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温柔开创了一个时代
2021-12-02浙江景志祥
◎文/浙江·景志祥
美好的开局
这个人无论是开局还是结局似乎都很完美,历史上著名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到了他这儿竟破天荒地绕了道儿。
他就是刘秀,中国古代最完美的帝王之一,同时也是最不孤独的帝王。
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按照族谱,刘秀应该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妥妥的皇亲。但很多时候,你生得好,不如生得巧。由于奉行汉武帝的“推恩令”,昔日辉煌的王国就此一步一步地被瓦解,传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
九岁那年,老爹去世,刘秀瞬间成了孤儿,他只能被迫返回了自己的家乡,老老实实做了农民。他的亲哥哥刘縯好侠养士,经常取笑刘秀,将他比做刘邦的兄弟刘喜。然而这位仁兄不知道的是,天下的农民有很多,但农民与农民之间是有很大不同的。
刘秀特别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尚书》和史书。干活累了,他就拿出一本书躺在田埂上,草垛里,甚至麦田里,只要空闲的时间,他总会读书。繁重的农活不光锻炼了他的身体,也丰富了他的见识。
站得高,看得自然就远。
新莽天凤年间(1 4-1 9年),二十出头的刘秀从小县城来到都城长安就学。一天,他在街上看到执金吾走过,场面甚是壮观阔气,大为感叹,于是作了一篇关于理想的作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广为流传,日后成了千古名言,引发了许多乱世枭雄的共鸣。
就连他自己也十分得意,用一首诗记录了这一切:
郁郁舂陵旧帝家,黍离千古此兴嗟。
萧王何事为天子,本爱金吾与丽华。
我常想,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一切,刘秀也许会成为一个有学问的农民,仅此而已,远远不会成为大汉朝(东汉)的开国之君,名垂历史。
命运的拐点在公元8年后,走向了还是农民的刘秀。
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废孺子婴(刘婴),正式代汉登基称帝,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国”。西汉在历经214年的统治后终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
有理想有追求的王莽,因其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实际,又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灾不断,广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绿林、赤眉等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大批豪强地主也乘势开始倒莽。
公元22年,27岁的刘秀随同哥哥刘縯在家乡南阳组织舂陵军起义,与哥哥冲动而莽撞的个性不同,在造反这件事上刘秀十分谨慎,在观察了时局后他才小心翼翼地参与造反这个行当。这一性格上的差异,决定了日后刘秀和哥哥截然不同的结局。
当时刘秀虽为皇族后裔,但他这一支属于远支旁庶,加上本身造反经费也少,买不起装备,只能骑着老牛上阵厮杀。这种剑走偏锋的战法效果还不错,一来二去,刘秀居然打出了属于自己的名声。
一看刘秀这么猛,王莽派遣王寻统帅几十万大军讨伐刘秀。为了万无一失,还特意安排了长安来的驯兽员,大力士和虎豹熊罴等凶猛动物。
当时在昆阳的汉军仅有九千人,众恐不敌,纷纷要弃城而逃,关键时刻刘秀站了出来,给出的理由简单而有说服力:我们团结起来抗敌还有一线活的可能,分散死得更快,你们是先死还是拼一把再死?
这是一个谁都知道怎么选的选择题。
当夜,王莽大军逼近城北,刘秀率13名敢死队员发起了冲锋,本着拼一把的昆阳守军也蜂拥而出。内外夹击之下,王莽的数十万大军居然土崩瓦解,一场几乎不可能打赢的战争就在刘秀的策划下赢得了胜利。
当王莽军大将王邑逃回洛阳的时候,四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人。
汉军打扫战场,战场上到处都是王莽军丢下的兵器、军车、粮草。汉军搬了一个多月都没有搬完,最后放了把火,把剩下的烧了。
而这场战斗彻底打响了刘秀的名头,也让刘秀从与王莽的敌我矛盾,变成与刘玄(刘秀的族兄,公元23年被绿林军拥立为皇帝,年号更始)的内部矛盾。
谁能掌管天下,谁能走到最后当上皇帝,渐渐被提上了日程。
熬过苦难 方成大业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唯一的路只有看谁能笑到最后。很明显,这样的局面对于深谙四两拨千斤的刘秀而言,他要做的就是一个字,“熬”,熬过了所有人,那么胜利就属于自己。
比起刘秀,心浮气躁的刘玄自然没这个耐心,仗着家大业大,武器装备好,人多势众,刘玄率先对刘秀出手了。
他将刘秀送到了河北。
在这里,刘秀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光。
这件事发生在刘秀去河北的路上,由于刘玄的小动作,刘秀一行进入黄河以北后很不顺利,处境非常危险,也非常困乏。随从中许多人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又害怕艰苦,纷纷离开了刘秀。先前和王霸一起投奔刘秀的几十个人,都陆续不辞而别,只有王霸还和以前一样,忠诚地跟着刘秀。
刘秀见王霸至今还忠于自己,感慨地对他说:“从前在颍川跟随我的人都跑了,唯有你留在我身边。只有在迅猛的风中才能看出坚韧的草,这话现在得到了验证。”这就是著名的“疾风知劲草”的来历。
靠着过人的魅力和老丈人的帮助,刘秀在河北展开了漫长的安抚之旅。
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也是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
公元2 5 年六月,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使用“汉”的国号。此后的日子,刘秀基本上都在马背上过的,平关东,收陇蜀,一统天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这一年他52岁。
一个温柔的人
很多人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古往今来比刘秀优秀的皇帝也不少,为何就没有他的好名声呢?而且作为皇帝,刘秀好像朋友不少,从不孤独。
答案很简单。
刘秀是一个温柔的人。面对功臣,他能做到不动刀、不见血、不流放、不关押,甚至连板子都不曾举起过。对待昔日一起扛枪打天下的兄弟,他从骨子里想着他们的好,念着他们的不容易,该温柔的时候,他从没有含糊。
刚称帝那会儿,手下大将冯异率军西征,因为没有做好准备,第一仗就遭到了敌人的埋伏,吃了败仗。虽说后来靠着小动作扳回了一局,和敌人打了一个平手,这事搁在其他皇帝的手里,难免一番责难,可到了刘秀这里,他愣是给了奖励,理由是,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独掌天下大权,刘秀却从不独占,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觉悟,红利是能给就给,能分就分。他封手握重兵的邓禹为高密侯,食邑4县;封贾复为胶东侯,食邑6县等等,并对他们说:“只要汉朝还在,你们就会安享荣华富贵。”为了彰显部下的功勋,他建立了著名的云台,给二十八位功臣绘像纪念,史称“云台二十八将”。逢年过节,但凡收到贡品,他总能第一时间想到这帮手下,根据这些人的不同喜好,派人一一送过去。比如马武好武,喜好刀枪棍棒,刘秀收到这样的贡品之后,首先想到要送给马武;比如邓禹为人孝顺,他就为其母准备礼物。
就连杀了他兄弟的刘玄,他也会温柔对待。刘玄兵败逃亡之时,他颁布了一道令常人无法理解的诏书,诏告天下说:更始兵败弃城逃走,妻子儿女衣不遮体,游离失所在路途。我很怜悯他们。这都是战争带来的后果,不应该算在刘玄妻儿的头上,现封更始为淮阳王。吏民如有敢伤害他的,罪过如同大逆。后来,刘玄被赤眉军将领谢禄绞杀,他听了很悲伤,诏大司徒邓禹葬之于霸陵,同时将刘玄的三个儿子均封为侯。
正是他以善良之心和温柔之情对待每一个有功之臣,才使得辅佐他打天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三十二名臣均“保其福禄”,安然无恙而又体面地退隐。
于是,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幅画面,逢年过节东汉的君臣都会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烫上一壶酒,切上一盘牛肉,吃一口火锅,拉一拉家常,在淡淡的烟雾之中,每个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刘秀君臣之间,既是上下级,又是好朋友,究其一生,始终保持着当初打天下时患难与共、其乐融融的状态。可以说,这份独特的局面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除了对当年一起扛枪打天下的兄弟,对待自己的百姓,刘秀的表现也是十分抢眼的。
他用尽全力打造的“光武中兴”,奉行的“以柔道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将一个皇帝的温柔和善良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古代史书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他曾下达九道诏令,释放奴婢,使得大量奴婢获得自由。同时,他还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并且亲自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除了这波操作,他还重视农业发展,对山林川泽不征“假税”。
为了体恤民力,他甚至放弃了梦寐以求开疆拓土的机会。
公元51年,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之,立“万世刻石之功”。他却下诏:“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这些表面的虚荣就不要了,如今百姓如此困苦,我却为了个人荣誉而兵戈不止,让老百姓陷入生灵涂炭之中不得休养生息,这个不太好吧?
刘秀这个皇帝丝毫没有架子,碰上老熟人拉着他的手喊他的小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了一堆他儿时的糗事,他总是淡淡一笑,摆了摆手说一声:“朕哪有这么坏,朕哪有这么坏?”
老同学严光拒绝当官,刘秀亲自把他请到皇宫苦口婆心地劝说。当睡熟的严光把脚压在他的肚子上时,太史奏告,有客星冲犯了帝座,很厉害。他只是笑着说:“我的老朋友严子陵与我睡在一起罢了。”
这一拨接着一拨操作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是;大臣拿他当朋友,百姓拿他当明君,女人拿他当好哥哥,同学拿他当兄弟,整个大汉在他的温柔之下,一片祥和。
历史记载,当时人口数量达到了两千多万,比王莽动乱时代增长了一倍还多,经济每年差不多上涨两位数。这段美好的时光,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
面对这份荣耀,刘秀只会摆了摆手笑着说:“这不算啥,都是日常的基本操作而已。”
有人曾经问他:“所有的皇帝都是孤家寡人,从来没有朋友,为何你不是呢?有什么秘诀?”
他想了想才笑着说道:“哪有什么秘诀啊,我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份理解别人的温柔而已?”
“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