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猪场疫病净化工作常见误区及对策

2021-12-02张海芹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种猪场种猪养猪场

张海芹

(江苏省灌南县新安动物防疫检疫所 222500)

1 种猪场疫病净化工作的常见误区

1.1 防疫人员防疫措施缺乏专业性

在很多养猪场,防疫人员基本上都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知识,凭借仅有的防疫经验并不能做到防疫措施面面俱到。并且在一些养猪场从事防疫工作的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工作技能及责任心,日常中不认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上报。一方面,其保存需要特定的温度和保存措施,而很多防疫人员在疫苗保存工作中的表现也差强人意。防疫人员不能按照规定要求对种猪进行检查,往往虚报数据应付工作。不能按照规范保存疫苗,导致疫苗有效性降低甚至失活,或是在接种疫苗时没有仔细核算疫苗种类及数量,导致疫苗种类或数量不能达到防疫所需要求。

1.2 种猪场布局规划不合理

在环境卫生学中,养殖场的布局规划相当重要,养殖场的工作区、生产区和生活区都具有相应的要求。其中,生产区最值得人们关注,生产区的位置分布要选在没有发生过疫病的地方,且地势稍微高出当地地势。这样可以防止养殖期间疫病发生,减少养殖场积水情况。养猪企业或养猪户没有仔细选择猪场地理位置,在生产中很容易出现问题。一些养猪场利用破旧废弃的厂房作为养殖场,但厂房的位置远离村庄,往往难以应付停水、停电状况,以及对恶劣天气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养猪场环境逐步恶化。由于种猪场的分布密度较高,细菌滋生容易滋生,饲料也容易腐败变质,导致种猪生产性能降低,免疫力下降。

1.3 尸体处理方法不当

很多种猪场并没有专门焚烧病死畜禽的焚尸房,死猪尸体被就近丢在河里或埋在泥土里,又或者直接露天抛尸,更有甚者将死猪肉推入市场,谋取经济利益,造成疾病广泛传播。养猪场没有深入分析猪的死亡原因,盲目处理猪的尸体,可能会造成病毒二次传播[1]。合理的种猪场实体处理需要一定的专业设备,如焚尸房等设备,焚烧的尸体会产生灰烬,可以用于植物肥料。因此,与随意丢弃种猪尸体相比,焚烧还会带来一定好处。

1.4 滥用杀毒药品

在养殖生产中种猪场没有聘请专业防疫人员,只凭个人经验或者主观臆断来安排种猪场的消毒杀菌工作。在药品选择使用过程中,也没有清楚地了解药品的主要成分及注意事项,只注重药品的使用效果,不利于开展有效及有针对性的消毒杀菌工作。很多时候也会为了提高种猪繁殖力,让猪服用大量生长激素,降低猪的免疫力。

1.5 品种选择不合理

某些农村猪养殖业常常会出现不同品种的种猪胡乱交配,导致很多猪的品种非常混乱,仔猪身体状况先天就较弱,对疫病免疫力低,加重了疫病在猪场的泛滥,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2]。

1.6 滥用抗生素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滥用药物及抗生素是非常严重的现象。有的为了让仔猪迅速生长,以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过多地在猪饲料中加入保健药物,导致病原体、致病菌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种猪场一旦发生疫病会很难治愈。由于缺乏基本的用药知识,用药完全凭感觉,导致用药过多,严重破坏了种猪健康,使用过多的抗生素不仅会造成猪肉品质下降,严重危害使用者的健康,还会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产生超级细菌。

2 种猪场疫病净化工作的对策

2.1 科学防疫

科学防疫的关键点在种猪健康状况的检查和疫苗接种两方面。要对种猪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重点关注种猪是否有情况异常的现象,并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有轻度感染疾病的种猪及时进行隔离,避免造成其他种猪感染及经济损失,在种猪相关病症加剧时,要尽快安排经验丰富的兽医对种猪进行救治。种猪场要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工作,并要求防疫人员必须拥有相关专业的疫苗知识,并能准确判别疫苗真伪,科学地保存疫苗,保障猪场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疫苗接种过程中,一旦种猪产生了不良反应,防疫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种猪身体健康[3]。

2.2 合理布局

在选择种猪场地理位置时候,要注意加强与有关环境部门的联系,相关环境部门要检查养猪场选址,主要针对种猪场周围的环境和种猪场内部条件进行检查,要求种猪场必须远离工业企业。种猪户必须与当地防疫部门进行交涉,制定科学的防疫计划。要求种猪场对各个区域进行合理布局,以实现科学化养猪,有效地阻断病毒传播途径。防疫人员要根据种猪场内部布局设置,制定相应的防疫方案,从而有助于处理出现的紧急事件,为在种猪场中开展高质量的疫病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2.3 重视种猪场消毒

种猪场必须要定期开展消毒工作,专业人员需要预估病毒可能的来源,并能及时阻止病毒侵入猪体,避免在种猪场中造成大范围感染。要积极主动地研究种猪场产生病毒的原因,熟悉掌握各种病毒的生存方式,显著提高种猪场地消毒工作效率[4]。种猪场的消毒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对病毒的认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并由此来制定种猪场的消毒管理制度,并配合疫苗接种来提高种猪免疫力;其次是对种猪场的消毒设备进行定期更新,并淘汰旧的设备,种猪场要定期更换合适的消毒剂,选择先进的消毒设备,根据种猪场场内布局监督消毒工作,维持种猪场正常秩序。种猪场还可定期组织养猪户进行有关消毒经验的交流会,以此来提升种猪场消毒工作的总体水平。

2.4 严格控制种猪场内疾病传播

种猪场内部设备和工具都有可能成为病毒传播媒介,种猪场要严格对这些设备和工具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为种猪饲养创造安全的环境条件。种猪场要为工作人员配备专业的工作防护服和舒适的鞋,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在夏季气温较高且蚊蝇、昆虫、老鼠较多时,种猪场内部要定期投放老鼠药和灭蚊蝇产品来避免其他生物对病毒传播的加速作用,种猪场还要针对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猪尸体,并在种猪场均匀地洒上消毒液,为此避免病原细菌的传播和扩散。种猪场还要定期进行寄生虫灭杀工作,定期对种猪群进行全面检查,观察种猪生长是否正常,是否感染寄生虫[5]。

3 小结

养猪业关系着百姓生计。随着现代化养殖场的发展,种猪饲养趋向于越来越少的人管理越来越多的种猪。因此,种猪场的疫病净化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在种猪场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养猪户必须要重视这些问题,必须联合防疫人员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养猪场的防疫效果。当地政府要加强对种猪场防疫工作的监管力度,保障种猪有健康的生长环境。

猜你喜欢

种猪场种猪养猪场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广东广垦广前种猪有限公司
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