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探讨
2021-12-02邢佳振李晏沄
邢佳振,李晏沄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文化认同是指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人们对长期形成和发展的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表现为人们对民族文化精神、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要素的理解、接受、实践和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新时代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夯实广大青年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任何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中,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十分频繁,文化的呈现更加多元化,人们在学习体认中华文化时还可能接触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等。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就是一个动态性发展过程。它对于文化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来说,不仅是一个对中华文化自觉接受、吸收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多元文化环境里对中华文化守护,并且弘扬与发展,发挥其价值作用的过程。在新媒体网络空间这一意识形态斗争的新场域,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意涵
新媒体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构了一个辐射全体社会成员的信息传播环境。与以往的传媒相比,新媒体传播中华文化的内容生产更加优质,信息分发更加智能,交流互动更加畅通,具有增强文化符号意义阐释、强化文化身份情感归属和深化文化自觉价值审视等多重价值意涵。
(一)增强文化符号意义阐释
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文化得以保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介质。中华文化的符号资源不胜枚举,不仅来自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来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的丰富符号依托新媒体传播手段,以更加丰富的样态和形式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内涵。一方面,中华文化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新媒体可以实现全息化传播,将不同的文化符号放置于一个主题之下,凸显文化符号的内在关联,丰富了人们体认和品读中华文化的视角。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的传播样态更加鲜活。从3G时代的图文网页到5G时代的“万物皆媒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文化符号超越了“一块屏幕”的限制,文化符号更加立体生动,在文艺生产领域也有着更加广泛的运用。
(二)强化文化身份情感归属
马克思指出:“孤立的劳动(假定它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即使能创造使用价值,也既不能创造财富,又不能创造文化。”[2]文化产生于人类的集体劳动,文化记忆是最能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力量。在以往媒介环境中,由于许多条件的限制,如受众地域、生活习俗、教育背景的巨大差异,在唤起大众文化记忆时往往依托于重大历史事件或是典型案例。而在新媒体时代,交流的互动性、开放性使文化身份标识较易形成。大学生在建构自我认同的同时,积极寻找个体与群体的联系,从而更易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归属。
在技术性上,新媒体可以创造一种沉浸式体验。无论是短视频还是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技术重在感官调动,比如视觉传播能再现场景,给予受众强烈冲击感。而当受众在体验中产生共情时,其文化记忆更易被唤起,进而增强一种归属感。
(三)深化文化自觉价值审视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曾经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能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不是“复旧”,也不是“全盘他化”[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弘扬中华文化、凝聚正能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导优质文化内容输出,推进网络精神文明创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受到激发。可以看到,如今一些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在对待中华文化上有了更多积极、理性的认知和行动。这一方面表现出对中华文化自觉的继承和发扬。比如,搭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平台,选择诸如国风舞蹈、民乐、民间手工艺、历史典籍等多种文化形态进行高质量演绎或知识输出。另一方面,体现着对外来异质文化的理智看待,具有辨别是非的眼光和头脑,能对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做法给予肯定,也能对盲目追逐西方文化的现象予以抨击。
二、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实然困境
新媒体为大学生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供了便利渠道,但“信息高速公路”上也极易发生信息拥塞,造成文化环境的复杂多变。我们党和国家一直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过许多关于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重要论述。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要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也要高度认识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清醒认识到新媒体传播中华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浅层传播
传统媒体环境下,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在严密的法律政策框架下受到规制,而新媒体出版传播所面临的管理难题显然更多,这是因为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意义的传播模式,信息交流具有开放性、即时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而信息在传播中也可能经过多次“个性化”处理,以致有些信息的文化内涵、价值理念或多或少发生偏移。
文化的浅层传播带来多元价值的冲击,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有些还难以从庞杂的信息洪流中做到高效吸收和获取有益信息。尽管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分辨是非能力,但在五光十色的信息环境里,有些仍只是对中华文化作表层的了解,或者盲目追新求异而疏离中华文化。
(二)碎片表达
新媒体传播具有短、平、快的特征,信息呈现碎片化,一些碎片信息看似传播推广文化,但实际是以感官愉悦取替严肃研讨,或是以蹭“话题热度”取替理性启迪。数字化背景下,大规模内容生产成为可能[4],而信息碎片化显然是便捷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中,海量信息难免鱼龙混杂,其中往往掺杂“缺乏营养”的信息碎片。有的新媒体平台还在商业利益驱动下,钻监管的空子,将文化过度商业化、娱乐化,有时不惜以标新立异的方式来博眼球、引流量。一些新媒体平台为了在流量经济中抢得份额,一些做法实际加剧了文化消费化,比如将严肃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容异化成流量经济的工具,导致文化符号浅层或碎片呈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接触到的中华文化内容就可能不具有完整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头脑里充填的文化信息越驳杂,其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就可能越肤浅。
(三)异质渗透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抵制西方错误思潮腐蚀渗透的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懈。在新媒体环境中,意识形态领域管控仍要面对一些挑战,比如一些披着文化或科技外衣的外来不良思潮仍可能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渗透,一些外来文化产品仍可能隐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腐朽思想观念,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许多学生还处在了解文化、学习知识的阶段,尚缺乏良好的文化甄别力,缺乏分析异质文化的能力。大学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主力军,是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接班人,这就需要上至国家文化安全体系构建,下至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责任感强化,全社会共同形成防范不良异质文化渗透的严密屏障。
三、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应然路径
新媒体越来越融进人们日常生活,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需要守好网上和网下两个阵地,加强教育联动。同时,网络空间也不是法外之地、舆论飞地,要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水平。
(一)深化理性认知,加强网上与网下教育联动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就需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和认知,掌握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这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信息资源优势,又要守住高校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网上与网下教育联动。
其一,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推动中华文化入课堂、入教材。中华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并不能全部进入教材中,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善于挖掘中华文化元素,在课堂讲活中华文化,寻找中华文化与大学生情感共鸣点。高校教师自身应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在学懂、弄通、悟透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大学生交流互动。高校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文化特色,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文化教育读本,使其既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极具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这更能唤起大学生的文化归属感。
其二,完善新媒体文化教育矩阵,打造文化育人阵地。新媒体更新迭代快,要及时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技术优势,让新媒体成为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要及时入驻大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平台,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不断更新内容,提高用户黏度。要搭建特色鲜明的校园门户网站,以此为平台积极宣传中华文化,形成系列学习专题,帮助大学生提升文化辨识鉴赏能力,特别是要推动思政课教师与文化工作者协同合作,努力打造有关中华文化的“金课”。要积极探索新媒体平台的联动,拓展文化育人阵地。当前,许多高校不断完善新媒体文化育人的矩阵,各有一定的特色,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之间的联动,加强资源共享和互补,这不仅可以产生文化育人合力,而且可以持续补充新鲜文化内容,持续开展文化育人。
其三,提高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消弭数字鸿沟。数字时代迅速来临,人的新媒介素养亟需跟上。新媒介素养所强调的,不仅包括获取、分析、评判互联网信息的能力,还包括参与生产创造和交流互动的能力[5]。新媒体环境下,要让大学生成为中华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传播者,提升其新媒介素养也就成为必然。要指导大学生完善新媒介知识结构,引导他们学会对信息甄别和反思;要加强新媒介技能培训,让大学生会用、用好新媒体工具;要注重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写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与实践的平台,消弭个体素养差异所造成的数字鸿沟。
(二)提升内容质量,讲好新时代中华文化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寄予的希望。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6]。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文化宣传内容质量,讲好新时代中华文化故事,要处理好两对关系。
其一,处理好内容创新与表现形式的关系。就表现形式而言,新媒体传播虽然能给受众新的体验,但在中华文化故事内容设计上仍要摆脱陈旧、固化模式,要善于根据艺术表现需要,融入新颖手法,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匹配,达到整体创新,使文化内容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其二,处理好信息海量与价值边界的关系。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中华文化故事内容供给的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厘清价值边界。要重视提高大学生学习认知中华文化的全面性、完整性,把主流价值观念贯穿于内容生产、编辑、分发、反馈的全过程;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文化信息交流、反馈的积极性,指导大学生从多元文化中进行价值辨析,形成理性判断。
(三)加强社会引导和治理,净化新媒体生态环境
网络是加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公共场域,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有责任加强协同合作,共同净化新媒体生态环境。
其一,加强平台监管,合理运用数字技术“监督”信息传播。要通过优化大数据的算法,在源头上鼓励具有弘扬中华文化意义的内容生产,加大信息流扶持,对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实现更加精准化、分众化、垂直化的传播。在内容分发的过程中,要将优质文化内容与算法推荐优势结合,在充分捕捉、分析大学生兴趣喜好的基础之上,加强新媒体平台上优质文化内容的精准供给。要健全完善新媒体运营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规制约束力防范和管控不良文化内容产生和传播。
其二,重视人才建设,培育新媒体环境下中华文化的“引路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承载者,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人才因素十分重要。但由于个体影响力和号召力有限,就需要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素养、能够正向传播中华文化的队伍,以这支队伍的力量解决文化“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突和歧误。要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在大学生中培育传播、践行中华文化的“引路人”,让这样的“引路人”站在把握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做好文化知识、文化观的交流分享,带领大学生群体践行主流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其三,注重话语转换,提升中华文化在新媒体环境的话语权。新媒体环境下,牢牢把握中华文化话语权,就需要完善新媒体平台中华文化教育的对话机制,采取既有引导又有批判的对话原则,优化中华文化传播的话语反馈渠道。要善于将抽象、严肃的教条式话语转换为鲜活、生动的大众话语,巧用图、像等方式传情达意,让人类劳动创造的真善美感染于大学生,让文化冲突所隐藏的价值冲突更清晰揭示。要找准中华文化传播的情感支点,注重提升传播话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由朴素民族情感上升到理性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