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应用“问题串”

2021-12-02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问题串多角度小组讨论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 王 鹏

“问题串”在课堂上的适当应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思考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阶梯形问题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使用“问题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阶梯形“问题串”,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路,并给积极回答的学生鼓励和夸奖,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设计阶梯形“问题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跟随教师学习。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小数的乘法》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系列的“问题串”,如:(1)我们之前学过整数乘法法则,那么15×8=?(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和整数的乘法,那么15×0.8=?(3)结合以上两个计算题,大家可以发现什么规律?那么1.5×0.8=?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快速完成这道题。学生在求解第三道题时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这三道计算题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结果又有何不同。在学生学习关联性较强的问题时,设计上面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索、归纳、思考,自主探究出“小数乘法法则”。由已知推出未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设置相关情景,激发学生数学好奇心

教师通过开展问题情景教学,将日常生活和一系列“问题串”结合到一起,层层递进,激发学生好奇心。在各种与实际相关的情景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中去,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年、月、日》的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平年和闰年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过生日吗?”接着教师可以选择提问几个学生:“你给大家说一下你几岁啦?过了几个生日呢?”教师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提出新问题:“八岁的小明说他只过了两次生日,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情景“问题串”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变化,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课堂讨论,由此引入新课的教学。教师在一系列的“问题串”中引入新课,让学生围绕上一问题展开辩论,鼓励他们充分思考并且积极猜想。小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强,教师提出的问题会使他们积极兴奋地参与到讨论中,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

三、设计“多角度”问题,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多角度问题是指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可以设计答案不唯一的“问题串”,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以集中精力,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答案,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复习“长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问题串”:(1)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2)由长为10 cm,宽为6 cm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为多少?(3)从第二题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你有什么发现?第一题用学生掌握的知识回答,第二题是开放式问题,答案可以从多角度分析,这时就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多方面考虑问题,第三题是思维创新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发现求解结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一系列开放式“问题串”,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有效设计“问题串”,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该方法,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又可以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未来的发展中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问题串多角度小组讨论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精心设计问题串 提高复习有效性
以问题串为主线、以概念图为依托的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