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整体规划的价值论证与推进路径

2021-12-02朱忠琴

中小学校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育人理念文本

□朱忠琴

学校整体规划是在对学校办学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对引领学校发展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论的系统表达。在学校办学实践中,学校整体规划引领学校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能起到凝聚共识、指明方向、谋划思路、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路线图的作用。[1]近些年,绝大多数中小学都在制定整体规划,创建学校文化,并且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一些学校虽然在做整体规划或特色提炼,却并未深刻领会其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联。学校对于为什么要做整体规划,谁来做整体规划,所做整体规划的内容规范等方面,存有疑虑。然而,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最终影响着学校整体规划的制定与推进。总的来讲,学校整体规划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价值层面,即学校对于整体规划的价值认识问题;二是事实层面,即学校整体规划的实施现状。

一、价值存疑:学校对整体规划价值认识不足

目前,学校大多数在忙碌学校规划建设。可是在对待整体规划的态度、方案制定与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进而影响着学校整体规划的质量。

(一)专家的心声:整体规划的价值不言而喻

学校整体规划在实践中存在多样表达,虽有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规划、学校特色建设等,但实践行为一致,多是对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理念、“三风一训”、主题理念等的梳理与建构。目前,专家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做学校的整体规划,并且也是首要的工作。该工作内容涉及引导学校梳理办学哲学、培养目标,指导学校将所开设的课程通过绘制图谱或者结构图的方式系统地呈现出来等。但很少见到有“为什么要先做整体规划”的相关讲解,偶尔会听到“做这个东西对学校发展很有用”,但怎么有用?有何用?则鲜有论证。专家认为学校已认识到整体规划的价值,然而,这却给学校带来了极大的苦恼。

(二)学校的苦闷:整体规划对于学校发展价值何在

选择做整体规划,很多学校是出于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服从与接受。在做规划过程中,面对专家对学校问题、文本科学性、规范性等问题的逼问,学校往往痛苦不堪。“我已经在好好地上我的课了,好好地办学了,开展活动了,为什么还要做这个。”实践中,一些急切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校长很直接地对专家说,“先别整什么虚的规划,先帮我们改进课堂,把教学质量提上去,我们先不需要宣传包装。”侧重改进某个教育要素的发展需求,是很多学校改进教育教学的真实写照。朱熹曾说:“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对于学校,教育质量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的根源可能就在于学校对办学哲学的理解较浅,教育教学缺乏理念的引领,是一种机械式的运作。这样的学校,如果单纯地、片面地改进课堂某个方面对于学校的长远改进和提升是有难度的。学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学思维给学校整体规划的推进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导致其内生动力并不强大。

二、事实缺憾:学校整体规划的执行状况不佳

学校领导对于学校整体规划认识的狭隘,表现在学校整体规划仅仅由专家团队或者学校部分领导参与完成。并且,学校整体规划文本内容也出现与学校实践智慧不相符合、难以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问题。

(一)学校整体规划参与主体缺位

实践中,迫于申报项目或者应对上级检查等压力,学校需要做整体规划文本的撰写。一些校长对学校整体规划价值的认识不足,将学校整体规划的撰写看成是专家的事情。他们邀请专家进校帮助撰写文本,将专家置于会议室撰写学校哲学、学校理念等相关文稿,将自身定位为专家需要询问学校校情时的答题工具。甚至有的学校不请专家进校,而是直接把学校的基本情况与历史材料反馈给专家,希望其在千里之外就能把学校整体规划制定出来。

一些学校的整体规划虽不是由专家完成的,而是由学校领导干部参与完成的。但这些学校也没有认识到参与整体规划给参与者带来的价值力量。中小学领导认为学校整体规划是其工作范畴,而教师的职责就是课堂教学。同样,绝大多数教师也认为自身的职责就是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教好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新课程改革之后,倒逼教师从只关注自身所任教的学科,转向关注学校的课程体系,关注自身学科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需要教师关注学校整体的育人目标与育人理念,但是大多数学校教师目前仍停留于对学科教学、学校课程的关注上,对学校整体规划尚未引起关注。

(二)学校整体规划内容质量不高

学校整体规划的文本内容质量影响着整体规划的执行。学校对办学哲学、办学理念的总结提升是文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内容在整体规划的制定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学校整体规划设计中,先任意选取主题理念,然后对主题理念进行解读。比如,有的学校在没有考量自身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直接查找字典,将自身学校理念确定为“玉成”文化、“尚美”文化等,然后开始大费周章地翻阅书籍,对新定的主题理念进行解读。解读虽然规范,但解读后的文本与本校之间的关联难以建立,文本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种学校整体规划是不贴合学校历史文化、不关注学校现有校情的规划,其对学校改进的价值难以被有效发挥。

二是在学校整体规划设计中,虽追寻学校的历史文化,但是较为肤浅。在专家学者的引领下,一些学校也认识到学校主题理念、办学理念的确立,要与学校历史文化、校情、学情相联系。因此,在制定主题理念时,也会梳理学校历史,但由于理解的浅显性,导致学校在确立文化理念时有些片面。比如,一所学校坐落于某条大河边上,该条河流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滋养了学校的某些精神品质。学校在确立文化主题理念时以“水”文化为主题词,然后对“水”字进行解读,诸如“上善若水”等,但发现还是缺乏对文化的深入挖掘。学校周边的“水”文化,与其他学校“水”文化的区别之处没有被挖掘出来。对主题理念的提炼与学校自身文化的关联性不大,这样构思出来的学校文化也很难得到师生的认同。

总的来说,学校对整体规划的价值认识不足,影响着学校整体规划的参与力度及学校整体规划质量。要提升学校整体规划质量,就必须让学校认识到做整体规划的价值与意义。认识决定行动,只有认识到学校整体规划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价值,学校才会把精力投入整体规划的事务中,否则就是一种应付。

三、价值论证:学校整体规划有助于学校的改进

学校整体规划,无论是文本的撰写,还是文本撰写后的实际执行,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提出三个世界理论。他把由物质客体、石头和星球、植物和动物等构成的物理世界称作“世界1”,把内心或主观感受的世界,即精神世界称作“世界2”,把如语言、歌曲、绘画、雕塑等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称作“世界3”。[2]整体规划方案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出“世界3”的过程。波普尔认为人和科学知识的发展是通过“三个世界”的互相作用来实现的。在“世界2”与“世界3”的相互作用中,“世界2”作用于“世界3”体现在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助推学校提炼出整体规划。“世界3”对“世界2”的反作用体现在契合学校文化的整体规划,会激起学校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及投入学校生活的情感。“世界2”作用于“世界1”体现在学校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及情感投入,影响着学校的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可以看出,“世界3”与“世界1”通过“世界2”间接地相互作用。“世界3”对于“世界2”“世界1”的反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包含学校文化理念提炼的整体规划对于学校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校整体规划的目的就是让学校对自身问题的认知更加明朗,对自身的文化、实践智慧更加坚定,对学校文化建设更加自觉、系统。整个学校的文化自觉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文化建设力量,推动着学校教育的改革。

(一)有助于学校形成文化自觉,实现学校的文化转型

学校整体规划的目的就在于让学校师生在制定整体规划过程中,通过对办学理念的梳理,对历史文化的回顾,深刻认识与认同学校文化,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 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3]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整体建构的目的就是在帮助学校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使学校的人对学校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学校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学校的发展方向。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4]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可以帮助师生形成文化认同、达到文化自觉的最终结果,帮助学校在面对社会改革大环境时具有转型的自主力,积极顺利地迎接改革。

(二)有助于学校实现意义建构,提升教育效能

制定与践行学校整体规划是指向学校育人目标、针对与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而开展的活动。学校做整体规划的过程,是学校清晰问题及厘清行为关系的过程,是学校从“所以然”走向“之所以然”的提升过程,是学校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J.马扎诺的学习过程模型理论可以对此作出很好的解释。马扎诺提出,人的学习过程包括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和认知系统三个主要的系统。自我系统是学习过程模型的系统。面对一个新任务时,首先是由学习者个人的自我系统来判断任务的意义,并且决定着学习者对于任务的学习动机,即他对任务的投入程度,也就是学习的动机问题。在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学习者会依据已建立的元认知系统决定学习行为的目标、方式和策略,然后运用认知系统中存储的具体认知技能去经历认知过程并完成学习任务。[5]他分析道,系统内处于较高位置的因素影响着系统内处于位置较低因素的状况。自我系统处于层级结构的最上层,它控制了学习者是否投入新任务中,以及在学习者选择投入新任务之后具有的动机水平,或者说投入的力量有多大。[6]学校整体规划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上层”。学校整体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学校深刻地认识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与价值追求,有助于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有助于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是落实学校育人目标、践行学校育人理念的关键主体,只有教师明确学校育人目标、育人理念是怎么来的,他们对育人目标、育人理念的执行才会更加到位。很多学校在执行整体规划过程中,认为整体规划是学校的顶层设计,是学校领导班子的事务,与教师无关。实际上,教师参与制定整体规划的过程,也是帮助教师形成文化自觉的过程,引领教师自觉地参与到学校育人模式、育人理念的研究中。教师参与整体规划有助于强化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帮助教师形成课堂教学与学校育人目标、育人理念之间意义上的关联。教师不再是机械式、按部就班地教学。教师的文化自觉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决定了课改的成功。课堂教学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就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教师的文化自觉决定教育的内涵,成就学校的文化,成就教师自身的发展。[7]因此,教师参与学校整体规划,有助于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成就优质的学校文化。

四、策略选择:多途径提升学校整体规划能力

当前,学校对整体规划价值的认识不足、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阻滞着学校文化建设与文化转型。校长需要从为什么要做整体规划、整体规划是什么、怎么做整体规划、如何推进学校整体规划等层面进行深入思考。

(一)提升对学校整体规划的价值认识

对整体规划的认识问题,首先,是要不要整体规划的问题。概念是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概念影响着行动,学校的整体规划涉及对学校实践的价值提炼,它蕴含的理念、方案影响着学校的育人策略。学校整体规划又有助于学校实现文化自觉、带动学校文化转型。因此,学校的整体规划对于学校而言是顶层设计,是引领性的蓝图,学校是需要整体规划的。其次,是对整体规划价值认识程度的问题。如果理论上需要这个东西,但不是那么迫切,不是那么至关重要的话,学校对于该事物的态度与行动必然不积极。中小学校长、教师之所以没有形成对整体规划较强的参与度,主要因为对其价值认识的不足。因此,首要的事务就是提升中小学校长、教师对于整体规划价值的认识。

当然,学校在制定整体规划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提炼办学理念或者主题理念时饱受深陷“概念丛林”的无奈和苦恼。如果一味地停留于制造概念,把创造概念当成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的话是需要警惕的。[8]

(二)保证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与践行度

学校在整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学校整体规划的科学性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反映在学校的主题理念、育人目标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学校整体规划文本撰写得非常规范,虽体现出育人的整体性及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系统性关联,但文本中的内容与学校具体的教育实践,与学校的实践智慧并无太大的关联,文本描绘的是一个陌生学校的蓝图。还有的学校,整体规划的普适性很强,用到每个学校都合适,整体规划文本里缺乏对学校特色文化、学校特色发展的深入挖掘。

学校整体规划执行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文本关联较小。学校整体规划和蓝图的实现,最终取决于落实。但在很多学校的整体规划文本成为束之高阁的美好蓝图,成为学校向上级汇报的响亮口号。

(三)师生深度参与学校整体规划

学校整体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学校梳理自身的文化,形成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的改革力量是学校师生要具备的,这种认同力量不是外界专家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只有学校师生具备了文化认同,才能对学校文化进行强化或者重建。让教师参与学校文化创建有助于提升其领导力,有助于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景。教师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要有清晰的认识,在制定学校战略目标时征求他们的意见,使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促进学校发展的职责。在赋权教师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中能够培养起教师的领导力,能够增进教师之间的关系。[9]因此,学校整体规划是需要学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师生在参与中形成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只有全体师生的深度参与,才能让其形成对学校的文化认同,才能带动学校文化的转型。否则,学校的整体规划仅仅是专家建构的文本,实际应该发挥的文化力量也就被扼杀。

(四)健全学校整体规划建设的推进机制

学校整体规划的制定与推进既需要专业的引领,也需要行政力量的推动。目前,从学校整体规划实施主体的积极性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借助专家力量对所在区域部分或全部学校进行整体规划;第二种是学校自发寻找教科院所、高校等专家团队,与其建立联系,帮助学校提升整体规划;第三种是学校的自主探索、自发建构整体规划。总的来说,第一种方式的推进虽可以引进较为专业的智力资源,但是学校对整体规划的内在动力如何进行挖掘,专家在学校整体规划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引领、指导的持续性、系统性等方面都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后两种方式的推进是学校自发产生对整体规划的内在需要,虽然学校做整体规划的内部动力较足,积极性较高,但是在经费支持、规划的专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推进学校整体规划建设工程的初期,将以上的问题纳入,从而保障整体规划方案有力、有效的推进。

猜你喜欢

育人理念文本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