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方法探讨
2021-12-02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柏洋中心小学陈永秋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柏洋中心小学 陈永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式多样,富有趣味的主题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只有将这些形态各异、内容丰富的图进行有效的分解,引导学生分析数学信息、理解数学概念、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才能为学生学好现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的数学奠定基础。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读图情感,发挥图画的教育功能,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新教材中,图画占据的比例很大,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这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需要,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需要。倘若学生没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他们在面对一个个数学问题时就无从下手。学生看见一张张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图片时,应能仔细观察、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直观的图像获取抽象的数学问题,以及剖析数学问题的核心,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培养观察能力,奠定读图基础
观察能力是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基础,更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低年级学生年纪很小,学习和读图熟都很随意。当观看一幅图画时,除了观察的目的性不强外,他们往往只能看到比较明显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而不是关键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第一步要培养学生找到观察顺序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时有一定的次序、针对性和目的性,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比如,在苏教版第一课“数一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并有序、完整地将整幅图表达的内容全部说出。同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以教师的引导为平台,让学生仔细观察,全方位地了解图画。如图中有几个人、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有几只小船、有几棵树、有几面红旗、几只小鸟、几条凳子、几位教师等,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能了解图中人物的性别、人物之间的关系、景物活动场景等。教师让学生在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的过程中更加有目的地观察每一幅图画,感知事物的数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二)传授读图方法,提升读图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切实可用的读图方法,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规的数学,他们对数学图画基础知识的了解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简单易懂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读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为学生看图解题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比一比”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孰多孰少,真正地会比多会比少,教师以小兔子盖房子的场景设计一个主题图画。这个图画表达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小兔子想盖一栋房子,所以她的动物朋友们纷纷过来帮忙。图中,可爱的小猪抬着木头,活泼的小兔子抱着砖头”。这时需要获取的有效信息是小兔子的数量和小兔子抱的砖头的数量一样多,小猪的数量比木头的数量少。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可以发挥引导作用,提出几个有效问题,以问题为驱动,帮助学生找寻数量的多与少。如在小兔子盖房子这幅图中,有多少只小猪来帮忙、兔子的数量多还是小猪的数量多、多几个、少几个,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既能全方位地看图,同时也弄清楚了比较关系,更好地掌握了读图方法,有效地培养了解决问题能力,并能正确解答、积极思考。教师通过具有一定指向性、目的性的提问,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并且根据图画上的内容分析题目的情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培养读图情感,提升读图能力
低年级学生年纪很小,往往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为了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应该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让学生在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读图看图,获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例如:在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页的画面中,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观看这幅美丽的校园图片,了解里面可爱的同学们、鲜艳的花朵和茂盛的大树,让学生根据这幅图,想一想怎样描述,或是有哪些话想对自己的校园说。以此为基础,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教师、团结同学、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读图中不但要说出重要的内容,还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感情驱动学生读图,以感情发散学生思维,从图的趣味性和思想性方面引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又如,在“认位置”的学习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画,让学生了解湛蓝的天空下有一座宏伟的大桥横跨于长江的两端,这时在长江上有一艘轮船,同时桥上还有铁道,在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有形态各异的汽车飞驰。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这幅图中观察轮船、火车、汽车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既能让学生了解祖国蒸蒸日上的伟业,还能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数量、了解位置,这既能增强学生的数感,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培养语言描述,促进思维发散
一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生读图能力不仅包括能够看图,还包括能将自己看到的信息,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语言描述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思维,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了解有关5的加减法时,给学生展示一张图。在这幅图中,一名小朋友左手有2支铅笔,右手有3支铅笔。这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位小朋友手中一共有多少支铅笔”。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做一个示范,接着再出示两张图,第一张图中有一棵苹果树,并且上面有5个苹果;第二个图中有一位阿姨在采摘,手拿着篮子,篮子中有2个苹果,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自己对第一个图的解释进行表达。有的学生说,原来树上有5个苹果,现在被阿姨摘走了2个,还剩几个苹果?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知道如何表示总数和其中一部分的关系。通过“原来有什么?拿走什么?最后剩下什么?”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图中的意思,学生会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图片意义。这种方法既能开发学生思维,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三、结语
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读图能力,让学生从图画中搜集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