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

2021-12-02唐春仙

乡村科技 2021年28期
关键词:大径桉树林径级

唐春仙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广西 柳州 545000)

桉树别称尤加利树,属桃金娘科桉属大乔木,高约20 m,原产自澳洲及新西兰。桉树喜光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比较耐旱和耐热,但畏寒,对低温敏感,一般要求生长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最冷月不能低于7℃,且在年降水量超过1 000 mm的地方生长良好[1]。目前,桉树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均有种植,在我国已有12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为桉树具有生长速度快、材质好、产量高和用途广泛等优点,同时经济价值比普通树种高,所以深受我国林农的喜爱。近年来,桉树作为我国重要的三大造林树种(杉树、松树和桉树)之一,在我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得到了广泛种植,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桉树种植面积最大,素有“中国桉树看广西”的说法。由于大径材桉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加工性,桉树大径材培育逐渐成为当前世界桉树人工林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我国桉树大规模种植的时间比较短,大多数依然采用短期轮伐的种植模式。轮伐期较长的大径材桉树人工林培育的起步时间更晚,存在培育经验、培育技术严重不足的情况,使我国桉树大径材培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紧跟世界桉树大径材人工林培育的发展趋势,重视对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的研究与运用,为广大林农实施桉树大径材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参考[2]。

1 桉树种植现状及大径材培育的重要意义

1.1 桉树种植现状

目前,我国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种植有桉树,总面积高达546万hm2。我国的桉树人工林面积已位于世界前列。其中,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桉树种植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约有256万hm2,占全国桉树人工林面积的1/2左右。但是,目前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桉树的主要经营目标仍是培育纸浆用材林,生产出来的大部分桉树都是中小径材,短期轮伐的桉树林占比在80%以上。虽然桉树培育周期相对较短,但是桉树短期轮伐对土壤地力的消耗很大,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桉树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培育中小径材桉树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相对培育大径材桉树并不高,即便是在当前木材市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的中小径木材总体价格涨幅并不高。这说明了市场紧缺的是大径级的木材,而非中小径的木材[3]。因此,在木材生产上,仅仅扩大桉树种植面积远远不够,必须加大对桉树大径材的培育力度,填补我国大径级木材的市场空缺,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价值。

1.2 桉树大径材培育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桉树种植模式多为短期轮伐模式,这种种植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地力,使林地土壤的营养物质快速流失而得不到有效补充,甚至导致出现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积极培育桉树大径材,可以延长桉树的采伐周期,缓解因多次短期轮伐而造成桉树林地地力衰退的问题,恢复并增加林地物种多样性,优化空气质量,改善当前恶化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同时,培育桉树大径材可以使桉树的加工价值大幅提升,至少在纸浆材的基础上提高三四倍,由原来的400元/m3提高至1 200元/m3,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培育桉树大径材不仅能提高我国大径级木材的市场供应能力,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紧缺的现状,而且能降低我国对国际木材市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确保我国对木材市场的安全需求,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4]。可见,培育桉树大径材可以充分发挥出桉树种植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

2.1 优化树种选择

树种的选择是桉树大径级木材高品质、高成活率及高生长速度培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桉树品种及种苗进行种植。初期选择桉树品种时,要对种植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情况等方面有足够的了解,选择适地生长的桉树苗木进行种植。通常,选择在高度、胸径、材积、干形等方面表现优异且抗逆性强的桉树品种培育大径级桉树人工林,不但能减少桉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桉树大径级木材培育的产量与品质,充分发挥桉树种植的巨大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此外,培育桉树大径材时,造林所用的种苗通常以实生苗为主,这与培育纸浆林时多数用无性系种苗的情况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桉树大径材和桉树纸浆材的培育从根系及分布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选用实生苗造林时,桉树后期的林分生长潜力更大,而且采伐大径级的出材率更高,桉树木材的密度也比普通木材大,因此,更适合采用桉树大径材培育这一种植模式。目前,适合进行大径材培育的桉树品种有巨尾桉、尾巨桉、尾叶桉、柠檬桉、斑皮桉、大花序桉、柳窿桉和部分杂交桉等,具体选择的品种应经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组织专家认(鉴)定,且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尾巨桉、巨尾桉和柠檬桉等适宜在桂南地区种植,尾巨桉、巨尾桉、柠檬桉、大花序桉、柳窿桉和尾叶桉等适宜在桂东地区种植,尾巨桉、巨尾桉、柠檬桉、大花序桉和尾赤桉等适宜在桂中地区种植,尾巨桉、巨尾桉、柠檬桉、柳窿桉和尾叶桉等适宜在桂西地区种植[5]。

2.2 科学选地与整地

桉树大径级木材的培育周期相对较长,一般在7 a以上,如果桉树种植的立地条件较差,即便经过多年抚育,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种植效果。因此,对桉树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等要求比较高,造林前需要进行科学选地与整地。对于造林地的选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厚度为80~100 cm)、富含腐殖质(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并且排水良好、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雨丰沛,海拔为400~800 m。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桉树大径材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整地对于桉树大径材培育非常重要,必须在桉树种植前20~30 d内完成。通常,选择在秋、冬季节进行整地。先清山再炼山,即砍伐林地原有的杂草灌木,开设好防火带并经消防部门允许后再用火燎的方式炼山。其间要注意用火安全,不宜在大风天进行炼山。之后进行垦地挖穴,分为(机耕)全垦、带垦和穴垦3种方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山地、丘陵,目前常用的垦地方式是穴垦整地,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挖穴的规格通常为(40~60)cm×30 cm×30 cm,表土和心土要分开堆放,并将表土打碎翻晒。然后,施加足量的基肥与表土混匀回填至穴坑内,基肥以钙镁磷肥和进口复合肥为主,确保桉树栽植后的基本肥效支持[6]。

2.3 合理密植与定植

合理密植和科学定植是保证桉树快速生长、实现大径级培育的重要基础工作。待整地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桉树良种造林。造林一般在每年3—5月进行,此时天气比较温暖、降雨适中,能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实际造林过程中,立地条件好、抚育水平高的地方造林密度可适当低一些,冠幅大的树种种植密度要相对低一些,特别是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的造林密度更不宜太大。因此,桉树大径材林通常采取宽行窄株的方式进行种植,株行距控制在(2.0~3.0)m×(3.0~5.0)m,确保桉树种植密度在666~1 666株/hm2。桉树种植前,可将苗木用防虫药液浸泡,不仅能保持苗木根部湿润,而且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种植时将苗木竖直放于栽植穴正中间,避免苗根直接与肥料接触造成烧根,保证苗正根舒,并使实际种植深度比原先苗根的深度多3~5 cm,再用表层细土慢慢覆盖、压实,以防种植穴内的土壤下沉积水。苗木种植工作完成后要加强林地巡视,防止人畜践踏幼苗,并不定时检查苗木的存活状况。当发现苗木的存活率不足95%时,要及时拔除枯苗、病苗、弱苗,再用同一批长势相同的桉树苗木进行补植,争取在30 d内完成补植工作,确保整片山林的桉树长势均匀,防止出现“以大欺小”的情况[7]。

2.4 注重桉树林抚育

桉树种植后,为了提高桉树成林率,保证桉树的生长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营林抚育管理。营林抚育工作主要包括除草、扩穴松土和施肥3个工序。除草和松土一般同时进行,通常选择在早春和雨季前后或者草籽成熟前对林地的杂草进行全面清理。首次除草时,为防止除草剂对早期桉树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一般采用人工铲草的方式。造林后第2年、第3年及往后可采用割、砍的方式或喷洒除草剂的方法进行除草。如果林地的杂灌生长比较旺盛,可适当增加除草次数。除草期间配合扩穴松土,以植株为原点向外1 m浅锄苗木根系周围的土壤,深度一般控制在10 cm以内,避免伤及苗根,从而确保桉树种植环境干净整洁,提高土壤通透性,更有利于桉树苗木根系生长。同时,可以减少杂草与桉树苗木争夺养分,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以免影响桉树苗木正常生长。此外,必须注重桉树追肥工作。桉树种植30 d后或者树高达1 m时,即可进行首次追肥,施加桉树专用肥或复混肥料0.25 kg/株,促进桉树早长快发;桉树定植第2年再追肥1次,一般为3—4月,施桉树专用肥或复混肥0.50 kg/株;此后每年都要根据桉树的生长状况和实际立地条件来合理追施桉树专用肥或复混肥,满足桉树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促进桉树快速成材[8]。

2.5 间伐与修枝整形

桉树成林后,适当的间伐与修枝整形是保证桉树大径材培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当桉树初植密度≤833株/hm2时,一般不需要对桉树林进行林分间伐,但要进行卫生间伐,即伐除病木、枯木、风倒木和风折木等。当桉树初植密度>833株/hm2时,需要对桉树林进行合理的林分间伐。首次间伐时间在桉树定植后三四年,遵循“伐密不伐疏,伐强不伐弱”的原则,且间伐强度为初植密度的30%~40%,保证桉树林首次间伐后的郁闭度为0.5~0.6。第2次间伐时间选择在桉树种植后七八年,间伐强度为实际密度的40%~50%,最终使保留下来的桉树密度为300~450株/hm2,从而达到合理调整、改善桉树林分的目的,形成良好的桉树种植层次和结构。间伐期间要配合修枝整形,剪除桉树枯老枝、病枝、弱枝、寄生枝等,使桉树能更好地吸收养分,获得充足的光照,促进桉树更好、更快生长[9]。

2.6 综合防治病虫害

目前,桉树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青枯病、焦枯病、茎腐病、油桐尺蠖、白蚁和金龟子等,这些病虫害对桉树大径材培育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加大桉树病虫害防治力度。要以营林防治为主,预防桉树病虫害的发生,再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作为辅助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对于营林防治而言,一是在桉树种植前选择优良的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并对种苗进行全面消毒处理,防止苗木带病种植;二是注重桉树的营林抚育管理,加强林地清理,及时除草、施肥、松土,增强林地的光照条件和地力情况,做好排水工作等,不断提高桉树自身的抗逆性与抗病虫害能力。对于辅助防治措施而言,可以采用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生物防治措施防治桉树病虫害,也可以采用人工捕杀害虫、灯光诱杀、颜色诱杀、毒饵诱杀和高温灭菌等物理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还可以用化学农药来直接防控桉树病虫害,但要求所用农药必须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且要对症下药、适时用药、交替用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0]。

3 桉树大径材培育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桉树种植仍采用以生产小径材为主的短期轮伐模式,木材多用于造纸、制作胶合板和建筑模板等,产品附加值较低。但是,我国市场对大径级木材的需求量极高,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大径级木材填补国内市场缺口。通过对桉树大径材的培育,不但可以显著提高桉树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填补国内市场缺口,而且能为实木地板、实木家具和实木门等的精深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的木材原料,同时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桉树大径材培育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4 结语

桉树大径材的培育能有效改善我国市场紧缺大径级木材的局面。通过研究与应用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不仅能整体提高林农总收入,还可以增加我国优质林业资源的储备量,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加强对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力度,扩大桉树大径材培育规模,提高桉树大径材的产量和品质,造福社会与百姓。

猜你喜欢

大径桉树林径级
甘肃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连香树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研究
云南松不同径级组各部位生物量对比研究
黄果厚壳桂人工林幼树群体生存状态及谱分析
雪峰山区杉木大径材培育立地及密度控制研究
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的有效性探究
钨尾矿生态恢复中桉树林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公制内螺纹大径极限偏差标准的研究
广西桉树林下人工栽培草珊瑚的可行性
全国各省(区、市)锯材和大径竹产量完成情况分析
黄龙山白桦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