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宏州各民族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2021-12-02杨建彩王婕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德宏州德宏攻坚

杨建彩,王婕

(德宏职业学院,云南 德宏 678400)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目标任务分三步走,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属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突出特点,德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建州以来,德宏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共创美好家园,携手脱贫攻坚取得重要进展,助推美丽德宏建设。

1 目标引领、振兴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978年以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十六大召开以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十六大召开至十八大以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1978年以来,党中央发布了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20个中央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农村改革过程;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 “美丽中国”概念,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更加突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一次关于农村工作的高规格会议,前所未有,会议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和目标要求,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总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3]。2018年2月4日,党中央正式发布了新时代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了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相继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为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最关键的环节。2018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家标准(GB/T 37072-2018),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特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导全国各地有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自2013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云南省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助力脱贫攻坚。云南立足我省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等实际情况,统筹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共同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万村示范行动”,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

德宏州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快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贫困群众落下”的庄严承诺,围绕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突出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建设“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的目标,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具有云南边疆民族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德宏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赢得了各族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称赞,使得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民心。

2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1 脱贫攻坚成效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德宏州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贫困群众落下”的庄严承诺,聚焦“三类人员”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抓整改,聚焦工作难度大的县乡村和易地扶贫搬迁重大项目抓挂牌督战,2020年上半年完成了州级102家“挂包帮”单位以及行业部门2019年度扶贫成效考核,考核等次为“好”的单位97家,“较好”的单位5家。全州5个县市中4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2019年底,芒市、盈江县、陇川县脱贫摘帽成果不断巩固,梁河县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186个贫困村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2.2 多点发力、精准扶持

“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4]。德宏州始终坚持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工程,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各民族团结一致,深入开展沪滇扶贫协作、集团帮扶、定点扶贫工作,有力助推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万企帮万村”等帮扶行动成效明显,构筑了全社会扶贫强大合力。采取特色产业脱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消费扶贫、易地扶贫,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积极与周边7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措施行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基础之棒、产业之棒、固边之棒、党建之棒“四根棒”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扎实推动芒市河边寨、梁河小厂、盈江下勐劈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统筹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谱写好德宏美丽画卷。

3 跨越发展、日新月异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工作时特别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德宏州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与汉族等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发展,在党对边疆地区生产生活倾斜性扶持下,如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等,德宏州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近年来,德宏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健康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对外交流不断深化,芒市、瑞丽、盈江、陇川、梁河等地处处充满生机与希望,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日新月异展现新画卷,团结奋进奏响新乐章。“中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德宏”。2019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被国务院批准设立,为自贸区打下坚实基础。州内全面推进“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以及畹町小镇、姐告跨境电商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创建一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盈江县勐弄龙门古寨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苏典乡下勐劈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瑞丽边寨喊沙村荣获2015年CCTV “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2018年德宏斩获魅力中国城称号。

4 夯实成果、持续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德宏州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民族的不懈努力,州内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深入人心,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不断开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虽然浩大而复杂,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关乎边疆稳定和谐,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落实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更是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也是精准聚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任务。2020年,德宏州委州政府在决胜脱贫攻坚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经济发展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启动实施推动德宏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全州脱贫攻坚高质量收官,如期实现美丽德宏建设目标,德宏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德宏州德宏攻坚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中缅胞波情 共饮一江水 德宏中缅胞波狂欢节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让边疆青少年远离“毒”害——德宏州关工委年持之以恒帮助青少年禁毒防毒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