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2李青姜云霞广州工商学院基础教学部

教书育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互联网+院校

李青 姜云霞 (广州工商学院基础教学部)

传统教学模式因其操作方便、易于上手,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模式与简单合作模式为主,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讲授模式

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借助于课本、多媒体、PPT 呈现知识,更加重视“讲解”。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记录理论知识并且进行自我思考与吸收。教师根据不同专业教学特征来调整授课形式,或是融入案例,或是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帮助学生全面且具象的理解知识,增强专业能力。

(二)简单合作学习

教师讲解课堂知识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这种教学模式有成员组合随机性、自由性较强的特征,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学生个人能力,教师可以对成绩优异者或突出成员适当的奖励。

如今,以讲授模式与简单合作模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需要,很难满足学生们学习与成长需要。因此,“互联网+”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内涵

互联网+ 教学模式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信息技术导向的教学模式

把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模式相连接,在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体现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的可参考因素。[1]将教学活动细化成课前准备、课堂活动以及课后复习三大模块,积极应用腾讯课堂、微信群以及QQ 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下发课程内容,学生通过网络沟通软件实时反馈学习问题,教师在线给予指导帮助,针对性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教学质量,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网络课程为媒介的现代化授课模式

传统教学体系内融入网课内容,有效拓宽学生获取课程学分的途径,为学生锻炼实践能力与自主思考能力提供平台。教师借助于网络平台推送相关知识、制作微视频,学生在移动教学平台中试听并且整理个人意见,正式进行课堂授课时有侧重、针对性学习,更加系统且深刻的消化课程内容。授课结束后,学生可以在教学平台内与同学实时交流,协助完成学习任务。

二、“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想要长远稳定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特征进行改革,突破以往应试教育这一传统理念的制约,结合院校实际情况以及实际条件,不断深化课程改革,贯彻落实“培育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服务社会”的教学原则。[2]按照人才培育理论和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的理念,紧抓应用能力展开教学方法、内容等模块的创新。

(二)实现师生良性协作

改善传统教学主体间的关系,基于平等、民主等条件基础上实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作为教学辅助的辩证关系。教师是校内教育工作的首要负责人,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义务。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行业现状,及时传播专业知识与前沿理念,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和思考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开拓其学习视野,充分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保障学生可以真正意义上同社会发展接轨。通过师生间良性沟通,互相配合,创设更加理想的教学环境。

(三)构建应用性教学范式

首先,持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参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要求课程设置必须融入选修课、必修课、通识课、专业课,在必修课内增加实践板块,丰富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设计弹性化选修课程,维护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此条件上,按照人才培育总体计划来设计与修订教学课程的改革方案;其次,MIMPS 教学。全面执行项目教学方式,深入研究人才培育要求和目标后对教材内容展开模块化构建,要求各模块内容均是实践活动和理论知识的立体交织,采取任务驱动—实训活动—评价体系这种程序实现,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应用技能。教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结构有着中间小、两头大特征,兼职教师年龄普遍较大但职称高,青年教师数量多但流动性较强、职称较低。学校管理者应该深刻认识到青年教师团体虽然在硬件标准和专业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学习潜能大,对于各种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处于互联网+ 大环境中,能够帮助院校收集优质合作项目,并且可以把网络平台里获取的专业竞赛项目引进课堂,正确利用互联网这一强大的媒介搭建对外合作的工作室,将合作项目作为契机,教师引导学生采取MIMPS 教学学习专业知识,并且为学生量身打造实践任务,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等形式合作完成并讲解任务。通过上述教学模式,能够高效缓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源匮乏问题,促使学生在实际合作中发现个人缺陷,针对性提升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最后,设计多元化评价机制。课程教学范式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学评价必须由单向化升级为多元化,学生考核重心应该从专业考试成绩延展至日常课堂出勤、课堂参与程度、社会调研、小组讨论表现、实训成果等方面内容。合理提高过程性考核比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专业竞赛和拓展新学习。把社会企业人资管理的360°绩效评测手段与教师评价制度有机融合,建立覆盖外校专家、学校专业带头人、同专业学生、教师个人等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从而对教学效果与教学全过程展开客观、真实的评估。互联网+ 发展趋势下,也应该把教师对学生贡献程度、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程度纳入评估体系内,对现有的评价体系提供弹性补充。

(四)改善教学条件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深刻认识到,想要保障教学模式改革顺利推进,离不开配套制度体系提供指导依据。课改实施活动中修改教学提纲、设计改革方案、确定过程性考核比例,针对教改团队中涉及参与主动性的成员义务和权利的界限划分,完善相对应的奖惩机制等内容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实现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的协调发展。

三、“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应用

关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微课

“微课”就是微课程的简称,主要指根据新课标和实际教学要求,拍摄各种视频用来记录教师在课内外教学中组织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整个过程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环节来进行[3]。尽管课程时间不长,但是却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用以集中阐述某个问题、知识点或者是某个主题的视频微课程。另外,“微课”不仅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相符合,而且还呈现出了教学内容少、教学时间短、突出主题以及针对性较强的特点,因此,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如通识必修课大学语文作品赏析时,课上可以使用有关作者简介与名家解析的短视频供学生欣赏,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与接受。

(二)慕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慕课”应运而生,从而成了促进全球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4]。与传统的网络课程相比,“慕课”的特点为参与范围比较广泛、完全免费等,并且还与各种创新型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有机融合。尽管“慕课”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却对教育改革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慕课”实际上是指利用网络将个人的知识向其他个人与机构进行传达,反之,个人和机构又向个人反馈,以此来确保个人的继续学习。另外,“慕课”课程主要涉及自然和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这三个领域,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够分享世界顶级大学的经典课程内容[5]。此外,它的课程结构体系十分完善,属于一种完全对外开放的教育课程,无人数、空间和环境方面的要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实践活动,是通过不断总结、分析以往经验的条件上展开针对性修正,从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过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想要有效攻克互联网冲击,必须整合各方教学资源,采用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形成现代化教学体系,才可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互联网+院校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