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追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2021-12-02江苏省镇江市扬中新坝中心小学祝瑞印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新坝中心小学 祝瑞印
课堂教学中,多一些追问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多次地问,但不是盲目、随意地问,把握追问的时机和方式尤其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有效的追问有助于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拓宽思维的广度,推进思维的深度,锤炼思维的强度。
一、在知识迁移处追问—— 顺水推舟
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旧知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促进学习的正迁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如教学“认识分数”时,笔者是这样设计导入环节的:
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二、在意外生成处追问——锦上添花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些意外往往是学生思考后灵感的萌发,教师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挖掘思维的亮点,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追问中彰显课堂的魅力。
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笔者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举例说明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课上学生畅所欲言,有通分、化成同分子分数、化成小数、交叉相乘、和标准量比等方法。准备结束交流时,有个学生说:“我还有一种方法。”她饶有兴趣地介绍了自己的想法。
师(追问):是不是分子与分母相差1的分数都可以这样比较大小呢?如果相差2呢?
(学生举例验证,汇报交流)
生3:他们举的例子是两个真分数,我发现分子与分母的差相等的两个假分数,分子加分母得到的和较小的分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规律呢?同学们还可以再举例验证。
通分的方法有很多,课前的自学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交流中分享了多样化的想法,有些方法具有普遍性,但有些方法具有特殊性,在不断的追问中,结论趋向全面、科学,学生的认知更充分了。
三、在认识偏差处追问——拨云见日
学生受知识经验和思维定式的影响,认识会出现一些偏差。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多一些等待,通过适时追问,让学生质疑自己的答案,经历自我反思、自我纠错的过程。
如教学“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时,出示这样的一组判断题:(1)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2)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一半。
第(1)题毋庸置疑是正确的,第(2)题受面积的影响,学生也认为是正确的。
师(追问):你们都觉得,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一半吗?
(生陷入思考)
生1:不对,我是画图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长的总和,而每个长方形的周长相当于正方形三条边长的总和。
生2:我是计算的。假设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4×4=1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4+2)×2=12(厘米)。
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这组题的比较过程真实再现了学生的思维,出现错误时,教师通过言语的暗示,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加深其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四、在意见分歧处追问 ——去伪存真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认识。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想法,给学生话语权,在辨析中达成一致。
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出示这样一道题:A、B两地相距24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开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时后两人相遇?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了综合算式“240÷(80+40)”,也有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240÷80+240÷40”。
师(追问):你们都同意这两种解法吗?生1:好像都对,我们可以算一算。
生2:两道算式的结果不一样。
师:得数为什么不相同呢?生:乘法有分配律,但是除法没有分配律。师:有道理,能不能结合题目解释说明呢?
生:如果这样列式“240÷80+240÷40”,“240÷80”表示的意思是甲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240÷40”表示乙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相加后不能表示相遇时所用的时间。
师:再看这样的两道算式“(90+60)÷30”和“90÷30+60÷30”,相等吗?
生(异口同声):不相等。
生1:不对,我计算了,是相等的。
师:是呀,这样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呢?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为什么相等吗?
生2:可以举例说明,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五年级90人,六年级60人,每30人为一组,可以分成几个组?方法一:(90+60)÷30=5(组),也就是把所有学生合起来再分组;方法二:90÷30+60÷30,五、六年级各分成3个组和2个组,一共分成5个组。
数学学习不能只注重结果,知识本身固然重要,追问为什么,养成思辨的习惯更重要。通过追问,学生能透过现象探寻其背后的原因,结合具体实例解释能够让学生把问题想得更透彻,这样的认识是深刻、持久的。
五、在知识延伸处追问——意犹未尽
数学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零碎的层面,更重要的是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一道题拓展到与之关联的一串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
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时,例题是:“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学生通过列举发现,当长和宽最接近也就是长6米、宽5米时,围成的面积最大。
接着,笔者让学生继续研究,如果是用24根1米长的木条围长方形或正方形花圃呢?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很快得到围成边长是6米的正方形时面积最大。由此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围成的正方形面积最大。
笔者再问:“可是王大叔考虑到实际需要,觉得花圃的面积小了点。他发现旁边有一面墙,能不能围一个再大一些的花圃呢?”
又是一个有挑战的问题,学生一起想办法,达成一致:可以将其中的一条长靠墙围。
师:猜一猜,靠墙围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面积最大?再动手试一试加以验证。
(学生尝试后组织交流)
生:我发现长是宽的2倍时,面积最大。
师(追问):为什么和例题的结论不一样呢?
(学生也有些疑惑不解,又开始了深入研究)
生:例题得到的结论前提是周长相等。而改编后的题目一面靠墙围,围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是不相等的。
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的!从策划方案到实际计算,最后解释结论的合理性,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维更灵活了。教师只有深层次地挖掘教材的内涵,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作为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及时、准确地捕捉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教学活动,做一个智慧的“追问者”,才能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