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0年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文献综述研究
2021-12-02史华伟
史华伟,王 俭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报告中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变量持续上升。这表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提升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培育国民经济新型增长点的重要举措。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但是,我国的创意产品的全球排名还是相对落后[1]。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也要求“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界定
(一)艺术设计
设计与艺术创作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具体指当设计从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后,设计并非生产者头脑中的意识,而是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类似于艺术创作先有草稿、草图的形式,因此冠上“艺术”前缀[2]。但是,艺术设计不等同于艺术创作。设计理论家王受之教授说:“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3]从具体内容上认知艺术设计,可以参照艺术设计类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例如: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另外,2015 版专科专业目录中文化艺术大类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有25 种之多。艺术设计是综合性学科,是艺术、技术和工程的交融结合,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总之,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属性和具体职业工作内容都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
(二)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从本质上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教育管理方面,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提到“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学术理论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系统性、独立性、中介性、可操作性、相对稳定性、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4],众多教育实践者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多是从培养目标、过程、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案例多是从自我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教学成果出发,研究内容相对微观。在众多的概念中,笔者认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从内涵上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教育的具体系统化实践形式,是从整体上和本质上把握人才培养过程的构成要素、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的一种认识形式和操作体系”[5]。
(三)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发展的有“外部因素:政策规划调控因素、科技进步导向因素、劳动组织优化因素和社会发展平衡因素;内部因素:学生心理因素、教学资源因素和终身教育因素[2]”。鉴于艺术设计专业内容的集成性和跨学科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回应艺术设计技术从低水平综合到学科分化、技术专门化,再到高水平综合的客观存在。在内部因素上,要考虑教育主体对象的就业需求和艺术设计从业者的终身发展问题。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前沿发展,教学资源也必须及时更新和变革来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教育条件,含有场地、师资、设备、经费、技术、平台资源等。
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文献抽样
(一)研究样本确定及理由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文献研究样本是以2000—2020年间公开发表的题名或主题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关键词相关联的期刊论文为主,以刊物影响因子、引用率、发表时间和文本分析为选定因素,最终确定研究样本为54 篇文献。其中本科艺术设计研究29 篇,高职专科有关研究25 篇。理由一,“在我国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即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本科和专科属同一层次,这两者并没有层次之分,专科不是本科的预备阶段,专科和本科是各自独立的并列关系”[7]。理由二,专科艺术设计的培养目标侧重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设计应用性知识和设计技能的掌握,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艺术设计技术性工作,解决艺术设计中的具体问题。本科艺术设计的培养目标是,较好地掌握艺术设计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从事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解决艺术设计相关理论与实际问题。同时,艺术设计本身具有强调艺术设计实践与创新的属性,所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文献样本包含本科与专科院校。另外,大学本科、应用性本科、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异同,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样本基础数据分析
本文54 篇样本文献中,研究者职称占比分别为:正高14.8%,副高55.3%,中级29.7%。研究成果主要为艺术设计教育实践工作者中的教学院长、系主任、专业主任及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发表的文章。研究者单位类型分别为:本科29 所,其中综合大学17所,地方学院10所,民办高校1所,艺术高校1所;高职25所,其中综合院校19所,艺术院校6所。研究者单位基本涵盖我国不同类型艺术设计类高等教育院校。在54 篇研究成果中总计有28 篇文献来自不同级别课题或项目,其中国家级3 篇,省部级17篇,市厅级6 篇,校级2 篇。文献研究样本发表年份涵盖2000—2020年,其中2009—2012年相对较多占比53.7%,这跟教育部的评估有直接关系。通过以上基础数据分析,足以证明研究样本基本能够反映2000—2020年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发展概况。
三、2000—2020年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文献综述分析
20年来,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整体引领地位,众多前人学者特别是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从自己的视角结合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成果纷繁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本文试从文献成果研究的角度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提炼,以期促进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认知,进而发现研究的不足。文献样本中很多文献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机制方面都有不同层次论述,将其明确分类难以做到严谨周全,只能暂且以研究问题的侧重将其归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要素为侧重的文献
创新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核心要素。为此,部分文献围绕创新目标结合设计教育实践提出不同的设计教育理念。例如,谷彦彬(2005)提出“通过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达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拓宽基础、重在复合,培养能力、注重创新;强调素质、全面育人”[8]。类似的观点还有,梁伟(2010)提出创新性艺术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9],也是强调知识技能的复合性和综合性是创新的基础。从学科交叉属性论述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刘超英(2008)提出“艺科交融、创执并举”[10];陈东升(2010)提出“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11]。总之,就像吴洪(2010)所言,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现代设计人才培养的核心[12],是目前设计教育领域的普遍共识。另外,还有研究者从创新训练的具体实施方法上进行了提炼,为我们提供了技术的参考。例如,刘珽(2014)的教学成果项目——围绕设计类人才的文化创意特点,教学全程关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技巧、引导创新实践、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人的创新思维诸方面,积累了成功的方法和案例,从而在创新教学领域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13]。
以上学者的观点都强调创新性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比较而言,以本科为对象的文献除了“创新性”以外,整体趋向“复合型”“高素质”。而专科对象的文献中更多是强调“创新性”在艺术设计“行业”中,或“职业岗位”中的素质要求。另外,文献整体认同创新性的提升是基于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学习,其中包括: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管理与传播等。
(二)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侧重的文献
首先,对课程及课程体系开发方式进行论述的文献有李莉(201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形成‘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更符合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14]。在课程开发具体操作方法上,张小纲(2003)提到“将某一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能力)要求逐一分解,即可分析这一岗位的‘应知应会’。再针对这些‘应知应会’的分析,开发、设计出相对应的课程体系”[15]。鉴于艺术设计本质是创新实践活动,余可泉(2009)建议形成“工学结合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其次,强调课程学科交叉融合,如张新宇(2010)主张综合大学应发挥综合学科背景与优势,加大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为地方文化产业做贡献[16]。再次,在改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教学实施方面,孟夏(2016)提出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17]。李海翔(2014)针对课程实施,提出建立开放、自由的实验模式和课题研究模式[18]。针对课程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胡丽琴(2015)提到“新课程的开发较少,以及新的教学理念更新不足,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19]。
以上学者对课程及体系的开发、课程模块组合、学科课程交叉等进行了详细论述。由于课程开发受到社会发展需求、学科体系建设及学生个性发展的制约,所以课程开发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然而,针对行业发展前沿动态,不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滞后于行业与市场先进水平。
(三)以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合作为侧重的文献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必然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紧跟或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在具体“产学研”合作不同层面,众多文献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李红梅(2015)提出“三师协同,三业共建”理念,即学界名师、行业大师、专业教师混编教学团队;行业、企业、专业三业协同共建[20]。郑苗秧(2007)提出“五点一线”“课题(项目)研讨”“毕业设计实践引导”“校企一体”四种培养模式,主张将产业的项目实践过程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21]。廖建军(2009)、薛生辉(2014)也认为“校企联合、项目教学”是实现人才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方式。另外,赵永军(2011)对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双方动机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校企合作提出校企共赢的策略[22]。“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几乎在所有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文献中都有所提及,足以证明实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价值的途径就是“产学研”合作。
(四)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工作室”教学为侧重的文献
受包豪斯设计教育持续影响,目前“工作室”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普遍认可方式。对于“工作室”教学的内涵、目标、课程设置、运作与管理,及上文提到的“产学研”与之关系等,现有文献也进行了丰富的讨论。其中,孟源北(2017)提出实施“教师工作室、教学工作坊、学生设计工作室”的“三工一体”项目教学模式,其强调工作室与企业项目实践内容的一致性[23]。雷俊霞(2012)也提出以“工作室制”为主要形式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4]。孙以栋(2009)对工作室组织形式、工作形式、考核和奖惩形式及创新环境营造进行了讨论[25]。潘沁(2009)提出三个“打破”,三个“近距离”,三个“激发”[26]。以上观点的共同之处,都注重“工作室”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与管理方面向设计企业模式学习。另外,部分文献在注重“工作室”教学运行过程中,还提到要尊重设计教育规律。例如,叶国丰(2010)提出构建“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培养创新产业高技能人才[27]。张浩(2011)提出“三室一场”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28]。还有,李波(2012)对“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优越性、实践探索及问题进行了研究[29]。
“设计工作室”“设计实训室”“设计实验室”不同称谓,理应具有不同的空间属性。另外,在具体内涵上是否对教学功能、实践活动、组织管理、科研产出等相关教学属性进行精准定位,或者有充分的说明,才能实现“工作室”教学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五)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侧重的文献
这里所讲的培养机制主要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其中,周大鹏(2018)在协同育人视角下,提出“产业学院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具有积极作用”[30]。笔者认为,无论是强调创新、实践的应用型设计人才,还是强调高素质的技能型设计人才,在培养机制上都可以互为借鉴。例如,束霞平(2011)根据设计专业所在学校的属性重新定位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孙娜蒙(2013)提出财经类高校可以发挥优势,培养艺术设计管理方向的复合型人才。黄春滨提出“依靠院校的资源优势和专业进行配置,创造良好的互动机制,全面提升会展设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31]。另外,国际化教学合作改革也是培养机制的重要方面。谢海涛(2010)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总结出“教学模式的国际化改革,采用‘过程式教学’与‘N+2 考核’相结合进行”[32]。N+2 考核为不同阶段的过程考核加笔记与最终成果的整体考核。
以上综述为人才培养机制具体实施提供了不同的启示。总之,培养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框架。
四、结论
我国既有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充分证实目前我国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但是也应看到其中的不足:
(一)研究层面浅显,缺少多层面的系统研究
对高等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学中专业、职业、课程概念辨析不明,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缺少系统梳理。多数文献只是从院系自身设计教育经验与实践做法的微观角度展开论述,缺少中观和宏观视角。例如,基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研究。
(二)研究群体单一,研究思维和方法受限
研究群体主要为艺术设计院系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缺少政府主管部门、顶层产业与行业协会、国内行业一流企业的研究参与。整体文献样本中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观描述与介绍较多,缺少基于数据测量的定量实证研究,对专业教学质量的内涵指标也缺少具体与深入的实证分析。总之重点突破应在于案例研究支撑整体研究和系统研究。
(三)多学科范式借鉴不足
众多研究局限在美术、艺术学科领域,缺乏跨学科范式借鉴。例如,缺乏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及文化研究之间的深度融合研究。
(四)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课程革新建设比模式构建更具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原创设计(创新)思维的构建及系统设计方法”。无论是“产学研”合作建设,还是“工作室”教学方法的建构,包括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都应该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应该永远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因此,强调课程革新建设比模式构建更具意义。目前,主要存在课程开发与更新不能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动态的情况,不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滞后于行业与市场先进水平。
(五)各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国家和地方创意产业发展必须明确定位
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由此,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应该针对国家创意产业前沿、地区经济发展及以设计创新为动能的企业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果缺少了高起点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艺术设计教育将走入“机械”办学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