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无痕渗透数学思想

2021-12-02浙江省杭州市濮家小学胡轶群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数形数学教师解题

浙江省杭州市濮家小学 胡轶群

从数学学科的视角出发,数学思想可以高度概括为数学事实与理论的结合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精华,展现着多样的数学学习方法,体现出了现代数学思想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中所起到的积极指导意义,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以渐进性的教学思路来诱导学生透过知识挖掘本质,逐步认识研究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日后适应难度系数较大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一、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学科中较为常用的思想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在于把“数”与“形”相互转化,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让生动形象的“形”来辅助复杂烦琐的“数”并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数形结合来引导学生解决看似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以此来发散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认识厘米和米》一课时,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是学生理解的重点,而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起几厘米和几米的长度表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但是,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很快就发现,仅仅让学生从文字上去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是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那么,笔者便会结合具体的形状来引导学生理解。如,笔者会在课件上出示一个1厘米的线段和1米的木条,先让学生初步观察两个形状的区别,体会1厘米和1米的差距,再让学生运用尺子找出身边1厘米或1米的物体,让他们通过直观形态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如此可见,对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较弱的特点而言,数形结合思想无疑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二、渗透类比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灵活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来引导学生思维,为他们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帮助学生在发现和探索中掌握类比方法,进一步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一课时,笔者利用课件出示以下几个算式:3.5×4,3.5×6,3.5×3.1,3.5×2.4,让学生积极思考,尝试找出这四个算式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规律。此时,学生经过计算求出结果后,得出结论“同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更大,所乘的数越大,积越大”。随后,笔者又会出示一组算式,也要求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2.1×0.1,2.1×0.6,2.1×0.8,2.1×0.4,目的是让学生得出结论:“同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会小”。

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类比思想既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思维,也是一项基本数学方法。在这个类比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渗透化归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强调的是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它在数学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主要优势是“化难为简”“化抽为具”“化糊为清”,并且普遍运用于各类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化归思想和计算问题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巧妙地将化归思想方法运用于解题过程中。

比如,在渗透化归思想时,笔者会出示一道看似复杂的计算问题,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找出化繁为简的计算方法,从而完成高效率的计算过程。如,笔者会先利用课件出示题目:1.25×56×32=?让学生直接运算,求出得数,此时,学生纷纷感到困扰,笔者会趁势引导他们:“如果运用化归思想来将这个算式拆分试试呢?”学生通过思考后,很快就将计算题目拆分开来,得到:1.25×7×8×4×8=(1.25×4)×(8×8)×7=6×64×7,这样的方法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效率。

如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化归思想来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新思路,进一步实现数学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的主要途径,就是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帮助他们探索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让学生形成缜密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猜你喜欢

数形数学教师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用“同样多”解题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