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
——品卢东工笔写意花鸟画

2021-12-02统筹刘波撰文王一婷

艺术品鉴 2021年31期
关键词:笔法花鸟画水墨

统筹=刘波 撰文=王一婷

艺术家简介

卢东,1961年生于山东省新泰市,1983年毕业于泰山学院美术系,1996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7年开始创作以荷塘为主题的系列作品,2016年被山东省推举为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泰山学院美术系教授,泰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99年1月,作品《荷塘印迹》获全国第八届群星奖美术作品展最高奖——金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9年10月,作品《荷塘随想》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2002年11月,作品《秋忆》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银奖;2015年,作品《溪塘今古秋一色》获第八届“泰山文艺奖”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多篇论文和千余幅作品在《美术》《国画家》《美术界》《美术大观》《艺术市场》《艺术教育》《收藏》《中国收藏》《美术报》《中国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华文化画报》《山东画报》等专业期刊及海内外画册上刊登。

卢东《轻雾》240×70cm 2018 年

哲学性诗梦空间的创造离不开娴熟灵活的笔法应用。他的花鸟画继承了五代两宋的徐黄、崔白,近代的恽南田、任伯年等大师留下的艺术遗产,传统水墨的特色和韵味从未缺席。

中国花鸟画源远流长,并得到了充分发展,它以独特面貌屹立于世界画坛。如何在继承前人衣钵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是当代画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画家卢东作为研究这一课题的代表人物之一紧扣时代脉搏,以灵动且富有诗意的笔法为传统花鸟画注入新鲜血液。他以文化与哲学为基石,在新的艺术语境下创作出众多紧跟时代的优秀作品。

哲学情境的构成是卢东画作区别于其他画家的特点。他的艺术作品创造性地应用了“反常化”的表现手法。夏荷少见,秋天之荷倒常为他的画中客。秋在文人笔下总有萧瑟之感。“秋心”成“愁”。卢东写秋,从未回避寂寥,但在寂寥萧瑟之外更突显了一抹希望。他画秋,在水墨之上叠加一层靓丽的暖色块,暖色调所代表的光明与希望在画中坚强伫立。暗不厌其浓深,明不厌其夺目。明暗的对比醒目但不突兀,墨色中的光更有旺盛的生命力。情感与笔墨的释放包含了画家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物象的表现手法成就了他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体现卢东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在与天地的对话中获得绝妙的灵感。诗意与哲学在物象的表现中达到了高度统一。

卢东 《莲悦》 240×70cm 2018年

卢东《玉米熟了》132×66cm 2021 年

哲学性诗梦空间的创造离不开娴熟灵活的笔法应用。他的花鸟画继承了五代两宋的徐黄、崔白,近代的恽南田、任伯年等大师留下的艺术遗产,传统水墨的特色和韵味从未缺席。在融汇了现代人对生活的感受后大量的新鲜元素被注入,我们能在画中看到西方绘画中的明暗对比和光色构图,也能看到传统的水墨气韵。精妙的画面设计感是卢东画作的特色,他将自然界物象进行平面化的解构与重组,大片荷叶与点点飞鸟对比明显,面与点的配合相得益彰,画中的节奏感和呼吸感由此生出,构成了画里画外两个世界。画内花形鸟色,画外香气鸟鸣,画有形,气无形。“无形”与“有形”相结合便有了更加隽永的生命力。娴熟的笔法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音韵美、线条美、装饰美。匀整细净的线描与水墨挥洒的痕迹被他巧妙地融合,在对立中达到了统一。具象与抽象之间形神兼备;似与不似之间物意俱全;现实与想象之间法情共融。云母宣与工笔线条的配合,让画面保留了“形”的基础,当代表现主义手法的应用则让“意”更显隽永。画中既有平面,也有纵深,笔墨由此达到了自由灵活的诗梦境界。

工笔写意画,“写”字很重要。卢东的艺术作品书写性很强,但却不被书写所束缚。状物精微,潇洒率真。用勾线,把没骨的边缘一一地勾现出来,这种线的处理实际已经不是叙事性地呈现花卉和草木的结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一种趣味。勾勒和没骨都是传统的,卢东巧妙地把这样两点都组织在他的画中,在传统中创新,具有一种很强的现代意味。

卢东 《田园漫步》66×132cm 2015 年

卢东《地涌金莲》66×66cm 2015年

《周易》云:“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新的图式、新的风格、新的审美形态让卢东花鸟画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带给世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将中国画的意境神韵与西方绘画的视觉张力相结合,其意象斑斓眩惑令人陶然流连,凸显出一派恍兮惚兮的魔幻况味和若有若无的迷离之境,其合乎时宜的创新更昭示了传统中国画的文脉走向与未来形态。尊重传统,不断创新。正是有了像卢东这样富有才情有开拓精神的画家不懈努力,中国的花鸟画才能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笔法花鸟画水墨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工笔花鸟画
品读
水墨
几多笔法写思情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泼尽水墨是生平
《左传》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