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我们能做什么?
2021-12-02黄石德
文/黄石德
2021年8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指出,2011-2020间全球平均温度较1850-1990年升高1.09℃,人类活动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主因。报告认为全球各区域和整个气候系统观测到的许多变化是几千年来甚至几十万年来前所未有,一些已开始的变化在未来数百年到数千年内是不可逆转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我国政府积极响应。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30·60目标”的承诺,随后的“守护地球”峰会上又进一步提出要落实这一行动,再次向世界承诺。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体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角色的转变,从气候变化参与者和贡献者向全球治理引领者的转变。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前提就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向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模式转变。要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全社会各行业的共同努力。
首先,通过减排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行业看,在“十四五”期间,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要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和企业技术创新,引领社会投资向低碳绿色产业倾斜。一是通过改变能源结构,如开发光伏、风电、核能、氢能等技术,实现清洁发电,增加清洁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同时控制火电厂规模,降低使用化石燃料比重;二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如用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煤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三是通过催化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资源,如延长木质林产品使用寿命等;四是通过技术加持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等。
其次,通过碳汇和负碳排放技术进一步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一是要在农业、林业、土地利用、草原、湿地等方面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修复,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二是要大力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应用(CCUS)、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直接空气碳捕集(DAC)碳捕获等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就我们个人而言,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个体也是息息相关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环节都行动起来,挖掘减排潜力。诸如少买不必要的衣服,自备购物袋,做好垃圾分类,种一棵树,少开车,节约用纸,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等。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做好减法,就能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