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策略探讨
2021-12-02杨恩铭
杨恩铭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畜牧兽医总站 134003)
非洲猪瘟是种高传染性疾病,对养猪业来说是一场“灾难”。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这种疾病,所以,在养猪过程中,养殖户必须认清这种病毒的危害,从源头入手,做好预防管理,控制养殖环境,定期消毒,最大限度地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病率,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1 非洲猪瘟
1.1 非洲猪瘟症状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热传染病,可感染家猪和野猪。在对非洲猪瘟淋巴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和镜下染色过程中可以发现,非洲猪瘟淋巴细胞的细胞核被破坏。对猪来说非洲猪瘟是严重且致命的疾病,但对人类来说并不致命,也不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但它与传染病有共同的特点,最好选择检疫的猪肉食用。从源头上预防病毒的出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1.2 非洲猪瘟的特有性
非洲猪瘟是最大的动物病毒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基因组结构和免疫释放机制,并可能发生突变,这使得疫苗开发十分困难。许多感染源,如病猪、感染病毒的软蜱、受污染的饲料、废水及相关车辆和设备环境都可以传播。非洲猪瘟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大面积传播。它甚至可以在冷冻猪肉中存活15 周。虽然它们对人类无害,但会给养猪户造成严重损失,并对国家养猪业产生重大的经济影响[1]。
2 当前猪养殖存在的问题
目前,养殖户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力量,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养猪户加入养猪业。首先,这些养殖户的安全意识很低,没有很好地建立安全体系,没有适当的风险评估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在治疗典型猪瘟方面。非洲猪瘟的情况比较复杂,治疗和应急措施比较困难,缺乏相应的措施和经验。在养猪场消毒方面,缺乏大规模病毒性和细菌消毒的物质措施。其次,非洲猪瘟的控制非常困难,所需的控制手段和技术技能要求很高,控制成本很高,限制了中小养殖户的发展。目前,我国缺乏相应的畜牧业安全保障体系,高昂的检测成本让小农不堪重负。如疫情的爆发会直接导致养殖户破产,或者导致目前生猪生产能力急剧下降,使恢复生产难度加大。据有关部门调查,养殖户主要担心疫情会导致生猪数量下降,运输配送不畅,影响进一步生产,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
3 非洲猪瘟的高效防控措施
3.1 加强综合防控措施
通过加强综合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消除潜在的危机,能更有效地控制非洲猪瘟。加强饲料管理是综合防治措施中的有效手段,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筛选和收购。避免使用含有猪源成分的食品添加剂,确保在选择玉米食品时进行干燥处理。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对猪饲料、废水和饮用水的封闭管理。对进入高危地区的种猪和仔猪进行严格检疫,设置适当的围栏饲养外来畜禽。畜牧业是在安全可靠的地区进行的。在引进生猪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各种突发事件。隔离饲养后3~4 周内,如无异常现象可放入核心饲养区混养[2]。
3.2 加强引种和种质管理
加强后续检疫工作,及时对进口生猪进行检疫,有效评估冻精和种猪风险,严禁从部分高发区引入生物,加强产地检疫工作,确保引进质量,做好引进隔离工作。进口种猪应隔离30d 以上,以减少疫情的传播,并确保程序的完整性。禁止引进来历不明的动物和产品。兽医部门应加强与出入境检疫部门和海关检疫部门的合作,提高联合防控的有效性,控制和减少疫病传入。各部门要通力合作,禁止来自非洲有猪瘟风险国家的动物入境,对非法进口的生猪实行无害化处理。
3.3 加强信息宣传与政策扶持补贴
由于财政和技术要求,中小养殖户往往无法满足现有的国家标准,购买和安装的硬件和软件也没有得到完善。购买疫苗、建立病猪隔离室、出入境消毒设备和人员隔离服缺失或不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政府部门应根据情况调整其政策,通过增加投资来解决与资金短缺有关的问题[3]。为减少非洲猪瘟对养猪的不利影响,应加强宣传工作,宣传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措施,为了确保发生猪瘟地区的工作人员和群众能充分了解非洲猪瘟,提高防控意识,通过群众防控,减少非洲猪瘟造成的不良危害。
3.4 控制流通屠宰,防止疫情传播
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应注重实施生猪及其制品流通监管,完善活畜禽长途运输监管体系,加强按国家规定运输监管,依法严惩各类非法运输行为。主要包括禁止从高风险地区引进生猪和种猪,切断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源,及时关闭生猪交易市场,严格生猪销售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各流通环节,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坚持生猪运输批检制度,统一多部门传播风险,建立公路监督检查站,落实消毒工作,坚持验证检测材料,防止动物传染病的危险。此外,对于屠宰的猪,屠宰场应进行特殊处理,以确保符合防疫要求,并立即纠正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不符合标准的要依法处理,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屠宰安全和质量责任,严厉打击私宰滥宰行为,防止非洲猪瘟的发生和蔓延,进一步提高生猪屠宰标准,督促屠宰单位实施综合防控策略。
3.5 做好养殖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提高养殖户对安全和控制的认识,使他们充分了解动物卫生活动。养猪场不得从疫区引进,必须从源头控制。对进入疫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彻底消毒,对进入疫区的物品进行检查。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第三方进入养猪场。养猪用品应定期消毒。建议禁止将外来猪种引入养猪场。如果一定要引进猪,就必须做好检疫工作。引进外来猪种时实行隔离饲养。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外来的猪种与检疫猪一起饲养。养猪场的猪不应接触野猪和钝缘软蜱。为了保证饲料的健康和营养,避免使用猪源性饲料[4]。
3.6 定期维护消毒,严格限制药品渠道和使用方法
为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无论使用何种消毒剂,消毒表面都必须清洗干净,然后用消毒剂湿润。一段时间后,消毒剂就会起作用。如在车辆消毒的情况下,如果车辆将消毒剂喷洒在受污染的表面,不仅会破坏消毒效果,还会与受污染的表面发生交叉污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最好使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每周保养2~3 次最为合适。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包括设备、饲料处理区、工具或粪便的处理消毒。
3.7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认知水平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理解。在一些没有非洲猪瘟的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非洲猪瘟及其疾病的紧急措施培训。对所有兽医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全面了解和掌握非洲猪瘟的临床特点、症状及预防措施,提高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水平,增强对非洲猪瘟等疾病的识别能力。一旦发现非洲猪瘟,应尽快采取措施。非洲猪瘟知识的认识是预防和检测疫情的重要信息来源,通过培训可以加强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鉴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培训计划应尽可能覆盖各类兽医从业人员,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疫情的鉴别诊断和标准化能力。
4 结语
总之,非洲猪瘟对目前养猪业来说是场灾难。我们只能从源头入手,控制养殖环境,及时清洁消毒,采用更科学的养殖方法,普科学知识,使农民认识到非洲猪瘟的危害性和防疫的重要性,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