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究
2021-12-02陈艳秋
陈艳秋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6)
全面推进高校思政工作,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思政课为主要载体,而其他各类课程也承担着同样的育人职责。在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高校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课形成合作关系,保持同向同行。”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整合,实质上就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信仰,与思政课形成协同关系,为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贡献力量。要想实现这一育人目标,需要全面分析课程思政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高质量实现全方位育人。
一、“课程思政”的实施意义
(一)实施“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德能兼备的有为青年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到改革深化的阶段,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关键问题,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当前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输送更多人才,是高等院校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德智体美劳中“德”为先导,决定学生发展方向和价值观的选择。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不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文情怀为优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就业环境下,大部分院校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生完成就业,选择以认知教育和知识教育为主,部分院校甚至出现排斥有关思政教育的现象。在缺少思政理论的引导下,专业课程内容会失去灵魂,成为死板的真理,教学活动也会逐步失去育人的功能。而课程思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主要借助专业课程自身具备立德树人的内在功能的特征,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以每一门课程为载体,通过对各类课程立德树人资源的挖掘,培育学生德育自觉意识,将立德树人培养目标贯穿于教学始终,形成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叠加效应,完成培育德能兼备有为青年的最终目标。
(二)遵循“课程思政”育人方向,应对意识形态工作复杂形势的抉择
对于青年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高校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价值观的选择对社会稳定有着一定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决定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出现问题。部分学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在生活和学习中崇尚“自由”,负面看待学校制度以及课程思政的教导,出现抗拒的情绪,严重者还会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动摇,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复杂形势,高校应通过“三全育人”使科学的理论进入到学生头脑,为学生价值观的选择提供帮助。只有意识形态工作与课程思政形成合力,课程思政才能发挥主动作用,其他教育活动和课程才能传播正确思想,形成合作的关系,全面保障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和确立。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要素
(一)教育理念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实质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下,高校要想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运行新机制,必须以教育目标为基础,全面了解课程思政的教学要素,并作出具体的诠释。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当前阶段下,在育人实践中进行“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理论进行重新的界定,还需要了解其他专业课程的内涵,使各类课程和思政理论课程的育人功能被发掘,为人才的培育提供指导和帮助。课程思政在高校各类课程中的参与,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培养方向单一、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相脱节的问题。课程思政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教学思路和手段,从课程思政实质来看,课程思政是现代化教育理念的重新整合,更是教育价值在实践中的展现。在人才培养中的落实,要求各类学科都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发挥自身知识传递、技能培育、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与课程思政形成相互配合的关系,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完成道德和思想的培育。同时,各类学科教师应认知自身承担的教育责任,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在教学工作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并传递正能量和价值取向,保障整体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课程育人是践行“课程思政”的目标
高校各类学科中的教学要素,与课程思政相同,都有着一定的育人价值和精神塑造职能。在高校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时,活动进程和使用的方法,对学生知识和技能产生的作用,与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育有着相同的重要性。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下的实施要求,主要是通过挖掘各类课程的教育根源,通过对思政理论的融入,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针对这种要求,高校各学科应在教学实践中,立足学科内涵和脉络,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理论内容,积极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递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凝练出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感、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觉等教学要素,将这些理念根植于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在教师的讲解和带动下,接受思想和道德上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良好的思想品质,内化为主体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全体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体
教书育人作为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高校育人工作应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并形成各类学科教师的合力,所以教师都承担起育人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育会议上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传播正确思想和知识的主体,教师工作是塑造生命和灵魂的工作。”由此可见,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讲解知识理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还需要进行思想上的引领,帮助学生完成良好品质和人格的塑造。教学过程应是人才培养和知识传递的整合。课程思政要求高校全体教师,以立德树人理念为主导,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在教学中育人,在育人中传播真理,实现教育育人的融合。尤其是思政教师应持续性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价值,与专业课程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发挥各类教育活动的隐形教育作用,促进课程思政在教学全过程的落实和发展。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
(一)隐性思政教育与显性思政教育难以同向发力
高校以思想政治课程显性教育为主导,以其他各类课程隐形教育为辅助,形成高校立德树人育人体系的系统,主要发挥两种课程体系相互支撑和配合的作用,在育人活动中承担不同职责,全方位达成课程思政实施的目标。一般而言,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为主体,以各学科教师的合作形成完整的育人系统,使各学科和各学科教师都承担育人的职责,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和各类学科难以形成相互支撑的关系,造成高校内部育人方案的落实存在阻碍。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情况下,获得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后续教学方法的革新,还未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他各类课程“各自为政”,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存在交叉,难以发挥相互支撑的作用,不能与思想政治形成合力,育人效果达不到预期。
(二)思政课程知识性与价值性存在分离现象
从思政课程的内涵来看,思政课程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现着自身知识性,还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性。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无论是什么专业、什么课程,在建设课程体系与开展教学活动时,都是以专业培养体系为主要目的,注重课程体系的组成与构建,重视为国家培养人才。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为谁培养人”,以明确的价值定位为主,通过课程内容与教材的设置,表达出自己特定的价值追求,具有价值定位明确性特点。所以说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程的基本特征。然而,就目前的思政课程体系设计来看,尤其是除思政课以外的其他类型课程,在建设课程体系时,更加注重知识性,价值性的融入还相对弱,对课程体系中蕴含的价值意蕴和实现途径关注不足,故而导致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存在知识性与价值性分离的现象,难以实现课程思政的全面落实。另外,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一部分专业教师存有为了完成“课程思政”任务而思政的思想,并未深入挖掘课程中所存有的思政元素及其教育价值,致使思政内容无的放矢,没有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总体教育目标的初衷。因此,只有转变专业课程过于专业化知识的定位,将专业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重要性,才能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实现“课程思政”机制的建设。
(三)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育人责任分担不相称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发现我国教育活动的开展,大部分学校与专业教师自身所秉持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教学观念,更多地体现在专业技术、技能与知识的教育上,对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价值教育关注度不够,从而导致教育活动逐渐脱离最初的素质育人、道德育人目标,呈现出教育活动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而忽略对人道德品质、思想意识的塑造。在这种人才培养体系中,即便是能够培育出具有丰富理论知识、较高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也难以培养出拥有崇高理想信念、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这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要求的教育标准是恰恰相反的。同时,这种教育环境的发展,还会造成一些专业课教师与社会人士产生错误认知,认为专业课教师仅需要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便可,思想教育、价值教育与品格教育仅需要交给思政课教师即可,并不需要自己过多地关注。这种教育理念的存在,也就导致学校中所有涉及到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全都落在思政课教师身上。甚至有个别院校未设立承担心理教育的部门,由思政教师承担学生的心理教育任务。由此可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机制建设,是存在较大困难与阻碍的。
四、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机制建设策略研究
(一)以“立德树人”为指针,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
以“立德树人”为指针,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首先,应以“课程思政”机制建设为依托,以所在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方向为基础,重新调整并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专业人才一定的职业敏感、道德意识与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注重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识人能力与明辨是非能力,以确保专业人才未来步入社会中,参与实习或工作,能够具备较好的道德水平与规范意识,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在明确立德树人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特点,注重该专业未来职业特点与职业道德,进一步确定和梳理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立德树人”总目标与专业未来就业形势和发展前景,重新整合该专业已有课程体系,重构教学课时、课程内容,将以往过于注重知识化讲解的课程体系,转为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注重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并给予利用和开发,以将其作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二)以“课程思政”为依托,实现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
以“课程思政”为依托,明确学生在校3年期间,各个阶段所需要进行的主要学习任务。比如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前,应对该阶段学生实施专业化指导,为学生讲解学习本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职业素质。可通过在新生报道期间,组织开展一场专业思政教育主题班会,以班会的形式为选择该专业的学生讲解,本专业涉及的行业发展趋势与历史沿革,并适当融入一些“创新发展观”,重点强调科技进步对本专业、行业发展起到的整体推动作用,强调本专业学生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大二到大五学期,专业课教师应遵循“立德树人”育人观念,注重“课程思政”的全面落实,重视挖掘专业教材中存在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开展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融入一些思政知识进行教育。如为学生讲解行业回答与专业属性,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敢于坚持、真诚待人的态度,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三)以“课程思政”为核心,推进思政元素与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首先,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应明确认识到“课程思政”机制的建设,只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学生自身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只有当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有足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真正接受教师所灌输的思政教育知识。因此,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学习感受,针对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选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法、思维辩证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更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次,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应加以重视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价值,清晰认识到在全球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在“互联网+”时代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更有助于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所以,要注重新媒体新技术与课程思政机制建设的深度融合,注重提高课程思政机制建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运用VR科技技术增强学生学习体验;运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提高思政信息传播时效性;运用超星学习通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增强师生互动交流等,推进思政元素与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课程思政”机制的建设。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机制建设,关键在于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推进思政元素与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等三方面。围绕这三方面建设“课程思政”教育机制,对于全面提升专业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运行框架,推动该机制健康发展等,具有现实可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