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淄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2-02赵玉静张兰云李英武

中国果菜 2021年4期
关键词:临淄区蔬菜

吕 涛,赵玉静,张兰云,陈 冲,李英武

(1.淄博市临淄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山东淄博 255000;2.淄博同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淄博 255000)

淄博市临淄区地处鲁中丘陵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霜期190~200 d。蔬菜产业是临淄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临淄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蔬菜增效、菜农增收为目标,以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手段,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实施蔬菜产业升级工程和绿色蔬菜消费工程为突破口,通过科技驱动、园区带动、结构优化,大力实施“蔬菜富民”工程,积极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不断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有力促进了全区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3]。2020 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8 738 hm2,蔬菜年总产量达到92.5 万t,实现蔬菜销售收入16.6 亿元。其中大棚数量达3.6 万个,播种面积6 490 hm2,大拱棚面积167 hm2。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新一轮蔬菜产业的提档升级,本文对全区蔬菜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 临淄区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1.1 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蔬菜产业有了新引擎

临淄区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村集体经济为载体,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产品生产、储藏、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销售等一体化融合发展。自2015 年以来,临淄区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快产业融合。如2016年区政府出台了《临淄区蔬菜大棚抵押借款办法》(临政办字〔2016〕23 号)、2017 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试行)》(临发〔2017〕8 号)。现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 家,注册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 085 家,家庭农场118 家,其中围绕蔬菜产、供、销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200 余家,遍布农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吸收社员13 000 余人,辐射2 万余农户,带动发展了30 余家专业蔬菜营销公司,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

1.2 依托项目实施,加快了蔬菜产业的升级

近年来,临淄区先后实施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优势特色产业(蔬菜)集群项目、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项目。其中,仅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项目的总投资就达到了5 429 万元,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 600 万元,市区配套资金300 万元。2017 年又启动实施了以设施蔬菜为重点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争取省级财政资金5 000 万元,新建推广高标准钢架式日光温室210 个,新建育苗温室15 222 m2,示范推广物联网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8 项;引进、应用椰糠无土栽培关键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2 项;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15 个。目前,项目区1.2 万个大棚生产管理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0%以上,节水30%~50%、节肥节药30%以上,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普及率达85%,进一步提升了全区生态、绿色蔬菜产业的发展,温室蔬菜平均收益达到30 000 元/667 m2,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1.3 制定奖励政策,实施品牌销售战略

临淄区连续多年实施奖励政策,鼓励培育特色蔬菜品牌,其中对年内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每个品牌产品奖励5 万元;对年内获得两个以内(含两个)国家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奖励3 万元,获得两个以上的,每增加一个奖励1 万元;对年内续报并保持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和获得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的企业,各奖励2 万元。目前“翠竹牌”“乐家果蔬牌”等绿色蔬菜品牌产品达到44 个,“临淄西红柿”“临淄西葫芦”“柳店韭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同时,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主体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农产品展销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扩大临淄区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

1.4 改进技术服务模式,“互联网+农业服务”初步形成

依托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淄区积极改进技术服务模式,“互联网+农业服务”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如思远农业合作社开发了国内首家“农保姆”设施蔬菜标准化服务管理系统即“农保姆”App,在App中含有标准化种植、微农、农学院等版块,实现了设施蔬菜数据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菜农手机下载App 后,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面对面”的技术指导。通过采取这种“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临淄区蔬菜产业服务推广渠道进一步拓宽,全面提升了蔬菜产业标准化、社会化、信息化的服务能力,不仅服务全区3 万多种植户,更是指导全国10 多万种植户采用标准化技术发展蔬菜生产。

1.5 突出蔬菜标准园创建,以点带面加快自动化技术设备引进推广力度

近年来临淄区相继建设了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的蔬菜标准园。如鑫瑞园、旭丰、乐采等5 个蔬菜园区被评为部级蔬菜标准园,淄东绿康、荣坡、同茂等25 个蔬菜园区被评为市级蔬菜标准园。园区内种植棚全部采用高光效PO膜、防水保温被、防虫网、电动卷帘机、自动遮阳网、自动喷药系统、自动降温设备、棚内电动运输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等设备技术,使蔬菜生产操作更简单,技术难度更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使农民收入增加10%以上。

2 临淄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流转困难,影响了蔬菜园区规划和新棚建设

从临淄区目前的情况看,尽管广大农户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很高,但土地流转的规范运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具体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在集中连片流转大面积土地,规划建设蔬菜种植园区过程中,由于意见不统一或个别矛盾导致土地流转“钉子户”存在,而土地流转必须靠农户自愿,一旦出现反对意见,必定会影响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5]。

2.2 产业链条薄弱,产品附加值不高

全区蔬菜产业化水平较低,蔬菜贮藏、营销、加工企业少,未形成系统的产业链条,产品多以初级、鲜品为主,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差,价格稍有变动,菜农损失惨重。特别是作为蔬菜产地,临淄区龙头企业少,链条不长,市场竞争力不足。据统计,全区以蔬菜加工、储藏为主的企业只有3 家,辐射带动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做大做强。

2.3 品牌运作相对乏力,名优特蔬菜的强化措施不足

中国蔬菜十大品牌中,前两个为寿光市占有。临淄区虽然有“丰收娃”“乐采”等蔬菜品牌,但是品牌知名度仅限于当地,品牌运作效益相对较差,无论是蔬菜还是龙头企业,都没有形成规模和产生影响力。特别是临淄区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运作始终没有发挥出其独特效应,创造出有效价值。因此,造成了当前临淄区蔬菜优质不优价、差价拉不开、效益不够高的尴尬困境。

2.4 市场机制不够健全,造成蔬菜自主销售和主导市场的能力极低

临淄区至今还没有形成或规划建设集中性的蔬菜批发市场,现有的市场多分散在相关镇、街道的主要种植区和地头,基本是多年来种植户、购销大户为方便销售自发形成的,几乎不存在组织和管理,缺乏及时全面的供求信息和流通信息服务。因此,蔬菜产销受制于经销商,多为被动接受价格,虽然销路通畅,但是在市场竞争中没有话语权,致使蔬菜种植总体效益不稳定。

3 临淄区蔬菜产业的发展建议

3.1 加强规划、引导和扶持力度,集中推进蔬菜园区基地建设

一是制定出台蔬菜园区建设奖励扶持政策,列支专项资金,制定相应标准,扶持新棚建设和旧棚改造,扩大集中连片种植规模。二是规范土地流转,及时协调解决蔬菜产业发展用地需求,鼓励引导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蔬菜种植,扩大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生产格局,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落实好大棚抵押贷款政策,加大对符合“鲁担惠农贷”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力支持做大做强。引导更多的工商资本投入蔬菜产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通过扶优、扶大、扶强,集中推进具有优势的蔬菜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规范化、标准化经营管理,发展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达到一流设施条件和种植技术的示范园区[2,5]。

3.2 延伸蔬菜产业链条,发展蔬菜深加工产业

大力扶持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立足蔬菜产业现有的发展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装备提升生产效率,延长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链条。积极开展蔬菜深加工及相关产业,发展高端蔬菜,通过招商引资、改组改造、联营联合等形式,培育和壮大贮藏保鲜、冷冻脱水、净菜加工、果蔬深加工等龙头企业[6-7]。积极引导和支持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促进蔬菜产业链接延伸。

3.3 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力打响特色蔬菜品牌

一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监督、检测机制,实行统一提供信息、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监管、统一防疫和收购等服务,确保各蔬菜种植园区、基地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并严格推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从源头上保证蔬菜质量安全。二是持续推广新技术。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与协作,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8-9]。三是搞好优质、特色、精品蔬菜品牌运作。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以西红柿、西葫芦等地理标志产品和主要种植品种为重点,围绕品牌蔬菜产地环境管理、种植规程、技术支撑等各方面和淄博建设“盒马市”为契机,借用抖音、拼多多等新媒体加强品牌宣传,精心组织实施“临淄蔬菜”品牌运作,切实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9-10]。

3.4 规范完善营销模式,提高蔬菜产业经济效益

一方面,完善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发展订单蔬菜、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密切的经济协作关系。鼓励有条件的蔬菜园区、企业、合作社在本地或走出去发展农超对接、代理配送、建立直销门店,拓宽蔬菜流通渠道。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蔬菜市场的规划和管理。按照适时、适度的原则,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准确考虑功能定位,通过招商引资或吸引社会资本的形式,规划建设区域性蔬菜批发集散市场[11-12]。加强对现有地头市场的组织管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建立完善蔬菜信息网络,及时提供蔬菜生产、市场、供求信息,扩大蔬菜产品的销售范围,努力争取蔬菜销售的定价权。

猜你喜欢

临淄区蔬菜
蔬菜“涨疯”,咋了?
摆摊
“难吃”的蔬菜也有“过人之处”
奇怪的蔬菜
调皮的风
蔬菜
精打细算的妈妈
平衡车
我和板栗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