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生态文明视野下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2021-12-02娄高丰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林业部门林业管理工作

娄高丰

(甘肃省临夏县林草中心土桥林业站,甘肃 临夏 731100)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性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国的政府部门不遗余力,好找各个行业积极的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实现环境友好型的行业生产。林业作为我国的重点行业,林业的生产与生态存在非常直接的联系,在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需要及时的做出调整,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对自然生态的防护,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减少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为林业管理的指明了方向。在建国初期,为了大力的发展经济,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力度不足,一味的进行资源索取,尤其是在林业领域,乱砍乱发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量的林业资源消失殆尽。由于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人类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反噬,一系列的自然资源接憧而至,暴雨、沙尘暴、泥石流等极端天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人们不仅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从这一点上来看,大力的发展林业管理的可持续性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为社会进步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就需要对林业管理的可持续性产生认可,把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不误。另外,在林业自身的角度上来看,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庞大,林业资源丰富,如何才能使我国的林业资源保持一个稳定的储量,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政府部门也在不断的努力,致力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林业资源的人均占有率低,与西方国家相比更是存在严重的劣势,而且我国的林业资源分部不均,在西部地区,林业资源相对贫瘠,开展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已经成为了一项必要性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逐渐的提升,当代人们更加的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尤其是对环境问题更加的重视,一些公益性的植树造林活动,就是当代人环保意识提升的重要体现形式。基于此,加强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当代林业部门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关系到了社会的整体性发展。

2 生态文明视野下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现状

2.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足

要想真正的实现高效的林业管理,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管理人员的思想就必须要得到改善,只有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在行动上有所表现。但是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林业管理部门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理念过于陈旧,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还存在严重的欠缺,这种落后的林业管理思想,必然会带来落后的管理模式,对林业的可持续性建设尤其不利。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林业部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实现林业资源开采与保护的同步进行,避免过度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在合理的林业管理模式作用下,森林中物种多样性可以得到保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林业部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管理思想方面必须要做出及时的调整,利用管理工作来推动生态性建设,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2 缺乏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

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自然资源的有效手段,同时,对于林业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林业部门需要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找到生态资源消耗和补偿之间的平衡点,使生态资源保持一个稳定的储量。但是在当前的林业管理过程中,许多地区的林业管理部门都缺乏一个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意识差,在林业管理过程中只注重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没有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缺乏针对性的林业补偿措施,这种情况会造成林业资源的消耗速度大于林业资源的再生速度,长此以往,当地的生态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补偿机制不足的情况,在当前的林业部门中普遍存在,已经成为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2.3 林业管理技术落后

林业管理工作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做出调整,从本质上说,林业管理工作带有管理属性,但是这项工作的技术性非常高,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专业性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决定了林业管理的质量。传统的林业管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管理需求,必须要加强新型技术的引入,对原有的林业管理技术进行革新。但是在现阶段的林业管理中,普遍存在技术先进性不足的情况,一些林业管理部门还在沿用传统的技术性手段,管理效率不高,很容易出现各种技术性问题,尤其是在林业信息的收集以及林业监测方面,效率低下,准确性不足,林业管理部门无法根据当前的态势做出有效的应对,对我国林业的发展尤其不利。

3 生态文明视野下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树立生态文明管理理念

在林业管理中,理念的革新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林业管理者需要真正的认识到生态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利用这些重要的理念,强化自己的管理能力,促使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要把这种生态文明理念传达给部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同时对这种理念进行大力的宣传,与当地的媒体合作,对民众进行林业资源持续性发展理念的普及,激发民众保护林业资源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林业资源保护环境,减少人为因素对林业资源造成的破坏。另外,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控,必须要保证林业部门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思想。林业部门要定期的开展活动,构建一个良好的林业管理氛围,充分的发挥出林业部门的重要管控作用,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构建完善的林业资源补偿机制

林业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了林业资源的再生性,基于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影响下,林业部门要构建完善的林业资源补偿机制,在林业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保证开发的速度与再生的速度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林业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这也是林业部门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在机制建立完成以后,林业部门要真正的把制度落到实处, 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展开全面性的调查,做出科学的规划,对林业资源的开发速度进行控制,大力的开展经济林的种植,对于未经允许私自砍伐树木的情况要做出严厉的惩罚,必要的时候可以追究相应人员的法律责任,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3.3 加强林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上文中提到过,林业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强的工作,在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的专业性技术,技术的先进性直接的关系到了林业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基于此,为了真正的发挥出林业管理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管理技术的创新。林业部门要积极的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硬件设备,全面性的收集各种林业信心,为高质量的林业管理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林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具备信息理念,认识到这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大力的开展林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林业信息的采集上,可以使用无人机来代替工作人员,对周边通的环境进行勘察,通过信息技术把勘察的图像传达到指挥室中,这种林业勘察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同时,勘察效率以及准确性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可以为林业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另外,林业管理部门也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林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应的人才才能实现,所以,林业部门要加强人才的引入,尤其是信息技术人才,部门可以与一些高校合作,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选择优秀的毕业生来填补人才的空缺,对于在岗的工作人员,要定期的开展培训教育工作,让工作可以掌握更对的林业管理技术,提升林业管理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林业管理工作的方向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生态性和可持续性为管理工作的导向,开展针对性的林业管理。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林业资源补偿制度,同时,加强管理技术的创新,保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落实,为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林业部门林业管理工作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land produces
浮世绘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