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壁画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再现与传播

2021-12-02何泳葶

艺术品鉴 2021年3期
关键词:壁画敦煌动画

何泳葶

一、数字媒体技术流行趋势下再现敦煌石窟的意义

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中,敦煌艺术恒久地绽放着璀璨耀眼的光芒,强烈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敦煌莫高窟从北魏至今还保存着四百八十个洞窟,内存有技术超卓的雕塑、壁画。它反映着着中国佛教漫长的历史发展路程,但历史上的变更对它造成深刻的痕迹,为使后人重睹敦煌壁画昔日广彩,再现敦煌辉煌已迫在眉睫。

过去文物保护专家一直致力于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壁画进行实体修复,探究壁画脱落、病害的内在原理,采用灌溉、脱盐等手段对壁画进行修复。但由于壁画的文化具有遗产属性,壁画的修复必须保持真实性,所以实体修复只能一定程度延缓壁画的破坏,不能修复已经破损的内容[1]。此外,壁画的实体修复还存在着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甚至还会引起保护性的破坏。当下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数字媒体是一种以二进制数的形式纪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数字媒体与敦煌壁画的保护结合,为壁画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多种传播手段。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攀锦诗女士曾说过:“壁画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但利用新媒体技术却可以突破空间与时间限制,使壁画遗产得以“再生”和“永生”。以敦煌壁画为例,对壁画遗迹进行高精度还原、逼真色彩演示以及虚拟展示,通过移动终端或网络向人们传播和推广流传,是敦煌壁画“永生”最佳途径。

通过数字技术重现敦煌文化,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身临现场的感觉。人们利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多种感官通道获得敦煌壁画的信息,全方位、沉浸式感受敦煌石窟壁画内的文化历史内涵与核心思想,同时也有效增加传播的力度和效度,增加传播的娱乐性与交互性。例如,2010 年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中,一块巨型环幕将5m 多长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全部展示出来,并赋予动画与声音,展现出汴京城繁荣景象,其绚丽多彩的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二、敦煌壁画的数字再现

(一)数字化辅助临摹

计算机数字化的飞速发展下,借助计算机的辅助功能修复壁画的方式已经被广泛使用,主要从计算机辅助生成线描图、计算机辅助敦煌壁画着色两个方面去实现壁画的修复[2]。

计算机生成线描图指通过计算机提取壁画图像轮廓并智能分割图像以及边缘,对于壁画中缺失严重部分,可以使用于样本学习的方法来替换或者补充该部分,再对线条精细修改后,采用矢量化技术与插值算法便可临摹出一幅还原线描图。

计算机辅助着色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模拟识别技术等方法对已修复好的线描图进行着色。通过确定着色的区域、选择适合的颜色、选择笔刷对区域绘制等一系列步骤真实还原壁画原貌,使灿烂的敦煌历史文化重现光辉。

(二)色彩复原

敦煌壁画经过千年人为、自然的摧残后,壁画中的颜色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各种变色现象,相比于传统使用无机颜料分析、加固材料等修复方法,利用计算机复原壁画颜色具有可重复性与虚拟性,并不会对损坏壁画。在经过经典图像处理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学、色彩学专家的经验知识和已有的实验统计数据,并深入剖析壁画朝代特点与风格类似壁画建立对比参照,可以使复原的效果更加真实可靠。

三、数字媒体环境下敦煌壁画重现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壁画的种类繁多与复杂性

敦煌壁画的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增加了采集壁画样本困难,加剧了修复任务。敦煌石窟包含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552 个石窟,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壁画的风格特征、艺术形象、色彩语言、材料技法都随时间进程变化,形成独特的嬗变演进的历史进程,壁画数量之巨、信息量之大、内涵之广也令人惊叹。

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为例,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壁画内在空中飞行的天神,在六国至北魏时期的飞天脸型从椭圆变长而丰满、眉平眼秀、嘴小鼻丰;隋唐时期飞天数量增大,呈现出多种多样脸型;至唐代达到顶峰,漫天飞天神态各异、生动多姿[3],仅仅只有飞天形象就达到如此程度,想要完整的把洞窟内各时期壁画完全展示给观众,其背后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二)真实还原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在复原最真实的历史与文化,将其以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形态客观地向大众传播,不歪曲历史。对敦煌壁画的真实呈现是还原壁画的首要原则,无论利用何种还原手段,都要尊重壁画原本面貌,尽可能将壁画真实呈现。即使必须要在作品中增加一些提示观者解读壁画的数字信息,也要遵循与壁画原型一致的原则,不能篡改壁画原有的文化信息与内涵。

四、数字媒体环境下壁画丰富的传播方式

(一)运用动画为敦煌艺术赋予新的生命

敦煌壁画元素在动画中的表现是中国动画界颇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将民族文化、民族情感融入动画,用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敦煌当代的艺术精髓,将壁画“活”灵“活”现地展示给人们。以动画《九色鹿》为例,从叙事、造型、色彩等角度全面展示敦煌壁画艺术在动画中“本土化”创作[4],使敦煌文化精髓在新时代拥有新的传播方式。

1.叙事情节的展现

动画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从敦煌壁画中提取。动画作品《九色鹿》就是取材于敦煌257 窟北魏佛教经典故事《鹿王本生图》,是敦煌壁画中最完美的连环画本生故事之一。在设计动画的过程中保留了故事发展重点,增加了各个情节之间的衔接,绘制成有逻辑、连续性的故事。这类动画极大的发扬了敦煌文化精神,彰显敦煌文化的意境。

2.造型手法的运用

从十五国时期至元代,大多数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法都是以线为主,敦煌壁画中同样用线条描绘画面,自然且悠美的线条展现艺术之永恒美。《九色鹿》中的形象都采用了简洁的线条来表现,人物形象“小字脸”就是借鉴了壁画中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的脸部造型处理风格,通过线条的处理表现人物的善恶两级。例如善良的九色鹿与奸诈的落水人,舞女与皇后的姿态与造型也取之于敦煌壁画中的敦煌飞天与乐伎,妙美的身姿与飞扬的飘带处理相互照应,给予画面节奏和韵律感。

3.色彩风格的表现

佛教传入我国后便诞生了敦煌壁画,最初以为宣扬佛教为根本作用,色彩表现上同样以佛教色彩为主。早期敦煌壁画具有浓厚西域风格,以纯色为主;隋唐中期与中原风格融合,使用复色居多;宋元后晚期用色种类较少,中原风格明显,更贴近淡彩晕染。在《九色鹿》创作中,将敦煌内魏晋南北朝时期及隋唐时期的赋彩风格及手法很好的进行了融合运用,人物与背景大多以颜色朴素的纯红、赫绿色为主,融合较多平涂罩染手法既丰富整体色调又不失单纯。

(二)虚拟现实还原真实场景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是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和硬件设备生成的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通道形成的高度逼真的模拟环境,以赋予人沉浸式、身临其境的感受[5]。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壁画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形成的虚拟交互展示,颠覆了传统单向向观众传递信息的方式,真正实现人与物双向信息的传递,使壁画在传播的质量与效率上得到了飞跃。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政府以及敦煌研究院就开始重视对壁画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壁画进行保护与修复。1996 年,浙江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研发了“敦煌石窟虚拟漫游与壁画复原”系统,这个系统综合采用了三维建模、图像处理、数字摄影等技术。观看者可以使用电脑参观莫高窟外部景象、内部壁画和雕塑,感受石窟千年啊演变的沧桑。至今日,敦煌研究院已经完成了82 个洞窟的数字化,256 个洞窟的虚拟场景,实现互联网开放浏览,观赏者只需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手势操作,即可体验360 度无死角的远程观赏[6]。

(三)多种创新交互形式

借助数字化交互,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壁画当今风貌,还能领略它的昔日风采,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地修复壁画,还能再现出同一副壁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色彩,只需对准壁画轻轻“扫一扫”,用手指滚动屏幕内的色彩滚动条,观众就能欣赏不同年代壁画的色彩流变。既能“回归”唐朝目睹千年前真实清晰的色彩,又能“穿越”到100 年之后逐渐淡退的色彩。这种虚拟交互的呈现方式突破了观赏壁画的时空局限性,拓展了文化的传播路径,同时减少了真实壁画中的物理损耗,极大地调动人们的探索求知欲。

五、总结

敦煌壁画是无数能工巧匠共同铸造的艺术宝库,无论何时都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对敦煌所承载的艺术价值探索是我们当代人的使命,不畏困难。新媒体环境下,融合技术与艺术,开辟敦煌壁画再现与传播新途径,将敦煌壁画震撼人心的动人风采永久保留,并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壁画敦煌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做个动画给你看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我的动画梦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