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荨 麻 疹 历 史 源 流 考 究

2021-12-02宽,顾

福建中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风团风邪荨麻疹

黄 宽,顾 炜

(1.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2;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初起为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风团,风团可延绵成片,伴瘙痒,发作无定时,约 20%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2]。 根据文献报道,15%~20%人的一生中至少患过1 次荨麻疹[3]。

1 病名溯源

“荨麻疹”之名,是由古希腊人命之,由于接触植物“荨麻”可致风团后而得名。 在中医学中,关于该病名的记载颇多,如春秋时期的隐轸、风疹;汉代的瘾疹、隐疹;隋唐的赤轸、白轸、风矢、风疹瘙疮、风 ;元代有气奔;明清时期有赤白游风、逸风、鬼饭疙瘩、游风、风乘疙瘩等等。 因命名繁多,可以根据发疹的颜色、形状、病因、症状分为4 类。

1.1 以发疹的颜色命名 “赤轸”“白轸”“赤白游风”等均以皮疹的颜色命名。 在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根据风团的颜色分为赤轸、白轸,赤轸根据天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气温升高,病情就会加重,温度降低,病情就会减轻,白轸则反之。 赤白游风最早出现在《外科枢要》中,也是将风团分为赤色和白色,并介绍了赤白游风的病因。 在《外科证治全书》中描述了其形态,云:“赤白游风,肌肤初起霞晕,由小渐大,浮肿成片,或高累如粟,发热,痛痒相兼,游走无定。 ”[4]《医宗金鉴》在温病的辨证思路下将赤色游风和白色游风的区别归结于血分、气分,如“……滞于血分者,则发赤色,滞在气分者,则发白色,故名赤白游风也。 ”[5]

1.2 以发疹的形状命名 “鬼饭疙瘩”“风乘疙瘩”“ ”以皮损的形状命名。 鬼饭疙瘩见于清代《医宗金鉴》[5],云:“此证俗称鬼饭疙瘩,……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将荨麻疹描述为扁平疙瘩,外形犹如豆瓣,积累成片状,由此命名。 在《外科证治全书》中,鬼饭疙瘩又称为风乘疙瘩。中的“”现在写为“癗”,意为皮肤上的疙瘩,在《千金要方》中将之形容为“坚如麻豆粒,疮痒搔之,皮剥汁出,或遍身头面年年常发者方。 ”[6]

1.4 以发疹的症状命名 “气奔”“游风”“风矢”等均以发疹的症状命名。据《世医得效方》记载:“遍身忽皮底混混如波浪声,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解,谓之气奔。”因发疹迅速,此起彼伏,如气浪奔跑,故称为气奔。 荨麻疹发病迅速,发无定处,如游走的风,因此得名为游风。《外科大成》曰:“游风者,为肌肤倏然焮赤肿痛痒感,游走无定。 ”[8]风矢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中也有对其的记载,云:“风疹瘙痒……俗呼为风屎,亦名风尸。”“矢”通屎、尸,形容发病像箭矢一样迅速。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本病的描述,不过此时写为“隐轸”,有隐藏之意,云:“……夫风隐轸者,由邪气客于皮肤,复遇风寒相搏,则为隐轸。”在《金匮要略》中将其写为“瘾疹”,明清时期,在诸多荨麻疹的病名中,“瘾疹”出现的频率很高,故一直沿用至今。

2 病因病机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古代对荨麻疹病因病机的阐述颇多,最早出现在《素问》[9]中,曰:“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为后世医家的研究确立了根基。历代医家在古人理论的基础上,对该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根据其发作特点、皮损及症状的特点,将其病因主要归纳为禀赋不耐、外感邪气、饮食不节和情志内伤。

2.1 禀赋不耐,素体虚弱 禀赋不耐又称为禀性不耐,是指先天禀于父母的体质,先天的禀性不能耐受于某些物质,如《儒门事亲》[10]载:“……有一、二岁而发者,有三、五岁至七、八岁而作者,有年老而发丹镖瘾疹者”,认识到荨麻疹的发病与年龄无关,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 禀赋不耐,一旦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导致发病。 《素问》亦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侵入是外在条件,而正气不足是发病的根本因素,荨麻疹也不例外。 平素体弱,气血不足,卫阳不固,邪气外侵而发疹,瘙痒不己。

虽然古人没有明确论及荨麻疹与体质的关系,但有相当的论述已涉及体质。 清代章虚谷云“邪气因人而化”,疾病因人而异。当代王琦教授[11]认为患者禀赋不耐是荨麻疹发生的根源;罗明英[12]认为荨麻疹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风邪客于肌肤所致。

2.2 外邪侵袭,风邪为首 风者善行而数变,发作迅速,游走不定,与荨麻疹突然发病,迅速出现风团伴瘙痒,一段时间消退的症状相契合。 《金匮要略》曰:“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 ”[13]可见风邪是荨麻疹发病的重要因素。 风邪客于肌表,卫外不固,腠理疏松,营卫失调,故而发病。 风邪为百病之长,易与寒、热、湿邪结合侵袭肌表,致气血运行障碍而形成风团。

论风寒致病。 风挟寒邪侵袭,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与气血相搏于肌肤。 《素问》云:“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挟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所以有风疹瘙痒”。 风寒外袭,往来于腠理之间,正邪纷争,腠理毛窍开宣失司,则发瘾疹。

论风热致病。 风热之邪客于肌肤,与气血相搏,络脉盛而风团红。《疡科选粹》云:“赤疹因天气燥热乘之……多因浴后感风。 ”说明荨麻疹可因燥热汗出复感风邪所致。 《外科大成》亦云:“游风者,……由风热壅滞,营卫不宣,则善行而变矣。 ”

论风湿致病。 湿性黏滞,风与湿相结合,则湿邪难去。 《医学入门》[14]中注释:“赤疫因天气燥热乘之,……似赤似白微黄,……此风热夹湿也,多因浴后感风。”指出了荨麻疹的病因病机是因风邪夹湿所致,此类荨麻疹愈后易复发。

王玉玺教授[15]提出风邪是荨麻疹发作的主要原因,风邪有内风和外风之分,外风可引动内风,外风为风邪袭表,内风为因虚生风。 陈汉章[16]将其病因病机归结为“风”,风易夹寒、湿、热诸邪,侵袭肌表,与气血相搏,气血运行不利,则出现风团。

2.3 中焦湿热,饮食不节 中焦多指脾胃,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脾喜燥而恶湿,《丹溪心法》[17]曰“瘾疹多属脾”,湿热邪气蕴久化热,生风动血,其风内不可疏泄,外无法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而形成瘾疹。 《证治要诀·发丹》[18]记载:“瘾疹……病此者……有人一生不可食鸡肉及章鱼动风之物。 ”可见古人当时已经意识到本病的发作与某些食物相关。 明代《奇效良方》[19]亦云:“以饮食久搏、膏粱厚味、醇酒辛辣之物,日久太过,其味具厚,……湿热之化面上行,其风块多出于胸部、或见于四肢。”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蕴,伤及脾胃,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正气不足,无力抵抗外邪,邪气乘虚而入,又可复感外邪致使发病。

范永升[20]提出荨麻疹的发病是由于过食鱼腥海鲜、辛辣厚味以及香菇、鸡肉等,而致湿热内蕴,化热动风。 现代医学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很可能是引起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诱因,或者是导致慢性荨麻疹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21]。临床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

2.4 脏腑失调,情志内伤 脏腑功能失调,七情内伤,气机逆乱,血行不畅,肌肤失养。《外科枢要》曰:“赤白游风属脾肺气虚, 腠理不密, ……或阴虚火动,外邪所乘,或肝火风热、血热。”指出赤白游风是由肺脾失调、肝肾阴虚、肝火旺动所致。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荨麻疹的发病与心有关。《外科证治全书》认为荨麻疹属“心火伤血,血不散,传于皮肤”。心主血脉,在五行中属火,易导致血热生风,肌肤失于濡养发为风团。《医学入门》云“赤白游风属肝火”,《外科枢要》认为瘾疹属“肝火风热、血热”。 心主藏神,肝主藏魂,二者最易导致情志郁结,过极化火,血热炽盛,诱发风团。

付蓉等[22]认为荨麻疹发病与肝脾失调相关,在临床中发现现在慢性荨麻疹病人多因工作劳累、饮食不节所致,常伴有心烦、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肝郁症状以及纳差、四肢疲软等脾虚症状。 广东省中医院卢传坚教授[23]认为本病发病原因为肺脾气虚。“肺主一身之表”“脾为后天之本”,肺气虚,卫外不固,脾气虚,健运失职,湿邪内生,导致荨麻疹反复发作。

2.5 其他 痰饮和瘀血也是导致荨麻疹发生的重要诱因。《外科大成》言:“瘾疹者……,热甚色黑,由痰热在肺。 ”《医碥》中云:“痰在身,习习如卧芒刺,如虫行;或走注疼痛;或燥痒,搔之则瘾疹随生。”指出荨麻疹是由痰饮之邪蕴肺引起。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论诸风瘙痒瘾疹,皆因血气不顺。”[24]《医林改错》云:“久病入络为血瘀。”皮损反复发作,造成气血亏虚,运行不畅,形成瘀血,气机不宣,留置于腠理形成风团,临床上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缠绵难愈患者。

胡德华[25]认为瘀血是瘾疹的基本病理基础,根据《内经》对“痹”的认知,为闭阻不通之义,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皆可导致气血郁滞成瘀。 现代医学认为水肿性风团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导致体内某些物质如组织胺释放,以致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壁的局部渗透性增加,血浆渗漏出血管外而引起,孙广裕[26]认为其西医病机与中医学的血瘀相吻合。

总之,针对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古代医家著作对其不乏记载评论,现代医家继承了这些观点并加以丰富。 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强调了自然与内在、外在之间的相互作用。各个时代的医生在此学术观点的指导下,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工作,启发了他们对此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 治 疗

荨麻疹病因病机复杂,治疗困难,易复发。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外科理例》云“治外必本诸内”,强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

3.1 内治 最早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充蔚子可以治疗荨麻疹,而治疗荨麻疹的专方自《千金要方》才逐渐开始出现,指出用石楠汤治疗各种证型瘾疹。 随着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方法亦逐渐丰富,主要包括扶助正气、祛风解表、健脾燥湿、清热凉血等。

3.1.1 扶助正气,补益气血 许多医家认为荨麻疹的主要病因是禀赋不耐,皮损多色淡,常反复发作,伴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少气,治疗上以扶助正气为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张补益气血,用熟干地黄丸,后《医学入门》主张补气健脾,用理中汤。宋以后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如《景岳全书》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及消风散,增加了祛风的作用[27];《医宗金鉴》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蝉蜕、僵蚕及生何首乌。 现代认为蝉蜕具有抗过敏作用,何首乌养血滋阴;夜痒重者,用当归饮子养血滋阴,益气固表。

当归饮子具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功效,当代也有许多医家用此方治疗荨麻疹。如王海鹰[28]采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营血内虚、血虚生风导致的荨麻疹;廖清秀[29]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21 例顽固性荨麻疹患者,除将白芍改为赤芍,基本原方全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2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 风邪侵袭,客于肌表形成瘙痒,治疗上以疏风止痒为主。 早在《伤寒杂病论》就有“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一说,指出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可用于治疗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风湿型荨麻疹风团色红,大小不等,在《三因极一证治方论》[30]中将加味羌活饮用于风寒暑湿引起的荨麻疹。 风热型荨麻疹,皮损多呈鲜红色,得凉则减,伴便干溲赤。 明朝对此记载比较多,例如《千金要方》中的五香枳实汤,《医学入门》的川芍茶调散、胡麻散,《外科枢要》《景岳全书》用小柴胡汤加防风、连翘。《外科正宗》提出消风散治疗风热型荨麻疹,其中防风、牛蒡子散风祛湿,既去外风,又可祛筋骨之风,知母清热泻火,佐以当归养血活血,沿用至今[31]。风寒型荨麻疹风团呈淡红色,得热则减,或伴恶寒发热,其治方古代医书记载较少,包括《医学入门》的惺惺散,《外科大成》的荆防败毒散。

当代医家对风邪致病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风邪为主要致病外邪。赵炳南老先生[32]提出荨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是风邪,其治疗原则以祛风为主,用药也以辛发宣散药物为主,随症加减。 名老中医朱良春教授[33]注重运用虫类药,以蕲蛇为首选药物进行加减。 蕲蛇又称乌梢蛇,内通外达,其透剔搜风之力最强。

3.1.3 健脾燥湿, 祛风止痒 湿热邪气郁于中焦,与气血相搏,皮损色红片大,伴恶心呕吐,腹痛,大便秘结,治疗上以健脾除湿为主。 李东垣《脾胃论》云:“内伤脾胃,百病内生”,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重要性。《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遍身瘾疹,搔之随手肿突,及眩晕呕哕,白术(一两),神曲(二两,炒),甘草(一分),上为末。 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文中提到的方剂是曲术汤,功能健脾袪湿,消食和胃。《赤水玄珠》中记载,脾经郁热用加味归脾汤[34]。

温成平教授[35]认为湿邪是荨麻疹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关键,治疗应运脾除湿,祛风通络,选用防己黄芪汤或独活寄生汤加减。陈达教授[36]认为这类疾病患者大多有脾胃功能紊乱,治疗注重调理脾胃,湿热困脾者以清热利湿为主,加藿香、佩兰芳香醒脾化湿。

3.1.4 清热凉血,解郁止痒 古人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血是祛内风的关键。《外科大成》言:“疹属少阴君火,斑属少阳相火……故凡瘾疹……,皆宜凉血润燥。 如加味逍遥散加味小柴胡汤。 ”《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主调畅情志,《医学入门》也认为荨麻疹多由肝火引起,治疗以清肝解郁为主。明代对此记载比较详细,如《景岳全书》《外科枢要》用四物汤加柴胡、栀子、牡丹皮、柴胡疏肝解郁,栀子泻肝火,清心热,牡丹皮入心肝经,清热凉血。《赤水玄珠》用加味逍遥散治之。若肝经血燥,用柴胡清肝散;肝经怒火,用桅子清肝散;肝经血热,用加味四物汤;肝经血虚,用六味丸。

近现代许多医家论治荨麻疹皆配合凉血养血、疏肝药物。如翟灵仙[37]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作主要与肝脾失调相关,肝郁脾虚、情志不舒者予自拟养血疏肝汤,并随症加减。白术、柴胡、白芍为君药,白术健脾燥湿,柴胡解郁疏肝,白芍养阴平肝。 三药共用,达到疏肝解郁、健脾除湿、益气养血的功效。

3.1.5 其他 《外科大成》认为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为“痰热在肺”,治宜清肺降痰解表,如消毒饮子。消毒饮子清肺化痰,解表止痒。 根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记载,血瘀者可予排风汤、胡麻散、消风散、四生丸,理气活血,化瘀止痒。李红涛[38]认为痰瘀是荨麻疹病机的关键,痰瘀扮演着一种类似“宿根”的角色,治疗上采用自拟祛痰瘀方。

3.2 外治 从广义上讲,外治法指除内服药物以外的施于体表皮肤的方法,早期荨麻疹的治疗是以外治法为主,可分为外洗、外敷、外涂、针灸疗法等。

外洗,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可直达病所,见效快。 外洗法起源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了用茺蔚子做浴汤进行外洗;《千金要方》记载用矾石汁拭之治疗白疹,或接骨草和少酒外用洗浴;《外台秘要》中用白芷的根和叶煎汤外洗;《外科摘录》中用茵陈煮浓汁外搽洗。 外洗法可加速肌表对药物的吸收,由表及里,发挥作用。

外敷,能直接渗透吸收药物进入体内。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用红景天捣汁外敷治疗;《圣济总录》用矾石在清酒中煮沸敷在风团处治疗赤白瘾疹[39];《世医得效方》记载:“明矾、朴硝为末,井水调,鸡羽扫敷。 又方:赤小豆、荆芥穗晒,为末,鸡子清调,薄敷”,也属于外敷法。

外涂,将药物涂搽在患处的方法,作用效果快。明代《集简方》云:“风瘙瘾疹。 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 又方,铁锈磨水,涂之。 ”《证治准绳》总结了很多外涂膏方,如乌蛇膏、蒴藋膏、青羊脂膏、莽草膏等。随着技术发展,现代的膏药大多是在古人的基础上,由药厂加工而成,显效迅速,效果明显,且携带方便[40]。

针灸,古籍对针灸、刺络放血治疗荨麻疹的记载并不多。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首次提出针刺天突治疗瘾疹,“短哽心痛,隐疹头痛,面皮赤热,身肉尽不仁,天突主之”[41]。曲池穴是治疗瘾疹的重要穴位,如《千金要方》云:“隐疹:……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 ”《针灸资生经》亦云:“瘾疹曲池随年壮。 ”张子和提出“针刺放血,攻邪最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运用提插捻转、补泻等手法针刺穴位,以调整卫气营血,调和阴阳。唐春蕾等[42]根据80 例荨麻疹患者的症状辨证选穴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异常升高的血清总IgE明显下降,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率升高。

《理瀹骈文》中记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指的是外治原理与内治原理基本是一致的,两者的区别只是在于用药的方法不同,但都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古人对外治法的文献记载较多,虽然治法不是很全面,但某些方法是值得后世医家学习的。 现代临床实践中,除了上述外治法外,还有自血疗法、敷脐疗法、放血疗法、耳穴贴压、拔罐疗法等。

4 小 结

总之,中医学对荨麻疹认识十分丰富,就病名而言虽未达到统一,但其病因病机均责之于禀赋不耐、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治疗方面虽各有所长,但均与其病因病机相契合。 本文总结古今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其治疗经验,希望对荨麻疹的诊疗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风团风邪荨麻疹
箕的琴弦
讨厌的荨麻疹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突然来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