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思考
2021-12-02焦丽芸刘晓峥
焦丽芸 刘晓峥
在全球经济进入数字化转型创新时期,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成为企业学习由传统方式迈向数字化的必然选择。如何认识企业数字化学习的转型创新?如何进行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围绕这些问题,笔者在此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整合信息化的基础上,将企业学习的诸多复杂多变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和数字化模型,由获取信息、表达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交付信息组成,缺一不可。而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则指利用各种新型技术,如移动、Web、社交、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进一步触及企业学习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学习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创新。
当下,企业学习的数字化转型创新无处不在,但又发展不平衡。据有关资料介绍,全球范围内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成功率只有20%,失败率是80%;从行业来看,即使是精通数字技术的行业,例如高科技、媒体和电信,成功率也不超过26%。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创新,如石油、天然气、汽车、基础设施和制药等,其成功率更低,仅在4%至11%之间。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2019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推动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培训等领域创造更多新技术合作亮点。2020年8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系统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的新篇章,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学习在数字经济时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进行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有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企业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提升传统学习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进而发挥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等数字化转型创新理念,激发基层学习活力,营造企业数字化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一)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的现状
近年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信息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探索和实践,不断推进新一代数字学习技术和业务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学习转型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积累了经验,为企业实现从传统培训向数字化、智能化学习跨越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
1.信息化基础设施初步建立。多数企业都构建了高速可靠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夯实了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基础。
2.在线学习信息化深入开展。通过近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在线平台建设,企业普遍搭建了在线学习、资源开发智能化在线运营支撑平台,学习场景和资源丰富,促进了学习创新的深入开展。
3.运营管理信息化有了进展。不少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管理和技术,建设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运营管理创新平台,提升了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精细化管理与评价。
4.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培训优势逐步显现。疫情暴发加速了企业远程教学普及,线上课程的比例直线上升,跨区域线上教学已成常态;线下学习与线上自主学习、课堂学习结合,已成为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学员可通过网络途径自由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5.依靠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学员线上学习行为分析,支撑个性化评估和教学,为教学评估提供了新的客观数据;通过跟踪学员课堂活跃度和注意力情况,绘制学员课堂学情数字画像和课程资源AI分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二)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面临的挑战
虽然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的发展,为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打下了坚实技术基础,但由于主观上的重视程度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1.认知偏差带来的挑战。部分企业对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导致企业规划缺乏明确的战略陈述和实施路线图,难以很好地对企业学习进行赋能。
2.协同能力不足带来的挑战。一些企业学习用户类型多样,数据不互通,流程不衔接,资源不共享,组织架构落后,跨部门协同能力缺乏,效能难以最大化,使得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速度不够快。
3.缺乏有效评估激励带来的挑战。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需要新的考核评估指标和激励措施。但目前多数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激励体系,影响了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的开展和目标实现。
4.技术能力支撑的挑战。普遍存在着技术沉淀复杂、重复建设严重、经验技能不足等问题,妨碍着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5.新冠、大环境和资金的挑战。受新冠肺炎疫情、新的国际环境和企业效益等因素冲击,企业数字化学习的资金投入,短时间内还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6.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战。转型创新举措与技术不匹配,妨碍转型创新的顺利实施和深入开展。
总之,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是要依托数字化转型创新,大力建设学习技术生态,化危为机,确保企业数字化学习战略目标实现。
三、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的途径和举措
推进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工作,促进企业数字化学习发展,提升数字学习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研究制定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战略规划
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战略是企业学习在认识其学习环境和实现使命过程中所接受的显著优先权和优先发展方向,是实现目标、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独特方式。企业管理层要不断深化对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艰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认识,夯实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思想基础,制定企业数字化学习战略规划,并切实将其融入学习活动和企业文化核心。
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现有在线培训、移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学习实际,以构建数字化学习能力为主线,研究制定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战略规划,明确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制定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落地方案,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工作要求,建设数字化学习办公室、信息化工作组等数字化学习新型组织,推动建立健全面向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的组织机构与管理变革。要围绕企业战略目标,适应数字社会和网络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分析企业需求变化及内外部资源条件,做好企业数字化学习发展规划,谋划好数字化条件下企业学习新的发展模式和推进路线,及时提供强大的人力、信息、组织支撑,打造点线网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生态圈。
(二)建立健全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组织机构
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应建立健全其组织架构,使其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
1.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行动组,任务是定义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的使命、愿景和战略。
2.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办公室,任务是确定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的重点指标。
3.多部门参与的学习工作组,任务是实施覆盖企业学习整体范围的数字化转型创新指标。
4.数字化转型创新学习单元,任务是建设学习产品、服务及管理模式。
其中,信息部门、教学部门和人事部门理解、协同和配合至关重要。信息部门需要理解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学部门要按要求去理解信息化的部署情况,及时提出学习需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人事部门要对所有工作机构设置KPI考核指标、跟踪评估指标完成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兑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打造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技术支撑平台
运用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北斗通信等信息技术,探索构建适应企业学习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平台,优化信息化布局,提升服务能力,加快企业学习云步伐,建设敏捷高效可重复使用的数字学习技术设施,将数字化学习战略具体化。
1.建立系统化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管理工作与培训学习、资源开发、技术支持等体系的融合应用,形成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闭环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学习形成并完善数字化转型创新战略架构。
2.构建数据治理体系。数据治理体系是企业数字化学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大力加快企业学习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加强数据标准化、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工作,加强学习、服务、管理等环节数据动态采集,打通企业学习各个环节留存数据,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促进学习业务数据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快速流动,降低数据使用成本,实现数据应用共享,更好地促进企业学习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
3.持续迭代适应学习变化。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不是简单地上一套或几套信息系统,而是一个可持续迭代创新的动态过程。基于企业学习需要的数字化转型创新必须不断适应学习需求的变化,持续加强平台、系统、数据等安全管理、不断迭代企业数字化学习体系,持续更新完善,及时下线过时的知识和技术。
4.推进数字办公、数字园区等建设。按照场景驱动、快速示范的原则,加强智能现场建设,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学习场景全要素、全过程自动感知、实时分析和自适应优化决策,建设敏捷响应的学习服务体系,提高生产质量、效率和资产运营水平。
(四)强化企业数字化学习转型创新运行管理
在战略指标梳理中,重点看是否具有品牌美誉度、技术实力、创新能力、行业经验等。在指标落地中,要深谋远虑,聚焦优势,完善配套,加快运作,协同推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站位要高,不拘一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健全薪酬考核激励措施,培育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这些都需要“一把手”和班子全员的参与和决策。一把手要牵头主抓,领导班子中应明确专人分管,统筹规划科技、信息化、流程、评估等管控条线,优化体制机制、管控模式和组织方式,打造业务参与、数据驱动、持续改进的流程,将学习生态系统建设得更全面、更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