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1-12-02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 李 媛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学习历史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实现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和认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紧紧抓住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机遇,善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生动地为学生展示历史知识点,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影像资料,以动态视频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多个感官。通过向学生展示虎门销烟的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我国社会性质发展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设计探讨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梳理知识点,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比较相似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逐渐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局面》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老子的辩证法,然后引入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辩证思想。此时,学生会产生疑问:“辩证法是哪国人先提出的呢?”对于学生产生的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老子和苏格拉底的人物介绍。学生可知老子比苏格拉底早出生二百多年。通过对比,能够让学生对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观念有一种新奇感,从而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三、创设故事教学情境
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和事件组成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历史情境,为课堂增添趣味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洪秀全多次科举落榜的经历营造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洪秀全为什么走反清道路,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向学生传授生活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这也是历史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实践活动更加具有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其形式和内容上,可以由组织者自主选择。因此,学生可以在自由的氛围中,根据意愿进行沟通、交流,充分激发想象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这种实践活动课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比如根据历史上一些具有深刻意义的事件举行故事会,让学生通过描述生动展现事件内容;可以根据某一思想开展辩论赛,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发表自己的观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历史知识抢答赛、研讨会等。历史实践活动课属于课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是片面、肤浅的,许多学生以主观角度看问题,不能发现问题的实质,无法提高知识认知的层次。历史就像万花筒,“正能量”、“负能量”同时存在。因此,教师在授课环节应适当扩展历史信息,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可以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所以,要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调整历史教学计划,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历史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历史学习成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使历史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