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科学化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2021-12-02安徽省太和县税镇小学李晓艳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数学知识

安徽省太和县税镇小学 李晓艳

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门主要学科,在教学资源开发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紧跟时代的脚步,通过各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开创科学的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一、自主学习式

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方面,亲自实践和自主探究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并印象深刻。在自主学习式的课堂情境中,教师不再是讲述者,而是引导者,课堂主体变成了学生,让学生亲自实践,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自己的探究来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一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由组内同学互相合作,运用橡皮泥、小棒等教具,自己组装长方体与正方体,再通过观察与组内讨论,自主总结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点,并且联系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知识,推导长方体与正方体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由老师进行证实与归纳,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小学生正处在培养抽象思维的阶段,对直接灌输的公式和概念印象不深,也容易遗忘。通过这种趣味性的课堂情境,学生会进一步地理解立体图形,并且加深对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这样不仅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二、寓教于乐式

为了使学生爱上学习和数学,数学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来代替沉闷的课堂,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增加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寓教于乐的情境课堂,将生活、学习与游戏情境相结合,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吸引学生学习,提高兴趣。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文具店的教学情境,自己扮演店主,让学生模拟购物情景,并且依据销售文具的不同类型,结合实际,搭配折扣、满减等方式,进行各种计算训练。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有效地掌握并能够运用折扣、售价、利润等知识点,在生活中也受益良多。

三、联想推理式

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会经常联想到周围的事物。但相对而言,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思路较为片面。对于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往往充满好奇心,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联想与推理式的课堂情境,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加强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内容。

如在讲授经济问题时,教师可以先抛砖引玉,引用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双十一购物节”,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商店老板,思考将用何种方式提升购物节的营业额。如学生提到打折以增加购买量,教师可以提问:“可以无限打折吗?”“有没有不降低利润还能促销的方式?”让学生推理出“店主可以事先提价,再打折”。这样使数学学习更具有生活化气息,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四、新旧结合式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互相联系的知识脉络。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旧知识相关的情境,从旧知识中引入新知识,并设置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例如,五年级上册在教学“比”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从除法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讲起,让学生回忆除法与分数的性质,再引入新知识,让学生讨论三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相似点和区分点。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突出了变化和新意,由除法和分数引出“比”,为理解“比”这一概念做好铺垫。

综上所述,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积极思考,多多实践,但在情境的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合理的课堂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教师应该科学化地创设课堂情境,积极优化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数学知识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拼正方体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抓不变量巧解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