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的作用及监测技术分析
2021-12-02田强
田 强
(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吉林,长春 130022)
1 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开始逐渐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汽车尾气、森林大火等等产生了温室效应,都在影响着大气中的CO2的含量,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迟迟得不到有效改善。林业是国际上公认的社会公益性产业,具有显著的低碳减排功能,然而由于长期管理不善,一些珍贵的森林资源面临着生存危机,树木被大量砍伐,森林病虫害灾害频发,大面积的森林土地裸露,树木在燃烧后释放了大量的CO2,引起空气中的CO2含量倍增,失去了林业碳汇的基本功能。众所周知,我国林业碳汇工作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在了世界林业碳汇发展的前列,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森林资源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到森林在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以公益性基金为依托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项目,帮助国内外的企业深入了解了碳汇供需价值,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更多支持,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森林面积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工林的面积也是遥遥领先,林业资源正在发挥着改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特殊功能,尤其是在森林碳汇交易中的关键地位,为企业低碳减排提供支撑,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 林业碳汇的作用
2.1 减缓气候变化
随着人们对于气候环境的日益重视,“林业碳汇”这个新兴的名字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那么,林业碳汇是如何改变我们的气候环境的呢?减缓温室效应的关键就是要减少CO2在空气中的排放量,同时增加空气中对CO2的吸收能力。我国十分重视减少CO2排放量的工作,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应用,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在提升CO2吸纳力的层面上,主要通过森林植物的碳汇能力,以及生物学习性,把大气中的CO2固定到森林植物中,在一定范围内显著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维护森林生态环境平衡。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树木每生长一立方米,就能够多吸收1.8吨的CO2,释放出1.6吨的氧气,因此,我们把林业碳汇工程形象的称为是大气中的“吸碳器”。
2.2 成本相对低廉
国际气候行动中,林业的CO2吸附能力开始成为重要的话题,林业碳汇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应对气候环境影响的最经济手段,如果采用科技方法对CO2含量进行减排和吸纳的话,每吨CO2的减排费用在100美元左右,而采用林业碳汇功能,则每吨CO2的减排费用仅仅只用十美元,这样显而易见的节约经济成本的方法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聚焦。
2.3 保护生物种群
维护生物种群的稳定是发达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国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然而由于我国林业建设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较为深刻,在森林生物种群的维护中还是存在着财政资金渠道单一、工作管理模式落后等情况,甚至有些林区为了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大面积的种植速生树种,使得天然林和生态林的环境持续恶化,生物种群的多样性难以很好的进行维系。林业碳汇理念的全面贯彻,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森林植物群落的重要性,不再过度的开发森林资源,珍稀的树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生物种群的繁衍生息也再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1]。
2.4 提高生态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的林业重视程度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森林面积和林分质量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我国已经深刻认识到林业碳汇的重要性,通过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强化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的蓄积量,并且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森林病虫害养护技术,积极打造了森林火灾监测预报平台,严格控制森林乱砍滥伐现象,减少森林碳排放量,稳步提升森林生态环境指数。
3 林业碳汇监测技术的主要问题
3.1 基线
即能合理地代表在没有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情况下,项目边界内碳库碳贮量变化之和的情景[2]。
3.2 泄漏
即发生于造林或再造林项目边界之外的、由项目活动引起的、可测量的温室气体源排放的增加。
3.3 额外性
包括技术额外性、资金额外性、环境额外性政策额外性。除造林再造林外,林业碳汇的计量还包括森林经营过程中的碳汇计量。
4 构建林业碳汇监测体系的合理途径
4.1 规划监测任务
林业碳汇监测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善的工作,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我们在构建林业碳汇监测体系之初,就应明确规划好监测任务,秉持着体系之间兼容性、综合性、科学性、特殊性等原则,按照我国林业碳汇监测技术的整体要求,将气候变化数据信息实时导入到林业碳汇监测体系之中,让林业碳汇监测数据能够更好的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同时,在林业碳汇监测任务计划时,应着重考虑到湿地碳汇量、荒漠地区恢复等项目的监测情况。
4.2 划定监测范围
我国森林覆盖面积较广,又大多集中在山丘地带,在林业碳汇监测范围的划定上,难度较大[3]。因此,我们在划定监测范围时,着重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各区域的森林资源变化情况;第二,国有林场林业碳汇量储备数据;第三,速生林和生态林的分布信息;第四,林业碳汇与气温环境之间的关联变化。
4.3 架构监测体系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各地林业碳汇监测体系的建设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建设要求,同时要符合本地区林业碳汇的现状[4]。所以,我们要全面综合的分析国家与林区林业碳汇监测管理的标准是否一致,对其进行管理侧重点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为进一步确保林业碳汇监测、预算的精确化,在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中,应注重各个地区监测结构的层次化管理[5]。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碳汇监测技术兴起时间较短,尚处于初步探索发展阶段,很多从业人员对于碳汇监测一知半解,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持续提高,森林蓄积量和林分质量明显提升,林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得到了充分重视,林业碳汇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注入了新鲜的力量,碳汇交易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朝着规范化、数字化、多元化的方向积极推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林业碳汇在保护生物种群多样性和减少水土流失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也给当地的林农带来了诸多收益。因此,在今后的林业发展中,我们仍然要稳步的加强林业碳汇的宣传力度,让各大企业和广大群众都能参与进来,最大限度的缓解气候变化的负面作用,发挥出林业碳汇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