的围墙。这一道又一道的围墙,除了分隔空间的功能外,既可用来防火,还可抵御冬天的寒风。此外,紫禁城内的大部分宫殿都坐北朝南,这种设计本身就有利于依靠自然光照取暖。再者,厚厚的墙壁和屋顶,也可以达到较好的保暖效果。

最有匠心的是宫中的“火墙”了。他们将宫中的墙壁掏空,形成火道,在屋外的廊檐下设置炭口,添置木炭,火道的尽头设有出气孔,用来排烟。这种设备散热面积大且没有烟灰污染。以墙壁取暖并非紫禁城首创。早在汉朝。武帝就在前殿之北建了一座温室殿,《西京杂记》中说:“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温室殿是皇帝与朝臣商量要是的重要场所,皇后的殿壁则以花椒为涂料保暖,所以又被称为“椒房殿”。

火炕与暖阁则是紫禁城取暖系统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紫禁城内有大量的火炕,这种取暖方式与今天北方的农村中的火炕并无大致差别。火炕内有炉膛,与殿内火道联通。在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两处,都还能看到火炕的存在。殿中往往还有东西暖阁,这就更像今天的地暖了。据《宫女谈往录》中记载:“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像现在的楼房有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的辘轳车,烧好了的炭,推进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里像在暖炕上一样。”晚明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乾清宫大殿……右向东曰懋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十月……是时夜已渐长,内臣始烧地炕。”可见在明朝宫中就有此设施了。

左图:从神武门看顺贞门

右上:故宫养心殿 右下:养心殿后殿东暖阁皇帝的寝室

左上:坤宁宫西暖殿后檐墙外的烟囱 左下:沈阳故宫里的烟囱

右图:故宫里的烟囱

火炕、暖阁、火墙,宫中的供暖系统完备而且科学。康熙年间,营造司成立,这个部门隶属于内务府,虽然没有多大的职权,但由于可以近距离接触到紫禁城的主人,所以有“近侍牌子”的别称。宫中宫殿颇多,人数也很多,营造司负责供暖的人员的工作量也很繁重。但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让紫禁城的冬天也温暖如春。

乾隆皇帝在《冬夜偶成》一诗中,曾较为详细地记述了紫禁城冬季的“供暖”情况及其感受。诗曰:“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皓月悬长空,朔风瓢碎霜。垂帘在氍毹,红烛明涂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

道光皇帝也曾有一首诗,详细描述了地炕结构。诗曰:“花砖细布擅奇功,暗热松针地底烘。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形参鸟道层层接,里悟羊肠面面通。荐以文茵饶雅趣,一堂暖气着帘栊”。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或许寒冷也是如此。服饰、器物、建筑,方方面面都能提供保暖。人力终究也可以战胜天气,有了这些保暖设施,再寒冷的冬天也会变得温暖,这也许就是紫禁城独特的魔力吧。

猜你喜欢

紫禁城
紫禁城之旅
民居摄影
紫禁城在1918
紫禁城365
紫禁城建筑之道 典藏版
紫禁城600年
2020年《故宫日历》发布
ACME演绎紫禁城上元之夜
上元之夜
조선 연행사의 자금성 견문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