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育“火”了
——漫谈声乐学习者的职业规划

2021-12-02孙兆润

歌唱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歌者歌唱家歌剧

孙兆润

笔者以为,宜将习歌者分为三类:致力于专业舞台表演的习歌者,致力于声乐教育工作的习歌者,业余声乐爱好者。前两类人群主要包括艺考生和音乐院校专业学子,而他们一定会面临职业规划的问题,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专业的声乐学习者,更有可能是未来职业的声乐从业者。职业规划制约着专业声乐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清晰的职业规划可以为习歌者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心提供明确的指引。

以西方古典声乐学习者为例,职业规划的定位如果未来是职业舞台表演者,那首先应该对自己的个人条件有明确的认识。所谓个人条件,指的是嗓音条件、智力条件、心理素质、体貌条件、家庭条件和教育条件等。歌唱家需要嗓音天赋,成为职业歌唱家需要一副好嗓子,这一点毋庸置疑。笔者不相信资质颓弱的嗓音经过刻苦训练会成为大歌唱家的神话。“所谓歌者的自然条件,就是指歌者所拥有的天然的‘乐器’,即声带(Vocal cords)的机能和声道(Vocal tract)的生理构造是否适合歌唱。比如,声带的大小、质地,其闭合、振动和伸展能力;软腭和会厌的抬举能力;共鸣腔体的体积;声道的长短和宽窄,等等。这些先天的生理构造,都决定着歌者‘乐器’的适宜性。拥有先天适宜的‘乐器’是学习声乐的有利和便捷条件。”①

按照传统,古典音乐领域职业歌唱家一般分为歌剧歌唱家和室内乐歌唱家两类,二者在艺术表现和演唱作品类型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当然,声乐历史上并不乏优秀的“跨界者”。表演天赋属于心理方面的特质,是歌剧歌唱家才具天平上重要的砝码,是歌唱家嗓音和唱功的重要补充。在笔者所熟悉的俄罗斯声乐史上,有夏里亚宾、索比诺夫、奈列普、列梅舍夫、阿特兰托夫等唱演俱佳的舞台巨匠,也有菲格涅尔这位以出色的表演才能弥补嗓音缺憾的个例。舞台上的“人来疯”和“舞台恐惧症”患者在习歌者当中经常遇见,后者虽然可以通过训练来矫正,但很显然,浑然天成的“胚子”更适合做演员。另外,习歌者的智力条件无疑也制约着他们学习的进度,甚至是成败的关键。仅有一副好嗓子,但缺乏聪慧的头脑,其理解力、专注力、意志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心理素质品质低下,显然都是对声乐学习不利的。

另外,歌剧歌唱家对形体、容貌要求很高,这也是一直以来音乐院校对声乐表演专业考生首先会有身高限制和相貌要求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有特例。笔者访谈李晋玮先生时,她曾经提到迪里拜尔考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因为其身高引发了评委间很大的争论,是沈湘教授力排众议,强烈要求留下这匹“千里马”,才成就了今天这位享誉世界的歌剧歌唱家。但是,考虑到歌剧舞台上搭档的选择和舞台效果等诸多因素,符合形体条件要求,甚至各方面都出众者,更有利于成为舞台歌手的最佳人选。例如,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涅特莱布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让那些在剧中令男士们痴狂的“女神”真正变得名副其实。相比而言,由于没有配戏和角色要求,室内乐歌唱家在身高、体貌上的要求则相对低一些,这种现象在中外舞台上都有鲜明的个例,恕不枚举。但,音乐会舞台要求歌唱家的艺术修养更为全面,因为艺术歌曲的诠释往往需要更为广博的学养作为支撑。艺术歌曲注重的是文化精神的挖掘,而不是人物性格的塑造,它要求歌唱家在一个转瞬即逝的音乐瞬间就要完成对音乐形象或者诗意感受的精准诠释。一场音乐会下来,歌唱家需要对十几首品位和风格完全不同的歌曲进行完美演绎,这需要更强的综合能力。虽然室内乐歌唱家不用像歌剧歌唱家那样追求宏大的音量,但是其音色的“调色板”却更加丰富多彩,音乐表现力更加细腻多姿。

总之,成就一名职业歌唱家需要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有机结合。内在因素指的是个人禀赋,包括适合歌唱的身体条件、卓越的音乐感、敏锐的情感触角、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灵感、坚强的意志力和个人努力等。外在因素指的是家庭支持(家庭的经济实力和支持度)、教育环境(受教育地的音乐环境、音乐教育及相关教育的水平、专业教师的水准)和机遇。如此累牍,笔者只是想表达一种观点:要全面权衡自身条件,不要凭一腔热血盲目踏上声乐求学之路。声乐学习虽然对物质材料和环境空间要求不高,在学习方式上具有便捷性,但其实对学习者个体条件要求极为苛刻,其学科本身又具有复杂性、主观性、耗时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这些都需要认真考量。

另外,如果定位为一名职业的舞台表演者,要对当今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有清晰的了解和判断,并对自己以后的舞台生涯有较为明确的预判。目前,歌剧在国际舞台上的境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全世界都面临古典音乐边缘化的问题,这个窘状背后有着深层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当今世界经济大萧条,更让古典音乐(包括声乐表演)的境遇雪上加霜。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歌剧在中国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声乐演员在中国的收入目前要比欧美丰厚且稳定,这也吸引了欧美歌剧人才的涌入和华人歌剧表演人才的“反流”,中国俨然正在发展成为新的世界古典声乐文化中心。但是,歌剧作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特别是世界经典歌剧在我国仍是小众艺术,缺乏广泛的文化基础和受众,老百姓并没有形成购票观看歌剧的消费习惯。如果把职业目标定位在国内舞台上,也应该看到军队专业表演团体取消的现实和地方歌舞团体撤编的可能。

在笔者看来,职业观境界有三:一是谋生;二是热爱;三是信仰。如果把舞台表演当作平常职业和谋生手段是可行的,但是倚靠演唱获得丰厚的报酬,以图锦衣玉食的生活,这种追求对当今大多数古典声乐演唱者来说并不适用。从历史上看,能够保持艺术上的高水准和高出场率的歌唱艺术家毕竟凤毛麟角。况且,当今社会,作为谋生的手段,职业随时可以更换,这也是许多专业声乐学习者,甚至专业院校声歌系的毕业生最终未去从事专业的原因之一。而热爱却要比物质层面的需求深刻和可靠许多。正如爱情一样,经过人生的磨砺和生活的熬煎,爱的持久和恒定终归是要接受考验的。当爱的烈焰燃尽,一切归于平静的时候,职业还是可能会改变的。前不久被“新冠”夺去生命的钢琴家傅聪先生生前曾表示:“对我来讲,音乐等于我的宗教。”②信仰的力量,让傅聪忍受腱鞘炎的折磨,手缠绷带也坚持每天练琴八小时,并始终保有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赤子之心。只有将职业视为信仰般虔诚,才能够面对沧海桑田笃定不移。“如果一个人把事业当成了生命,把爱好奉为宗教,那么就不难理解其中那份狂热、投入与执着……”③让真正的艺术家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独步跋涉、矢志不移、初心不改的定海磐石,是对职业的信仰和敬畏。当将一种兴趣作为终身职业,学习就有了责任和压力,痛苦和挫折会接踵而至。所以,想要学好、学精、学专,必须要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做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即做有效的职业规划。条件颓弱又不善思谋者,败北和失望自然是难免的。

后疫情时代,许多声乐舞台的实践派纷纷转型为线上声乐教育工作者,除却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外,其背后的原因,一是疫情导致剧院经济衰落,二是国家更加理性地看待歌舞类演出和演出团体存在的意义,并对荧屏“造星”现象开始深刻反思。这对声乐学习者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对其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启示。但是,这种由舞台表演向教学的转型,又恰恰反映出现象本身的某种非理性特征,声乐教育为什么“火”了?为什么仍有这么多人希望学习声乐呢?

论及学习声乐的益处,有自媒体推出并纷纷转载论及“歌唱占据科学长寿法第一位”的文章,在中国知网上能够检索出十几篇相关的普及性文章,但并不能为之提供学理依据。为声乐养生和声乐治疗提供“学院派”理论依据的是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赵世民的著作《唱“巫”的秘诀——音乐也能祛病》的相关章节。鉴于声乐学习在物质材料、环境空间要求上的简约性,学习方式上的便捷性,我国习歌者人数之众,难以用准确甚至大致准确的数字来统计,近几年大有“全民”学声乐的态势。笔者以为,声乐学习热潮的主要推手还在于几档电视“造星”品牌节目,在于众多主打声乐内容的微信公众号的强力推介和“全民K歌”等软件的大面积覆盖,这些都是声乐学习普罗大众化的“助推剂”。从全民普及的角度,要感谢他们把声乐这门音乐实践中最复杂、最主观、最“云山雾罩”的学科之一“拉下神坛”,走上全民欢歌的发展道路。声乐学习的风尚,对全民精神文明建设和音乐素质培养大有裨益,彰显出我国民众对高雅艺术认识和审美的提升。与此同时,声乐教育有市场、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包括艺考生、声乐在校生、需要提升业务的专业演员和声乐教师、广大的业余爱好者(如少儿、老人等)。而声乐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因此声乐教育行业显然是可以创造长期稳定利润的。但是,师资队伍鱼龙混杂,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道德素质难分良莠,这导致了不顾艺术规律、唯利是图的个体和伪教育机构纷现的乱象。虽然大家都跟风学唱歌,但是实际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当然,声乐教师队伍中还是以德才兼备、堪为师尊者居多。声乐教师凭本事获得劳动报酬无可厚非,因为职业的第一要义即谋生。但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作为施教者,声乐教师面对的学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服务对象,而是一群受教者,我们塑造的不仅仅是学生们的嗓音,还有他们的灵魂。从这种意义上看,声乐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持有传教士一般的职业敬畏之心。

在国外,也存在舞台实践者向教育工作者转型的情况,一般职业歌唱家经过大半生的舞台历练后才会转向教学工作。笔者的两位声乐教师阿列克赛·斯捷波联科和拉丽萨·舍甫琴科都是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的职业歌唱家,并在欧洲歌剧舞台上打拼了十余年。在度过自己舞台艺术的黄金时期后,这对舞台搭档和生活伉俪携手投身讲台。“如今,我的舞台生涯即将终结,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对自己所投身的事业的热爱和对同样渴望投身这项事业的年轻人命运的同情,促使我认真回顾自己的艺术道路,总结自己对所献身的和视为全部生命的这门伟大艺术的理解和认知。”④这是斯捷波联科先生投身教育的初心。笔者以为,从舞台表演者转型为声乐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初心。如果初心是为了牟利,那即使赚得盆满钵溢,也不会带来成功的喜悦和幸福,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而斯捷波联科先生强调的“传承”和“帮助”才应该是从事声乐教育的歌唱家们秉持的初心。但是,这类转型者因为其最初接受的培养不是声乐教育方向,往往需要进行教师修养的自我完善和一段时期与学生教学互动的磨合。

笔者以为,声乐学习者的职业规划引领着其学习的方向和科目的侧重点。如果职业定位为职业舞台表演者,其学习方向应该侧重嗓音乐器的塑造,如歌唱技术技巧的提升与完善、演唱曲目积累、歌剧角色学习、相关语言学习、歌剧历史学习、舞台表演、舞台合作,等等。如果定位为声乐教育工作者,那么在其学习过程中要侧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即,在洞悉发声机理和歌唱技巧的同时,更需要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规律,不但要自己会唱,更要教会别人如何唱。未来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应该特别注重教学工具——钢琴的学习,要涉猎音乐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尽量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即“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声乐教育工作者并不比职业舞台表演者低一等,反而更需要拥有智慧的头脑,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拥有更为广博的学养和学识、无私的情怀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

说到这里,笔者特别想谈另外两类非专业人群,即少儿声乐学习者和声乐养生论的追随者。

儿童学习声乐,有的是出于孩子的喜爱,有的来自长辈职业缺憾心理的转移,还有不少缘于打造“童星”的心理预期。笔者认识一位被成人声乐方法从小训练出来的“牺牲品”,现在已经初三了,她用所谓的“打开喉咙、气息支持”的方法,用所谓的“混声”唱给笔者听,实际的效果却是漏气、嘶哑,声带不闭合,高、中、低音没有有效的音质,甚至连真声都“丢”了。其声乐教师的职业水准暂且不论,成人的声乐训练方法是否适用于未成年人?或者如何来用?是需要“打上大问号”的。也许,我们应该从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层面广泛开展儿童声乐训练课题的研讨,拿出一套科学有效的体系,以免那些所谓的职业声乐教师屡屡成为美妙童声的“职业杀手”。歌唱,对人的身心是有益的,但前提是要用正确的方法,要循序渐进地学习!

过分夸大和宣传声乐养生和治疗的功效,就是概念炒作,就像前几年保健品的营销方式一样把老人们圈了进来。老年声乐爱好者在锻炼心肺功能、愉悦身心的同时要明确一点:英年早逝和饱经病痛折磨去世的令人扼腕的歌唱家并不少!唱歌虽有益健康,却并不能包治百病。另外,老年人争相登台一展歌喉,对保持自身的精气神是有裨益的,但是如果技艺展示变成处心积虑、尔虞我诈的较量,就很容易坠入名利场漩涡。再者,也不见得每一位教师都是良师益友,有时候表面上的益友,却未必是专业上的良师。用来强身健体的声乐演唱,不是去飙高音,比谁的音量大、作品难,它恰恰需要相对科学的发声方法,需要最佳的气息支持和与之相适应的声带最小消耗。否则,非但不会给习歌者带来健康,反而会适得其反。某些情况复杂、水平低劣的组织、机构或个人打着“公益”和“养生”等冠冕堂皇的旗号,暗地里昧着良心“盘剥”老人,是把声乐教学变成了他们牟利的摇钱树!

笔者的呼吁既是对声乐爱好者的善意提醒,也是给以后即将成为声乐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学子们敲响警钟!因为,虽然今天你是一名学习者,但以后可能成为一名施教者,恰恰面对的是儿童、老人和其他声乐爱好者,那么我们的职业又该作如何规划呢?相信,此篇累牍会有些许启示。当然,无论是专业声乐学习者还是业余声乐爱好者,都应该擦亮眼睛,不要堕入以纯盈利为目的的黑心机构的营销圈套中。

总体来说,声乐教育“火”了的现象背后,反映出公众对声乐学科的特点、对声乐从业者的今天和未来还是缺乏理性的反思和前瞻。也许,当声乐学习多一些理性,声乐教育降到正常的“体温”阈值,我们的歌唱艺术才会有良性发展的机会。

注 释

①孙兆润《影响声乐学习的消极心理因素和自我调控》,《歌唱艺术》2019年第10期。

②详见《凤凰名人面对面:“钢琴大师”傅聪生前接受采访》,http://fo.ifeng.com/c/82atbOcv612。

③同注②。

④〔俄〕阿列克赛·斯捷波联科著,孙兆润译《歌剧歌唱艺术:意大利声乐学派》,Лань 出版社和 Планета Музыки 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猜你喜欢

歌者歌唱家歌剧
歌者
树叶都是歌唱家
长不大的调皮蛋歌唱家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草丛里的歌唱家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裸露
黑暗中的歌者——试析《寻找小糖人》的叙事技巧和情感诉求