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泸水县发展水果甘蔗的市场前景与栽培技术

2021-12-02曾志芬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甘蔗水果

曾志芬

(六库镇人民政府,云南 六库 673199)

水果型脆茎甘蔗是怒江州泸水县的一大“特产”,仅适宜于上江、六库、鲁掌的低热河谷地区种植。因泸水特殊的气候、土壤、资源,使该品种成熟时蔗茎外观颜色为金黄色,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茎粗、平直,节间长度适宜,蔗茎充实沉重,无生长裂缝(水裂)、气根木栓裂缝和虫蛀病节等,这些特点是与省内外,果蔗的不同点。因此,泸水县的水果型脆茎甘蔗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远销州内各县和省内的保山、大理、丽江、迪庆、昆明等地。

1 泸水发展水果型甘蔗自然条件

1.1 气候资源

由于受地质构造和河流深切割的影响,境内海拔738~4161.4m,最大高差达3423.4m,立体气候明显,气温的特点是: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降低0.56℃。年平均温度20.1℃~8.3℃,年降雨量1156~1400mm,集中分布在5~10月份,年日照时数2071h,日照时数常年分配的特点是2~10月份1411~1481h,占总量的65~68%,11月一次年1月份590~660h,占总量的32~35%。太阳辐射达127.4千卡/m2,独特的气候资源满足了泸水县罗汉甘蔗系列脆茎甘蔗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为该品种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环境条件。

1.2 耕地和土壤资源

泸水县境内海拔1300m以下有4466.7hm2耕地,除种植糖蔗533.hm2、香料烟146.7hm2、蔬菜333hm2外,其余的耕地3353.7hm2,土壤质地为粉沙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PH值5.5~7.5,为发展水果甘蔗提供了充足的耕地资源。

1.3 交通条件

泸水县境内有二级公路三条(瓦—贡线、六—东线、泸—兰线),连接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321”国道,为水果甘蔗的上市销售,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1.4 水利资源丰富

通过多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沿江一线水利化程度高,全县87.8%的农田灌溉渠系,都集中在低热河谷地区。在低热河谷区基本实现能灌能排为发展水果甘蔗具备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2 发展水果甘蔗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

2.1 市场前景

泸水县是怒江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流的聚集地和物流的中转中心,境内人口17.8万,全州56万人,据市场调查,水果甘蔗上市期6个月(11月~翌年4月),人均消费20kg,州内消费量11200t;外销保山、大理、丽江、迪庆、昆明等地,每天15t,月均2250t,上市期6个月外销量13500t;游客2万人,人均10kg消费量200t,年消费量24900t,加之产品知名度提高,新消费市场的扩大,发展水果甘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2 发展规划与布局

泸水县上江、六库、鲁掌三个镇海拔1300m以下低热河谷地区,规划发展罗汉甘蔗系列、黄皮脆茎水果甘蔗280hm2,其中:上江镇100hm2;六库镇140hm2,鲁掌镇40hm2。

2.3 发展水果甘蔗的经济效益

根据笔者2014年对上江镇大南茂、六库镇排路坝、庄房村委员会调查,每公顷种植11100塘,每塘6株,每公顷66000株,每株重2kg,每公顷产量133.2t,销售价1500元/t,每公顷产值19.98万元,比种糖蔗每公顷165t销售400元/t,产值6.6万元,增加13.38万元。种植水果甘蔗的经济效益相当于种植糖蔗的3.03倍。

3 水果甘蔗的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近年来泸水县种植的水果甘蔗主要以罗汉蔗系列为主。该品种无论在茎粗、单茎重、节间长度、品粉质,还是在单产和商品率上都明显优于其他果蔗(脆红蔗、洋红蔗、紫皮蔗等)。因此,应大力推广种植罗汉蔗。

3.2 选地整地

3.2.1 选地

一般选择在海拔800~1100m范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灌良好、交通便利、阳光充足、土壤质地粉砂壤。

3.2.2 整地和理墒

蔗地要精耕细整,适当加深耕作层,要求深耕20~25㎝,以便培土护蔸防倒伏,做到土层疏松,土粒细小。理墒后应在蔗地四周开好排水沟,沟深宽20×25㎝,预防雨天积水。

3.2.3 打塘

果蔗生产区普遍采用开沟起畦种植,而泸水县果蔗生产区由于多处于沿江一线,成熟期风力较大,加之果蔗根系浅,节间长而脆,抗倒伏能力差,因此主要采用打塘插竿种植。打塘时株行距一般0.9×1m,塘深18~20㎝,宽40cm,每h㎡植11100塘。

3.3 种植时间与底肥用量

果蔗的栽植时间一般在2月~4月,时间过早蔗种难购,过晚则影响产量和品质。栽植前应结合松塘,将应施的农家肥和N、P、K肥的80%作为基肥施于蔗塘内,即每公顷施农家肥15~22.5t,25%含量的三元复合肥0.75t或普钙0.75~9.9t,尿素0.225~0.3t,硫酸钾0.15~0.225t,再混合呋喃丹0.04~0.06t,拌均匀后全部施入植蔗塘底,并在肥面上盖土5~8cm。下种时,每塘2~4个蔗稍,要单稍摆种,平放排苗,芽向两侧,蔗梢应朝一个方向,最后清塘盖土,覆土盖种时每支种苗要盖实,使种苗与泥土紧密接触,以利种苗吸水吸肥促进萌发。

3.4 中耕管理

3.4.1 施肥

为了使果蔗松脆多汁和高产,应多施氮肥。氮肥施用量可比糖蔗多施20%~30%。氮肥要早施、勤施、薄施,苗期和后期轻施,分蘖盛期和伸长盛期重施。还要适当增施磷肥,磷肥最好能与有机肥堆沤后作为基肥施用。

3.4.2 合理灌水

果蔗需水量大,应注意及时灌水,但应避免大水灌溉,提倡轻水灌溉,保持土壤干干湿湿,以湿润为主。

3.4.3 培土定苗

一般每年应培土3~4次,每次间隔30d左右,同时结合培土,适时定苗。根据实践经验,每公顷成茎蔗以4000~5000株为宜,超过的多余无效茎要坚决砍除。果蔗间苗一般在大培土前后10d进行,应把生长迟缓,不能成茎或虫伤株等弱苗、次苗分批拔掉。

3.4.4 插竿

插竿是果遮种植的一道独特手段。是为了抗风防止果蔗倒伏或断折和便于培养平、直茎型。竿子可采用野生实心竹,竿高2~2.2m左右,插竿时间一般选择在种植后3~4个月(苗高0.8~1.2)m,一般每塘一竿,竿子插深30~40㎝,以能够稳固和支撑该塘所有成茎蔗为宜。

3.4.5 及时剥叶

果蔗节间短、叶片宽,容易形成荫蔽状态,影响农事操作,还易招惹绵蚜为害。为了使蔗茎嫩脆,前期不剥叶,伸长中期开始剥叶,剥叶相隔时间要均匀,1个月剥1次。首次剥叶,以培土后蔗茎底层有3~4片叶开始枯黄,叶梢上部脱离茎秆时即可开始;最后一次剥叶,宜在收获前15d进行,并将果蔗嫩节以下的叶片全部剥除,促使上部节位转色老熟。

3.4.6 绑缚

一般可结合剥叶一同进行,目的是为了培养平、直茎型和抗倒伏、断折。根据泸水县近年来栽培的实际,大多采用包装带进行绑缚。结合剥叶的同时,顺便将弯、偏、倒的蔗茎纠正并绑缚在竿子上,以利形成良好茎型。

4 病虫草鼠害防治

4.1 农业防治

合理布局和定期轮作,规范种植,选择无病虫种苗,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播种时用3%生石灰水进行种苗消毒2~6小时,促使蔗株健壮生长,增强抗性,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4.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的自然天敌如赤眼蜂、红蚂蚁、瓢虫、螳螂、蜻蜒等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发展。应推广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避免或减少对害虫天敌的伤害,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4.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通过设定的光波诱杀成虫。常用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效果较理想。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每晚开灯10小时,每盏灯可诱杀蔗螟成虫300~500头,蔗龟200~300头及其它多种害虫。一般每一公顷左右的蔗田安装一盏,灯架高出作物20cm左右。

4.4 化学防治

4.4.1 蔗螟防治

种植时每公顷用0.075t地虫磷或0.075t克地虫杀与底肥混合后施入播沟内,然后下种盖土,以后结合每次培土用同样的量与肥料混合深施;苗期出现少量枷心苗时用刀具连根撬除集中烧毁,中后期发现少量蛀茎时用尖刀从蛀孔刺入杀死幼虫或用注射器将药水直接注入虫道内。用98%巴丹原粉800倍或10%杀螟松1000倍等,交替使用,适当混配功夫、克蚜螟、辛硫磷等进行喷雾防治。

4.4.2 绵蚜、红粉蚧、蔗龟防治

一般绵蚜用25%抗蚜威2000倍液;红粉蚧用40%速扑杀1500倍液;蔗龟用7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防治。

4.4.3 病害防治

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连喷4次以上,间隔7~10d。可与杀虫剂混合喷施。

4.4.4 草害防治

果蔗种下后,杂草生长速度往往比果蔗快,大量消耗肥料和水分,因此必须及时除草。可用80%果蔗专用除草剂(蔗草灭、阿灭尽等)喷雾1~2次即可。

4.5 鼠害防治

防治应抓住春季和晚稻收获后,农田缺食时进行。使用药剂配制成毒饵进行诱杀,药剂可选用80%敌鼠钠盐、7.5%杀鼠迷等,禁用街上销售的鼠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毒害。

5 收获

果蔗全生长期为260d左右,即从出苗后算起经260d以上的生长期才能达到充分成熟,过早收获影响产量和质量。收获时按市场需求有计划的砍收,才能保证甘蔗的新鲜。

6 结语

泸水县水果甘蔗属地方知名度较高的特色品种,若将上述各项措施综合应用于该产业发展中,将会有力的推动峡谷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种植面积280h㎡,每h㎡产值19.98万元,总产值5594.4万元,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猜你喜欢

甘蔗水果
水果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吃甘蔗
吃甘蔗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黑熊吃甘蔗
我爱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